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白云先生传【明】钟惺
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独与马公子善。
其后莆田中倭,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屦为日。不给,继之以卜。泛彭蠡,憩匡卢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至亦辄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
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无则又卖卜,或杂以织屦。而林古度与其兄茂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一日,兄弟过其门,见所榜片纸于扉者,突入其室,问知为莆田人,颇述其平生。一扉之内,席床缶灶,败纸退笔,错处其中。检其诗诵之。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称之。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其子仓皇出觅棺衣,舁之中野。
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诗予莫能名,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闲取其所中规中矩者,时或一周旋之,又时或一折折旋之①,含笔腐毫,研精殚思。”
论曰:明自有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自缙绅士夫,诗非其所交游品目,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况老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近有徐渭、宋登春,皆以穷而显,晦于诗,诗皆逊昂,然未有如昂之穷者也。予尝默思公织屡卖卜佣爨佣书时,胸中皆作何想?其视世人纷纷藉藉过乎其前者,眼中皆以为何物?求其意象所在而不得。吾友张慎言曰:“自今入市门,见卖菜佣,皆宜物色之,恐有如白云先生其人者。”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
(选自《明清名家小品精华》,有删节)
【注】①周旋之:根据作品格式加以揣摩创作。折旋之:引申其中一点加以发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皆不知其何许人 许:地方
B.或自榜片纸于扉 榜:张贴
C.居数年,竟穷以死 竟:竟然
D.第家贫无多古书 第:只是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竟”是“终了、完了”的意思。比较生疏的是B项的“榜”,应该属于名词作动词的用法;本义是“木板、木片”,引申为“官府的告示”。容易混淆的是D项“第”,副词,有“但,只是,只管”等意思。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不给,继之以卜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B.久之,姚太守亦死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求其意象所在而不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则”,连词,相当于“就”。A项的“以”,介词,第一个相当于“用”;第二个相当于“因为”。B项“之”,第一个是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项“而”,连词,第一个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第二个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陈昂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但他热爱诗歌,诵读能得到的有限的古人诗集,并且挑选其中的好诗加以研究揣摩,自己进行创作。
B.陈昂一度靠为僧人烧饭得以游历三峡、剑门等地,后又在金陵靠卖鞋、给人占卜、为人写诗文度日,一生穷困,但不放弃写诗。
C.林古度兄弟不仅同情陈昂的处境,经常接济他的生活,也很赞赏陈昂的诗,在陈昂死后还用心搜集陈昂的诗作,是陈昂的知音。
D.这篇小品文的主旨,不仅在于表达对陈昂的同情和赞赏,更在于强调诗歌创作离不开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艰难痛苦的人生磨砺。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D项的表述的错误主要是关联词“不仅……更……”不恰当,文章并没有特别“强调诗歌创作离不开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艰难痛苦的人生磨砺”的意思。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隐于诗,性命以之。独与马公子善。(3分)
(2)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3分)
(3)其视世人纷纷藉藉过乎其前者,眼中皆以为何物?(4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参考答案】(1)他自己隐居在诗歌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2)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把他当做宾客对待,供给他住处和食物。
(3)他看到纷纷攘攘从面前经过的世人,眼中都把他们看成什么东西呢?
【试题分析】第(1)句的的关键词为:“隐”,隐居,译为“沉溺”也可;“善”,交好。第(2)句的关键词为:客,意动用法,把……当做客人对待;“居”,住处。第(3)句的关键词为:“纷纷籍籍”,纷纷攘攘;纷纷,多而杂乱;籍籍,形容喧哗纷乱的样子;“过”,经过;“物”,东西。
【参考译文】:
林古度说:人们称为白云先生的陈昂,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居住过的和到过的地方,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他自己隐居在诗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后来莆田遭倭寇入侵,城池将要攻破时,先生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了豫章郡,以编制草鞋为生。但不能养活家人,他又用给人占卜来接济。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赏景,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都留下了诗作。进入楚国,由江陵进入蜀地,他是搭乘和尚的船,并受雇一路为和尚烧饭前往的。到了蜀地后也就受雇于和尚,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门这些胜地,登峨眉欣赏美景。雇主和尚死后,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在湖北的江陵、松滋、公安和湖南的巴陵等地。
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地把他当做宾客,供他住处和食物。一段时间后,姚太守也去世了,他也就没了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受雇替人家作诗文。居住的小巷里如果有些小喜事和丧事,人家就带些钱和米送给他,他也就随着人们的要求来做。没有事的时候,又从事占卜,有时再做些织草鞋的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举人林初文的儿子,也寓居金陵。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到贴在门上的字纸,贸然进到他的家,谈话中知道他也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情况。屋内仅以草席为床,以瓦罐作灶,用过的纸笔,杂乱地放在屋里。翻到他的诗作就诵读起来。这时,古度虽年少,还是能通晓诗的大意,赞叹不已。每当赞叹一首诗时,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失声。从那以后林古度兄弟每次经过他家门前时,就带些食物给他吃,白云先生很高兴;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悲伤如前。过了几年,最终因陷入困境而死。他的儿子急急忙忙出去置办衣物棺木,将其掩埋在田野中。
林古度兄弟俩急忙赶去索取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后来得到先生手书五言今体诗一帙。他的诗我也说不出什么(随意评价),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诗。只是家贫没有很多的古书,得到王维的书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书就读杜甫的。闲来读取其中中规中矩的诗作,有时根据作品的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的一点加以发挥,常以口润笔,苦苦构思,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有评论说:人们自有其诗歌作品来显扬名声,但也只有二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显名,诗歌这条路是多么的狭窄啊!(斟酌再三,还是采用大多数人的译法,本人不敢苟同)从那些达官贵人看,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要的,不能被世人欣赏,这种情况很多。谁的情形能有比陈昂年老低贱晦气屈辱更坏的吗!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穷困而显扬,在诗歌方面却得不到显扬,他们的诗歌都比陈昂逊色,可是没有陈昂穷困。我曾经在思考白云先生织草鞋、占卜、受雇于人烧火做饭、为人写作的时候,心中都有什么想法?他看到纷纷攘攘从他面前经过的人,眼中却把他们当做什么呢。探求他的内心所思却不能知晓。我的朋友张慎言说:“从今天去集市,看见卖菜的、受雇于别人的人,都应该搜寻一番,唯恐有像白云先生这样的人。”还有比这更让人激励的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