【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郗超与谢玄不善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④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⑤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⑥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勋。”元功⑦既举⑧,时人咸叹超之先觉⑨,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⑥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举:成功,成就。⑨先觉:有预见。
【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郗超与谢玄不善 善:
(2)时人咸叹超之先觉 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译文:
3.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好,友好(2)感叹,赞叹
2.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造成的言论。
3.吾尝昔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4.郗超有远见,胸怀宽广,不因为个人的爱憎埋没别人的长处。
【参考译文】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
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评价:
郗超虽然和谢玄不和,但在困难当头之际,面对朝廷的用人计划,他没有随声附和“异同之论”,更没有推波助澜,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谢玄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促成其率师北伐之事。这充分地表现出郗超的爱国情怀及宽容大度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