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注释】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绝句是旧体诗的—种格式。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整首诗两联四句。有五言、七言之分,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北部,为游览、休养胜地。相传因春秋时吴王阖闾曾派剑工在此铸“莫邪”、“干将”二剑而得名。这首诗写离开莫干山时的情景。
翻身:转过身子。杜甫《哀江头》:“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七人房:指作者当时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故名。
峰峦入莽苍:峰峦,指莫干山群峰。莽苍,雾气浓重的样子。作者《菩萨蛮·黄鹤楼》有:“烟雨莽苍苍”句。
四十八盘:指曲折盘旋的绕山公路。钱塘:旧地名,这里指杭州市。
【译文】转身上了车,
回头的时候发现群山已经越来越远,
消失在眼帘之中了。
刚刚走过了曲折盘旋的环山公路,
汽车又以飞快的速度把我带到了杭州城。
【赏析】这首七绝是诗人离开莫干山时口占描写杭州郊外德清县境内的山峦景色,流露了作者游览后的愉快心情。
首句“翻身复进七人房”,通俗地讲,就是坐进容纳七个人的小汽车。作者这样落笔,是因为莫干山的地理条件如此,这也是与其他游览方式不同之处,即坐在汽车中观赏莫干山的优美景色。“回首峰峦入莽苍”,莽莽苍苍,这是回首所见莫干山的山体特征。因为车行驶疾速,所见景色只能是一片迷茫。“四十八盘”写出了山路蜿蜒曲折的情势。“才走过”,是说汽车刚才还在山间公路上蜿蜒慢行。“风驰又已到钱塘”,下山后,汽车一改山行的速度,如风驰电掣一般行进,很快便到了杭州。“才”、“又”,均表示时间之短,车行之疾。
最后一句似乎没有直接写莫干山,但“峰峦入莽苍”却给了读者突出的印象。
这是一首“快”诗,取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的意境。刚上汽车,回首望去,莫干山已融入茫茫大地,才驶出山间公路,汽车就风驰电掣般的到了杭州。六十多公里的路程,转眼之间就走完了。此诗记录游览的行程,说明空间转换之快,颇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莫干山历来有“清凉世界”之称,山上有观瀑亭、塔山、竹林等许多景点,风景优美怡人。
这首诗题为写山,但只着墨中间两句,而且写的是一片迷茫的远景,很显然,作者重点不是写山,而是写游山后的愉悦心情。这首诗也是伟人的一则生活剪影,记录了他在日理万机之外的潇洒旷达的情怀。
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
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
此中听得野莺啼。
【注释】五云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群山之一,靠近钱塘江。相传因有五色彩云紫绕山顶经久不散而得名。
五云:五色彩云。
堤:这里指钱塘江的江堤。
此中:即五云山中。
【译文】五云山间有五色彩云萦绕,
而五色彩云远与五云群峰相接,近与西湖大堤相拂。
在五色彩云的映衬下,西湖更加显得美丽动人了。
如果要问杭州好在什么地方,
那就是在这里有莺鸟婉转的啼鸣之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攀登五云山后为赞美五云山而作。
首句从五云山的传说着笔,以山的名称起兴,写五云山上的五色彩云舒卷飘飞,五云山古有五色彩云常年缭绕的传说,诗借用传说,实写眼前所见景色。
次句写五色彩云飘飞的情状——远与五云群峰相接,近与西湖大堤相拂。五色彩云弥漫在整个西湖风景区的上空,映衬西湖因之更加美丽了。
三、四两句意思更进一层。第三句轻松设问:“杭州何处好”,笔锋跌宕摇曳,更便于拓展诗的意境。结句“此中听得野莺啼”,使全诗的审美意境显得丰富而生机弥满,在缭绕的彩云中,娇莺婉转地啼鸣,有色有声,画意与诗意融汇,使五云山更加令人神往。
整首诗语言自然畅达,清新恬静,充分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多么的轻松洒脱。
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注释】观潮: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大潮。浙江省钱塘江大潮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看到的景象最为壮观。在钱塘观潮,从魏晋时起,便有此风习。东晋顾恺之有《观潮赋》,即写此。自此,钱塘秋潮,被誉为钱塘十景之一。毛泽东于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一日(农历八月十八)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这首诗是作者观潮后所吟。
