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黎贯,字一卿,从化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刷卷福建,劾镇守内官尚春侵官帑状,悉追还之。世宗入继,贯请复起居注之制,命词臣编类章奏备纂述,从之。登极诏书禁四方贡献,后镇守中贵①贡如故。贯上言:“陛下明诏甫颁,而诸内臣曲说营私,希恩固宠。其假朝命以征取者谓之额,而自挟以献者谓之额外。罔虐百姓,致朝廷之泽壅而不流,非所以昭大信,彰君德也。”嘉靖二年,帝从玉田伯蒋轮请,于承天立兴献帝②家庙,以轮子荣奉祀。贯言:“陛下信一谀臣之说,委祀事于外戚。神不歆非类,献帝必将吐之。”不听。寻疏言:“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一万,而今损九万。米二千四百七十三万,而今损二百五十万。以岁入则日减,以岁出则日增。乞敕所司通稽祖宗以来赋额及今日经费之数,列籍上闻。知赋入有限,则费用不容不节。”帝嘉纳焉。
出按江西,父丧归。久之,起故官。会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损笾豆佾舞之数编修徐阶以谏谪御制《改正祀典说》,颁示廷臣;而孚敬复为《祀典或问》,以希合帝意。议已定,贯率同官合疏争之。帝震怒,曰:“贯等谓朕已尊皇考为皇帝,孔子岂反不可称王?奸逆甚矣。其悉下法司按治。”于是都御史汪鋐言:“比者言官论事,每挟众以凌人曰:‘此天下公议也’,不知倡之者止一人。请究倡议之人,明正其罪。”帝然之。已而刑部尚书许赞等上其狱,当赎杖还职,帝特命褫贯为民。久之,卒于家。
方贯等上疏时,礼科都给事中华阳王汝梅亦率同官抗论,且曰:“陛下万几之余,留神典礼,甚盛举也。但恐生事之臣望风纷起,今日献一议,谓某制当革,明日进一说,谓某制当复,国家自此多事矣。况祖宗成法,守之百六十年,纵使少不如古,循而行之,亦未为过,何必纷纷事更易乎?”帝览奏,斥其违旨,以《祀典说》示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六》)
【注】(1)镇守中贵:皇帝派往各地的镇守太监。(2)兴献帝,明世宗生父,明世宗追尊生父为皇帝一事引起了朝廷长期争论。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损笾豆佾舞之数/编修徐阶以谏谪/
B.会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损笾豆佾舞之数/编修徐阶以谏谪/
C.会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损笾豆佾舞之数编修/徐阶以谏谪/
D.会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损笾豆佾舞之数编修/徐阶以谏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吉士,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重要职位,明代往往由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中选择优秀者担任此职,许多内阁成员都有庶吉士经历。
B.刷卷,明代地方科举步骤之一。每年乡试时,朝廷派遣御史参与主持地方的科举考试并检验、复核考试试卷,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C.皇考,古时对亡父的尊称,也可用来称呼先祖,如屈原《离骚》中写到“朕皇考曰伯庸”。这一称谓从宋徽宗时起成为皇家专称,用以称呼先皇。
D.都给事中,明代谏言、监察之官。明代将给事中按六部分为六科,每一科的掌印长官称都给事中,官位仅七品,却能封驳圣旨,监察六部。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黎贯重视民间疾苦,揭露盘剥百姓的行为。他在明世宗登基不久就上疏检举镇守太监以额外的名义大肆进贡物品来谋取皇帝宠信的行为。
B.黎贯能够坚持己见,不在朝堂上迎逢上意。他认为皇帝任命的外戚祭祀兴献帝家庙是错误的,因为先帝神灵不保佑不同家族的人。
