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2001年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现列出2001年考试说明中20个虚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并主要以课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为例,用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

  也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可不译。

  1、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问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赤壁之战》)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呜呼,烈矣! (《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 (《触龙说赵太后》)

  者

  助词

  1、 在别的词(形容词、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

  2、“者”用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说是一种标志),不译。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 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者说是一种标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4、“者”有时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5、“者”有时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6、“者”有时用在句末,可译为“……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7、用在因果复句中,起提顿作用,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

  于

  介词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到”、“到”“在”“自”“从”、“在……方面”“在……中”、“向”“跟”“同”“从”“自”“对”“对于”“给”、“由于”“因为”等。

  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到)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到)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在……方面)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对、对于)

  然后知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2、 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

  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比)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

  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4、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二) 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崤之战》“从这时”)

  所

  助词

  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一种表示目的、手段、工具、凭借等,可译为“用来……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

  乎

  一、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2、表测度语气,常和表示测度的语气词“殆”“得无”“无乃”等前后呼应,可译为“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崤之战》)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孟子〉两章》)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冯谖客孟尝君》)

  4、表反诘语气,常和语气词“岂”“其”“宁”等,或疑问代词“安”“胡”等前后呼应。译为“吗”或“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5、形容词词尾,同“然”。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二、介词 用法与介词“以”基本相同。

  焉

  一、助词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如乐作焉。 (《石钟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眼焉! (《〈孟子〉两章》)

  形容词词尾,同“然”。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二、代词 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

  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

  三、兼词 兼有“于”“此”,可译为“在这里”“到这里”。

  微波入焉。 (《石钟山记》

  有青麻头伏焉…… (《促织》)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与

  一、介词

  1、介出动作的另一施事者,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同”。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字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介出动作涉及的对象,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3、比较的对象,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相比”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公输》)

  二、连词

  1、连接并列的两个词、两个短语,作主语或定语。可译为“和”“跟”等。

  ……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治平篇》)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

  2、“与其”和“孰若”“不如”“宁”等虚词相呼应,用在选择分句中,表示取舍。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

  三、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反诘、测度、感叹等语气。同“欤”。

  1、 表示询问语气,用在是非问句的末尾,译为“吗”;用在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的末尾,译为“呢”;用在选择问句中常与选择连词“抑”相配合。

  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列传》)

  2、 表示测度语气,兼有感叹意味,常与“其”等语气副词前后呼应,可译为“吧”。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大概)由(仲由)与(吧)?” (《论语·公冶长》)

  3、 表示反诘语气,兼有感叹意味,有时与“岂”“得非”“独”“况”等虚词前后呼应, 可译为“吗”或“吧”。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4、 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吧”。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啊)! (《师说》)

  然

  一、连词

  1、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鸿门宴》)

  2、“然而”,可译为“如此(这样),可是……”。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指南录〉后序》)

  3、“然则”,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二、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輮使之然也。 (《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大石……森然欲搏人…… (《石钟山记》)

  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州记》)

  [附]“然”作谓语,作用相当于动词,意为“是的”“对的”,常见于应对之词。

  成然之。 (《促织》)

  若

  一、代词

  1、 表对称,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2、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那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论语·宪问》)

  二、连词

  1、 表假设,常用在复句前一分句中,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2、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高祖本纪》)

  三、助词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和“然”的作用相似,可译为“……的样子”“地”。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惆怅地) (《司马相如列传》)

  [附]“若”作动词,表示比拟或比较,可译为“像”“如”“比得上”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论贵粟疏》)

  为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等。

  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请为将军筹之。 (《赤壁之战》)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6、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有时构成“为所”或“为……所”。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7、“为”与句中的短语组成介宾结构,可译为“在……的时候”,《辞海》注释为“如果”。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王甚喜人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

  二、助词 用在疑问句之后,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何”“焉”配合用,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因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张衡传》)

  2、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可译为“趁着”“按照”“凭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3、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可译为“由”“经过”“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振声激扬,伺者因之觉知。 (《张衡传》)

  何

  一、疑问代词

  1、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何”的位置一般在动词前,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者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二、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复音虚词

  1、“如何”“若何”“奈何”,都是动词性短语,常作谓语,译为“怎么办”。

  2、“如……何”“若……何”“奈……何”,一般可译为“对(把)……怎么办”。

  3、“何如”,可译为“怎么样”;又用于比较,相当于“孰与”。

  4、“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

  且

  一、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有单用“且”的,有构成“且……且……”“既……且……”式的。可译为“又”“又……又……”“既……又……”“一边……一边……”等。 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表示递进关系,或引起推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尚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以久疲…… (《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3、 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或者”。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郦生陆贾列传》)

  二、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而

  一、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因而”“便”,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赤壁之战》)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二、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可译为“你的”,用法同“乃”;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三、复音虚词 “而已”相当于“罢了”;“既而”“已而”可译为“过一会儿”“不久”。

  之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译为“我”。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之至湖口。 (《石钟山记》,代人,作兼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而公子亲数存之。(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3、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之”可不译出。 宋何罪之有? (《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4、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则

  一、连词

  1、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可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原来已经”。

  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而起。 (《促织》)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临视,则虫集冠上。 (《促织》)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其室则远,其人则近。 (《论语·学而》)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二、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也。 (《捕蛇者说》)

  乃

  一、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

  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 用于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三、连词 译为“若夫”“至于”“如果”。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的”。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副词

  1、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可能”。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两章》)

  2、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崤之战》)

  3、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汝其勿悲! (《与妻书》)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4、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三、连词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 (《采草药》)

  2、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四、助词 没有实在意义。 霰雪纷其无垠兮。 (《涉江》)

  以

  一、介词 常带宾语,用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对象、产生的原由等。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荆轲刺秦王》)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生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崤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

  5、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6、“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以是”,相当于“因此”“由此”。

  7、“有以”,相当于“有什么……”;“无以”,相当于“没有什么……”。

  8、“何以”,可译为“怎么”“根据什么”“用什么”“因为什么”等。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

  三、副词 通“已”,可译为“已经”。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附]动词:“以”,认为;“以……为”,“用……作”“把……看作(当作)”。

  动词“以”用如名词,可作“缘由”“原因”。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餐饮品牌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