雪花:浪花。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隐居垂钓之处。严光,字子陵。曾与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称帝后,严光隐姓埋名,归耕富春山,时而游钓江滨。后刘秀派人找到他,授以谏议大夫官职,严光拒绝之。后人为了纪念他,称其钓台为严子陵钓台,同时将附近一段急流命名为严陵濑。
人山:聚集观潮的人很多,人山人海。
阵容阔:指江潮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非常壮观。
铁马:披有坚硬皮甲的马,借喻雄师劲旅。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常建《塞下》:“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
【译文】钱塘江大潮的波涛从远处滚滚而来,
卷起的浪花如同雪片一般飞向钓鱼台。
聚集到这里观潮的人群中不时地迸发出称赞潮水壮观的声音,
而汹涌的潮水就好象杀敌凯旋的雄师劲旅。
【赏析】这首七绝写钱塘江的涌潮及观潮的盛况。关于钱塘潮的描写,历代颇有诗文佳作。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在其《观潮行》中云:“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描写生动,历来脍炙人口。
这首七绝描写钱塘涌潮可谓别具风采。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两句,是从正面描写钱塘涌潮,气势恢弘,也写出了观者目迎涌潮而来,目送涌潮而去的神情,切入诗题“观潮”。首句中的“千里”极言来路之远,“滚滚”状涌潮声势猛烈。次句写江潮汹涌澎湃,不可遏止的磅礴气势。“雪花”是江潮的喻体。“飞向钓鱼台”,就是飞向严滩。严滩在浙江桐庐县南,富春江边。从钱塘江口涌进的江潮,还要越过富阳县,可见江涛奔腾极远。“飞向”,言浪潮之大,来势凶猛。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两句,写观潮人头攒动的盛况,通过观潮人群心潮澎湃的赞语,侧面写出江潮雄伟壮阔的气势。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人群的赞语,唤起读者对江潮气势的想象:它既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雄壮阵容,又像凯旋而回的雄师劲旅。这种比喻方式与作者身经百战,久历沙场,有极为丰富的军旅生活不无关系。全诗景象壮阔,气势宏伟,比喻贴切,新颖生动。
刘蕡
千载长天起大云,
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
万马齐喑叫一声。
【注释】刘蕡:唐代文士,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唐敬宗宝历二年进士。“博学善文,与朋友交,好谈王霸大略,耿介嫉恶。言及世务,慨然有澄清之志。”唐文宗大和二年,策试贤良,对“黄门太横,将危宗社”,“威柄凌夷,藩臣跋扈”的形势深感不安与愤慨,劝皇帝除掉宦官。考官赞赏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予官职。牛僧孺守镇襄阳,征召刘蕡为幕府从事,“待如师友”。后终因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异乡。
长天起大云:长天,辽阔的天空。大云,带有瑞气的云。
中唐俊伟:中唐,唐王朝中期,约公元七六六~八二七年。这一时期,社会危机不断发展,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外族入侵,中央政权日益削弱。有识之士均奋起欲改变这种国势日危的局面,刘蕡便是有代表性的一员。俊伟,卓越超群的人。
孤鸿:孤鸿,失群的大雁,喻指刘蕡。
铩羽:翅膀被摧残。比喻遭受打击和挫折。铩,摧残,伤害。
鸣镝:古代一种射出去能发声音的箭,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刘蕡遭受宦官的嫉恨和打击。
万马齐喑:语出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喑,哑,不能说话。这里比喻一种沉闷的社会局面。