C.黎贯工作恪尽职守,建言开展财税核查工作。他发现朝廷财政日益恶化,请求下诏让有司考核并通报建国以来赋税数额,查明财政实情。
D.黎贯坚守儒家正统,反对随意更改礼仪。他率领同僚一起上书,批评明世宗颁布施行的祭祀典礼不恰当,这是后来他被罢免的重要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罔虐百姓,致朝廷之泽壅而不流,非所以昭大信,彰君德也。(6分)
(2)况祖宗成法,守之百六十年,纵使少不如古,循而行之,亦未为过,何必纷纷事更易乎?(4分)
参考答案
10.A【解析】“去”的宾语是“孔子王号”,“编修”是官名。
11.B【解析】元代由肃政廉访使清查所属各衙门处理狱讼案件有无拖延枉曲。称“刷卷”,明代承袭并发展了这一制度,排遣御史到地方“刷卷”,其意是代表皇帝出巡,清查地方违法行为。
12.B【解析】“神不歆非类”的意思是“神灵不享用非本族的祭品”。
13.翻译:
(1)欺骗残害百姓,致使朝廷的恩泽闭塞不流畅,不能用来彰明朝廷的信誉,显示君主的恩德。(罔、虐、壅、所以、昭、彰各1分)
(2)况且祖宗创建的制度,保持了一百六十年,即使略有不如古代的地方,因循执行下去,也没有过错,何必处处加以修改呢?(前两句和最后两句各1分,第三句、第四句每句1分)
参考译文
黎贯,字一卿,从化人。正德十二年考取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官御史。前往福建刷卷,弹劾镇守太监尚春侵夺公款的行为,并尽数夺回交还。世宗继承皇位,黎贯请求恢复记录起居注的制度,并请求文学侍从将文章分类编排以备撰写。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虽然登基诏书禁止各地进贡,但是后来各地的镇守太监仍然像以前一样进贡。黎贯进言说:“陛下诏书刚刚发布,各位宦官便曲解圣意来营私,邀恩以巩固其受宠的地位,他们假借朝廷命令征收的贡品为定额贡品,而称自己进献的为额外贡品,欺骗残害百姓,致使朝廷的恩泽闭塞不流畅,不能用来彰明朝廷的信誉,显示君主的恩德。”
嘉靖二年,皇帝听从玉田伯蒋轮的请求,在承天为兴献帝建立家庙。让蒋轮的二字蒋荣负责祭祀。黎贯上言说:“陛下听从一个阿谀奉承的臣子的话,将祭祀之事委派给外戚。神灵不享用非本族之人的祭品,兴献帝一定会将祭祀之物吐出不受。”皇上不听从,黎贯又说:“建国之初,夏秋之税,共收麦471万石,可今天减去9万,收来2473万石,而现在减去250万石。每年收入日渐减少,可每年的开支却日渐增加,请求敕告主管部门通盘考核太祖以来赋税数额及现在经费的数额,造册上报。既然知道税收有限,费用就不能不节省。”皇上嘉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黎贯外任江西巡按,因父亲生病回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担任原来的官职。适逢皇帝听从张孚敬的建议,去除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减少笾豆佾舞的数量。编修徐阶因为劝阻遭到贬职。皇上亲自撰写《改正祀典说》,颁布给朝臣看;张孚敬又编写《祀典或问》以应和皇上的心意。此事论定后。黎贯联合同僚一起上疏争议。皇帝发怒说:“黎贯说朕既已追尊皇考为皇帝,孔子难道反而不可以称王?真是奸诈悖逆至极。将他们全部送交刑部审治。”于是都御使汪鋐进言说:“近来谏议官议事,每每依仗势众而欺骗人说‘这是天下的公议’。岂知倡议者只有一个人。请求皇上追究倡议的人公开判罪。”皇上同意他的意见,不久刑部尚书许赞等人汇报黎贯的案子,应当以赎金免去廷杖后复职,皇上特地下令夺取黎贯官职变为平民。过了一段时间后,黎贯在家中去世。
黎贯等人上疏的时候,礼科都给事中华阳人王汝梅也率领同僚上疏争议,并说:“陛下日理万机之余,留意典礼,是很大的盛举。但恐怕好事的臣子纷纷望风而起,今天献一个建议,说某个制度要改革,明天上一个建议,说某个制度要恢复,国家从此就多事了。况且祖宗创建的制度,保持了一百六十年,即使略有不如古代的地方,因循执行下去,也没有过错,何必处处加以修改呢?”皇上阅览奏章后,斥责他违背旨意,把《祀典说》拿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