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古诗文及文言文题型分析
上篇 古诗词欣赏
第一部分:命题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诗词,但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江西省从2003年开始进行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一直到现在,每年的分值都设置为6分。今年的分值设置为4分。综观这几年来江西省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其命题呈现以下主要七个特点。
一、 注重能力考查
古诗词鉴赏列入江西省中考内容以来,都十分注重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分析和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命题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要求古诗词阅读的开放性试题主要表现在:针对文中观点谈自己的看法;对选文的体念和感受;从文中受到的启示;从选文延伸到选文外的内容;对精彩语句的赏析;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简要评论;运用选文内容写话……这些要求,都需要考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这类题目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三、题目设置以主观题为主
题目设置以主观题为主,分填空和简答两种。江西省古诗词鉴赏题还没有出现选择题。
四、选材浅显平易,没有华丽词澡和深奥的典故。
江西省多年来古诗词选材都避开了深奥的典故,凭考生的积累都能读懂。
五、命题所设选项体现了由词句理解到意境想象
由表达内容到技巧的逐层递进的特点,具有引导、启发作用。
六、大多以单独鉴赏为主,也有比较鉴赏
如2004年江西省中考题选择了杨万里的两首写景绝句进行比较鉴赏。单独鉴赏大多以诗或词表现的内容和主题相近放在一起比较鉴赏。
七、原文都来源与课外
作品来源于唐代著名诗人和宋代词人的作品,尤其注重选择江西籍古代诗人和词人的作品,但2008年命题者选择了一位浙江南宋词人高观国的填词作品《菩萨蛮》。诗词多以爱国、离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为中心内容。
第二部分:考点精析
根据200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和“样卷分析”,今年古诗词阅读有两个小题,分值4分。主要考查以下内容:(1)理解诗词(句子)的内容。(2)概括主旨,把握情感。(3)形象分析。(4)整体评价,表达技巧。下面根据历年中考试题,对以上考点作些简单分析。
1、语句理解
“古诗词语句理解”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古诗词中练习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词。透过写作技巧技法来揣摩、推敲、理解语句的内容,概括词的大意,感知诗词的意象,领会诗词的意境。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诗句、概括语句内容、品味关键字句等。如2008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的第七题:“这首词上片写-----,下片写----”。这种题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2、 情感把握
“古诗词情感把握”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技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概括诗词的主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概括诗词的主旨、感悟诗词蕴含的哲理等。
在江西省近三年的古诗词阅读考查中,每年都有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考题。如2008年的第八题:“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07年的第八题:“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2006年的第七题:“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形象分析
古诗词中许多作品都涉及人物,有时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如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却坚贞爱国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有时是诗人所要寄托或喜爱的人物。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抓住关键的动词、形容词等进行揣摩。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中人物形象评析等。如:阅读催道融的《溪局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分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分析三、四两句中的“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4、阅读评价
古诗词阅读评价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修辞手法、表现技法等相关信息,从某一角度或多个角度写出阅读评价。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分析修辞手法;分析表现技法;品味语言风格;相关字句评价等。如:阅读李昱《望江南》“闲梦远/国正清秋/里江山寒色元/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分析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 解题技巧
掌握解题技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2、怎样概括内容要点呢?
一要学会寻找“诗眼”;二要分析层次关系;三要认真审读题目。
3、怎样描绘画面呢?
一要激发想象,二要生动表达。
4、怎样鉴赏评价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
一是写景方法(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二是修辞手法。三是词语锤炼。然后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即可。
下篇 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命题范围和原则
命题范围:江西省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自课外,题材都是故事性强的人物传记,通过简短的文言材料反应出人物的品格特征。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解释、内容理解、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命题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和《江西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都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础内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数都是围绕着“内容理解”这一核心来设置的。
第二部分:主要考点分析
根据200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和“样卷分析”,今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分值为10分。主要有以下6个考点:(1)断句(朗读节奏)、(2)实词理解、(3)句子理解、(4)要点概括、(5)作者观点、(6)语言技巧。下面就一些考点作简要分析。
1、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主要考查两个方面:一是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说出需要翻译的句子的意思,这类考查是最多的。如2008年江西省考题: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二是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如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或言外之意等。如2006年江西省中考题:你是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2、文意概括
考查的方面有:(1)概括全文或段落大意。如2008山东聊城中考语文第九小题“简述短文记述宋濂做的几件小事情”;(2)对人物的行为进行理解和概括。如2008四川成都考题: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用原文回答)。(3)给文言语段加上一个标题。
3、形象把握
人物传记类的文言语段,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查内容,如2008广东梅州考题: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箭,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
4、情感体会
如2008年安徽芜湖中考试题:《喜雨亭记》突出体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文段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如2008年湖北黄冈考题的判断正误项的内容: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5、写法的赏析
考查时,考点以整个文段内容作为赏析的对象。赏析的角度要求考生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任一角度进行赏析。如2008年山东省考题: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008年山东济宁考题:【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你只要略加研究,便可发现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1、梳理教材,夯实文言基础
我们可以对课文中学过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进行归纳梳理,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要对常用实词的多义性予以特别关注。对句式类型的归纳和梳理同样重要。文言句式的考查,中考一般不单独设题,大多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复习时宜重点掌握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四种句式。
2、研究考点,把握设题规律
我们要避免在中考复习中走入一个误区:做大量的课外阅读题。
实际上,中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名句默写,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历年的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3、探究选文,进行拓展阅读
我省中考文言文从2002年开始从课外选材,因此,有选择性地恰当选取适量的课外文言文,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是很有必要的。探寻中,我们将会发现文言文选材的特点:史传类的作品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文基本出自《二十四史》,而且以叙述为主,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望的文臣武将,人物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生平中的重要事迹展开。
4、培养习惯,掌握解题技巧
下面谈谈我们常用的一些解题技巧:
A、翻译句子
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六字诀”:留、补、删、换、调、选。
B、文意概括
文意的概括,是在理解文言语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文本的内容是前提,然后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还是用原文回答,字数有无限制等。最后要紧扣文本内容,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作答,概括的语言力求简练。
C、形象把握
要把握好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具体事件,事件反映人物什么品格,如《孙叔敖纳言》通过孙接受“老父”的教诲这一事件表现他虚心接受意见的品格;(2)分析正面描写,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3)分析侧面描写,通过写其他人物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口技》通过描绘听众的神态、动作,表现听众的反映,从侧面烘托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D、情感体会
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把握;对于文中人物情感态度的体会,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细节,及人物前后情感态度的变化来体会。
E、写法赏析
答好此类试题,一定要熟悉写法术语及其作用:如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如表现技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动静结合、对比映衬、侧面烘托;如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