【译文】千年以前,这里辽阔的天空曾经升起一片五彩祥云,
而由此诞生了唐朝中期一位卓越超群的人才刘蕡。
虽然刘蕡在当时沉闷腐化的政治形势下显得孤掌难鸣,
而且屡遭陷害,但他真正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敢不畏强权,
直言进谏的宝贵精神。
【赏析】毛泽东喜读经史,一九五八年读《旧唐书·刘蕡传》时,对刘蕡的策论很欣赏,旁批“起特奇”,并写了这首咏刘蕡的七绝。抒写了对其胸有经纬,满腹韬略的赞赏之情。
首句“千载长天起大云”,是起兴,同时也是渲染、烘托次句“中唐俊伟有刘蕡”。“千载长天”,暗比千年前的历史。“大云”,比喻刘蕡。“俊伟”,是对刘蕡的赞赏性的评价,作者是相当赏识这位历史人物的。前两句是说在千年前的历史长天中,中唐时期的俊伟刘蕡有如“大云”。
第三句“孤鸿铩羽悲鸣镝”,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写刘蕡的不幸遭遇。“孤鸿”比喻刘蕡。作者说,在那么多对策者当中,惟他有观点鲜明的策论,显得孤掌难鸣。此句隐含了作者对他的深深同情。
第四句是对刘蕡在策试贤良时所写的策论的高度赞誉。“万马齐喑叫一声”,是说其所写的策论犹如冲破中唐时“万马齐喑”沉闷局面的一声长鸣或者吼叫。“万马齐喑”与“叫一声”之间有着一种衬托关系。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政治形势下,刘蕡的“叫一声”是十分可贵的正因如此,使他青史留名,给后人留下了关心国家大事,不计个人得失,不畏权贵,虽屡遭险衅仍直言进谏的宝贵精神。
比兴与衬托相结合的艺术方式是这首诗的一个艺术特色。
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释】民兵:不脱离生产劳动的群众性的人民武装组织。
题照:在照片上题字或题诗,这里指题诗。题书写,署名。一九六○年,毛泽东的机要员小李在一次参加民兵训练时持枪留影,毛泽东看到这张照片后即写下了这首诗。
飒爽:敏捷勇健、神采奕奕的样子。
英姿:英武的姿态。唐代杜甫《丹青引》诗:“英姿飒爽来酣战。”
曙光:清晨的阳光。
初照:刚刚开始照射。
儿女多奇志:儿女,这里为偏义复词,单指女子。多,富有。奇志,不同凡俗的志向。
爱:喜欢,喜爱。
红装:女子漂亮的装束。
武装:这里指战士的装束。
【译文】在清晨阳光初照的时候,
练兵场上就出现了身配五尺钢枪的矫健英武的身姿。
我们中华大地上的女子都有着不同凡响的伟大志向,
她们不爱女子漂亮的装束,
却只喜欢穿上军装来到保卫祖国的第一线。
【赏析】这是作者看了女民兵训练的照片以后而题写的诗。通过对女民兵的赞美,展示了新中国青年妇女的新思想、新面貌、新精神状态,讴歌了她们崇高的内心世界以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新时代精神。
第一句描绘女民兵身背钢枪的“飒爽英姿”。“飒爽”,形容英姿、神采飞扬的样子。“飒爽英姿”是由“五尺枪”决定的,是背着五尺钢枪的飒爽英姿。第二句“曙光初照演兵场”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姿五尺枪”的背景。原来女民兵背枪的英姿照片是在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练兵场上拍摄的。把女民兵置于朝阳映照之中,更增添一层富于生气的艳丽色彩,使女民兵的形象更显得充满青春活力,更加光彩照人。
后两句,作者将诗思由个别提升到了一般,推及到全国的民兵,赞扬所有的中华儿女。“多奇志”是对中华儿女的评赞,是说他们有不平凡的志向。“不爱红装爱武装”一句,内涵十分丰富,一是对照片中飒爽英姿的女民兵高度赞扬;二是毛泽东一向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其中女民兵又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三是当时苏联在我国北方边境结集重兵,帝国主义又大肆反华,这句诗还意味着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参加民兵,保家卫国。
全诗用词精确、饱满,评赞突出博爱,充满了热情洋溢的时代感情。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释】李进:即江青,毛泽东的夫人。
题:书写。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和鄱阳湖之滨,江湖水汽郁结,云海弥漫,山上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林木葱茏,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为休养、游览、避暑胜地。
