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一、测试材料选文范围拓宽,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类散文作为测试材料,从1994 年到2003 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一直是人物传记,相对而言比较稳定。随着自主命题试卷的增加,2005 年有了较大的突破。16 套试卷一共选用了19 篇(段)文言文作为测试材料,9 套试卷依旧选用人物传记类作品作为测试材料,另外的7 套则取材于非史传类著作,包括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唐代散文、明代散文、清代小说等,涉及人物传奇、游记、政论、文论等多种样式,多是名家名篇,内容大都以叙事为主,叙议结合,大概可以概括为人物故事类、山水游记类、阅读诗文感悟类和说理类,具备可读性强、利于测试兼具教化功能的特点。因此,今后文言文测试材料的选用,将会更加关注在稳定中有变化、出新意,而抒情性、议论性散文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测试材料体裁和题材的多样化,体现出命题思路的逐步拓宽,值得关注。
二、测试题型、题盘和分值稳定而有变化
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型保持一贯的.方式,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赋分基本保持了稳定和连续,除上海卷的28 分之外,其余巧套试卷的分值集中在18 一22 分之间,较为集中的分值是20 分,达到50 %的比例。
1 .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
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基本保持稳定,除上海卷外,巧套试卷的单选题仍旧是每题3 分,分值处于9 一巧分之间不等,其中有n 份试卷采用4 道题12 分,占试卷总份数的68 . 8 % ,保持近年来稳定的题量和赋分。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两类题型的分值比例有很大的变化,单选型试题比2004 年减少l 道,设置3 道题目,赋分为9 分,使得全国卷的单选题分值首次低于非选择题分值。联系古诗文阅读测试整体考查,不难发现,因为翻译题和古诗鉴赏题赋分的增加,使得非选择题的分值占古诗文阅读试题总分的比例达到66 . 7 % ,体现出古诗文阅读测试注重采用非选择题考查形式的趋向。
2 .非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
非选择题的分值,除上海卷的24 分最高值,其余巧份试卷的分值区间在5 一10 分之间,有较大的分距。而且题型和题量也存在一定差异。除上海卷、北京卷和辽宁卷外,其余13 套试卷全部采用句子翻译这一种题型,分值较之2004 年又有所变化,有6 套试卷分值上调,全国卷和辽宁卷调为10 分,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力度。有关人士认为“2006 年高考即使不再上升或加大力度,至少也会继续保持这种态势。”(沈献章、高森、周京显等《 新形态下的语文高考》 ,《中国考试》 2005 年11下半月刊)
句子翻译毫无疑问是文言文考查的稳定题型,但是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卷在考查题型的多样化方面已经或正在做出探索,比如北京卷、辽宁卷和上海卷。北京卷连续两年没有设计文言文句子翻译题,辽宁卷采用翻译和断句两种题型,而上海卷在非选择题的题型设计方面一直有较多的探索,除了设置赋值5 分的两个短句子的翻译,还采用诸如填空、翻译、简答和简析的多种方式,对实词解释、类比手法、词语语境义的理解表述、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古代文论理解等进行了考查,可以称为综合题型。
三、测试内容与设题方式呈现的特点
2005 年的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和设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稳定。表1 显示出考查内容覆盖全面,对取消限制的考点单独设题进行考查。其中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的理解、文句的理解和翻译,文章内容的筛选、分析和概括,始终是文言文阅读主要而稳定的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和词类活用、句子翻译属于“理解”能力层级,文中信息筛选、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属于“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测试以阅读理解能力为考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