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 朱存明
空灵的白螺壳,你,
孔眼里不留纤尘,
漏到了我的手里
却有一千种感情:
掌心里波涛汹涌,
我感叹你的神工,
你的慧心啊,大海,
你细到可以穿珠!
可是我也禁不住:
你这个洁癖啊,唉!
请看这一湖烟雨
水一样把我浸透,
象浸透一片鸟羽。
我仿佛一所小楼
风穿过,柳絮穿过,
燕子穿过象穿梭,
楼中也许有珍本,
书叶给银鱼穿织,
从爱字通到哀字——
出脱空华不就成!
玲珑吗,白螺壳,我?
大海送我到海滩,
万一落到人掌握,
愿得原始人喜欢:
换一只山羊还差
三十分之二十八,
倒是值一只盘桃。
怕给多思者检起:
空灵的白螺壳,你
带起了我的愁潮!
我梦见你的阑珊:
檐溜滴穿的石阶,
绳子锯缺的井栏……
时间磨透于忍耐!
黄色还诸小鸡雏,
青色还诸小碧梧,
玫瑰色还诸玫瑰,
可是你回顾道旁,
柔嫩的蔷薇刺上
还挂着你的宿泪。
卞之琳
卞之琳是现代诗坛上现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本世纪三十年代,他开始活跃在中国诗坛上。他先学英国浪漫派,后又转向法国象征主义,在译介波特莱尔、马拉美、魏尔伦等的诗作中汲取了艺术的营养,又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含蓄的那一部分,创作了许多具有现代派特征的诗歌。《白螺壳》一诗就是诗人在1935年前后写成的,此诗的发表给他带来晦涩的诗名。许多批评者认为,这首诗用日常生活的逻辑很难诠解。作者从一只被大海冲上岸的白螺壳中受到启发和顿悟,其中孕含的自然法则和时空观念,与诗人蕴蓄已久的情感世界相交融,诗中包含了极深的人生哲理。
白螺壳从大海中来,大海是它的家园,大海又送它到海边。当诗人拣到那空灵的,“孔眼里不留纤尘”的,有着“慧心”和“洁癖”的白螺壳,放在手里便牵动久已蓄积的情思。诗人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浓郁的感情化作了灵动飞舞的形象。诗人感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自然按它的法则造就了白螺壳优美的图案和形状,螺壳的“一个一个挨着的螺环的宽度是精确地遵循着几何级数的规律”(《对称》〔德〕H·魏尔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页)的确给人以形式美的享受,怎能不赞叹自然的造化神工呢?作者把白螺壳作为赞美的对象,写了它的“洁”——孔眼里不留纤尘;写了它的“细”,——可以穿珠;写了它的“慧心”、“玲珑”、“空灵”……,谁又能讲清为什么螺线按如此完美的数学公式生成呢?谁又能领会透形式中所积淀的历史内容呢?
第二小节描写了贝壳在海里生成的历史过程。它在如烟的湖海里浸透了自己的身心,这里充满了人世的比喻和作者的自喻,作者把对人生及爱情的理解和感触都赋予了白螺壳。“我仿佛一所小楼”,“楼中也许有珍本”,那儿还有“风穿过,柳絮穿过,/燕子穿过象穿梭”。一切是美好的,充满青春和爱。那珍本中,一定珍藏着自然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从爱字通到哀字”,其中蕴含作者对爱情的理解和人生的态度,一句诗写出了爱的真谛,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那个使爱情中都充满悲哀和痛苦的世界的诅咒与否定,并表现了一种迷惘的心态及青春的失落感。这最能体现现代派诗人的时代特征。爱和哀同音不同义,彼此相联,互为表里,相互转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爱的极度便产生哀痛。卞之琳很早就“在荒街上沉思了”。浊世的哀音,青春的病态,靠扑朔迷离的形象得以体现。
第三节笔锋一转,从纵深的历史上来把握诗所创造的形象。白螺壳本是自然物,当我们的史前祖先以此作为交换的符号时,便迈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一步。它“换一只山羊还差/三十分之二十八,/倒是值一只盘桃”。这就使诗有了历史的深厚感而不流于空泛,历史在这里凝固了。但,现实的白螺壳则给现世的诗人带来了“愁潮”。
第四节承上节的“愁潮”,以一“梦”字开头,描述了梦境中的幻影。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形成了比列,表现了相对论的时空观,时间的忍耐将磨透一切。檐溜可以滴穿石阶,绳子可以锯缺井栏,大海可以孕育螺壳,一切都在时间中发生、变化与死亡。那黄色的雏鸡,必将长成啼晨的雄鸡,那青色的碧梧,也将长成参天的大树,玫瑰总要开出玫瑰花。可这一切都是付出代价,走过长道的。这是作者在时间的长河中对生命产生的虚无之感,“存在”使作者感到困惑不解。诗人写出了在四维空间中生命的哲理,和充满惆怅的迷惘心态。时间永在流逝,天荒地老,当蓦然回首时,“柔嫩的蔷薇刺上/还挂着你的宿泪”。
此诗最能代表诗人雕玉镂金,含蓄亲切,意味隽永的艺术风格。首先作者从一个白螺壳入手,采用非逻辑的形象联接法,张开想象,表现了意识深层的感受与自然法则的契合,提高了诗的内涵。其次,诗人采用了暗示和隐喻等手法,以白螺壳自喻和喻人,处处显出形象的多重意义,可以使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经历、认识去把握咀嚼,任凭你的想象去充实丰富诗意象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此诗晦涩的原因。第三,哲理性。诗人在写白螺壳,但不是自然主义的描述和现实主义的再现,而是包涵了对宇宙、人生、造化物的感悟与体验。这一切都靠创造的诗意世界得到体现,就使整个诗充满哲理,极耐人寻味。第四,此诗具有形式美。全诗共四节,一节十行,一行七字,整齐划一,具有建筑的形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