仙人洞照:是一幅背依仙人洞所摄的洞前景象的照片,而非仙人洞照。照片顶端有横逸虬劲的松枝,中间大片空白,光色较为暗淡,似大片的暮云。偏左下角,是飞檐状的御碑亭。仙人洞、在庐山牯岭之西佛手岩下,天然生成,高约七米,深广各十四米。相传唐代吕洞宾曾修仙于此,洞内有石建吕祖龛,故名仙人洞,仙人洞为庐山一著名风景点。
暮色:傍晚时的天色。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
劲松:劲拔的青松。潘岳《西征赋》:“劲松彰于岁寒,贞臣见于国危。”
乱云飞渡:厚密、涌动的黑色云阵飞快地飘过眼前的天空。仙人洞不远处有悬崖绝壁,崖边有横石悬空向北伸展,叫蟾蜍石,石上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是观云的绝好去处。“乱云飞渡”与首句的“暮色苍茫”是为当时十分严峻的形势而发。
从容:指青松悠然自若的态势。
天生:天然生成。
风光:风景,景色。
险峰:地势险峻,不容易攀登的山峰。
【译文】傍晚的天色旷远迷茫,只看到劲松傲然挺立,
即使是黑云压顶也仍然是从容不迫。
虽然仙人洞中美丽的景色浑然天成,
但真正迷人之处却在于险峻的山峰。
【赏析】毛泽东这首题照诗,不是对江青的摄影作品进行评价,而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属于一篇托物言志之作。
首两句诗写仙人洞所在的险峰的背景。它是由苍茫的暮色、挺拔的劲松、飞渡的白云等构成。作者为读者描绘的环境具有一种阔大的朦胧美。
第三句写仙人洞是天然生成的景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成为点题之笔。
最后一句写作者登高所感,是近看劲松,远观乱云的题照总结之语,是寄意题外的议论之笔。仙人洞所在的山峰,山势峭拔,所以作者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大凡名山大川,最险峻处,常常是风光至美,奇绝处。这正是大自然崇高美的最具魅力之点。这一句,还蕴涵着极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鼓励人们去战胜困难艰险实现崇高目标的巨大力量。
这首诗运用了衬托和拟人相结合的手法。全诗的精粹是写仙人洞及其周边的无限风光,但作者却从其所在的环境着笔加以衬托。“乱云”无所谓从容,但作者却给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态,像人一样显得安闲自在。在苍茫暮色中的劲松、飞渡从容的乱云等景物的衬托之下,仙人洞及其所在的险峰,更加显得风光无限了。
借景寓情,寓情于景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中的劲松,从容镇定,傲然屹立的姿态,给人以启示与鼓舞,它那正义凛然的姿态和风格,使人油然而生敬意。诗篇以劲松的风格象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并通过对劲松的赞美,歌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正义凛然的革命精神。
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注释】屈原(约前三四○~前二七八):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诗史上浪漫主义的奠基者。曾任楚左徒、三闽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辅时济世,在政治上倡议变法图强,得到楚怀王信任。后遭小人谗害,被楚怀王疏远。楚顷襄王即位后,楚国政治更加黑暗,屈原被放逐到楚国南方的蛮荒之地。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痛感楚国前途无望,自投汨罗江而逝。
屈子:指屈原。
赋:写。
楚骚:指楚辞《离骚》。
杀人刀:指屈原用以向奸佞小人作斗争的“笔”。也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艾萧:萧艾,即常说的艾蒿。这里比喻奸佞小人。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椒兰:申椒和兰草,均为芳香植物,这里比喻贤德之士。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杂申椒与菌桂兮”。
跃:跳,跳起。
【译文】当年屈原以一部楚辞《离骚》作为战斗的武器,
来和奸佞的小人做斗争,但只因为奸佞小人太多,
而支持理解屈原的正义之士太少,
所以屈原不愿意再以清白之躯生活在那污浊的尘世,
于是便投汨罗江自杀,以死抗争。
【赏析】屈原是毛泽东最为崇敬的一位诗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毛泽东终生喜爱阅读的书籍之一。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二日,他在一封信中说:“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悟,心中喜悦。”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一年,他又两次读《楚辞》。这首《七绝·屈原》写于作者一九六一年读《楚辞》之时。
“屈子当年赋楚骚”,起笔突兀直陈其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毛泽东特别爱读,所以起句就咏屈子赋骚。“手中握有杀人刀”一句,说明屈子能赋骚是因为他手中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笔。“杀人刀”,比喻具有杀伤作用的笔。这里的“人”指以谗谄之言蒙蔽君王,危害国事的奸佞小人。屈原用他那威力无比的“杀人刀”般的诤言,书写和捍卫自己的爱国思想、强国抱负、忧民感情,尖刻锐利地声讨腐朽势力,“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
“艾萧太盛椒兰少”句,用两个相对立的比喻写屈原的遭遇:谗害屈原的奸佞之徒小人太多,而理解支持屈原的忠臣谏士太少。一方“太盛”,一方“少”,正义斗不过邪恶,“杀人刀”也无法刈除太盛的“艾萧”,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赋楚骚”者“一跃冲向万里涛”。前人称此壮举为“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一跃冲向”,表明屈原坚守正道,不屈服于恶势力,义无反顾、以死抗争的无畏形象。诗句中既包含了对屈原的赞誉,又包含了对屈原的凭吊之情。用浅白朴真的诗句和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
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注释】贾谊(公元前二○○~公元前一六八):雒阳(今河南省洛东)人,西汉初期政论家、辞赋家,时称贾生。被汉文帝征召为博士时,才二十余岁,不久又超迁为太中大夫。因他陆续向汉文帝“言时弊,陈政见”,于是受到守旧权臣的嫉妒和排斥。汉文帝迫于朝中压力,不得已疏远了贾谊。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被汉文帝召回长安,拜为汉文帝小儿子粱怀王刘胜太傅。过了几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责没有尽到作太傅的责任,忧郁成疾,一年以后,离开了人世。
才调:人的才气和风调。
无伦:无与伦比。这句化用唐代李商隐《贾生》的诗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情怀:犹言心境,心情。
吊屈文:即《吊屈原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堕:落,坠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居数年,怀王骑,堕马死。无后。”
何用:何必,不用。
哀伤付一生:因哀伤而失去了生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作者在这里为贾谊的早逝而感到深深地惋惜。
【译文】西汉时期的贾谊是一个才华盖世的人,
他所作的《吊屈原赋》正是他当时
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
但是梁王从马上掉下来摔死是件很平
常的事情,
你又何必为这件事让自己悲伤过度
而死呢。
【赏析】贾谊是毛泽东在屈原之外心仪的另一历史文人。这首七绝高度赞扬了贾谊的才华,对贾谊因自责和哀伤而死表示了无限的惋惜。
首句对贾谊的才华、见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世无伦”,即在西汉文帝时代,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哭泣情怀吊屈文”,写贾谊赴长沙过汨罗江时所作的《吊屈原赋》,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同情的心情,虽为哭泣之作,也才气横溢,贾谊哀屈原实哀自己的相似命运。
三、四两句对贾谊的死在同情中加以议论,认为他为“梁王堕马寻常事”而死,是大可不必的,“何用哀伤付一生”,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
诗句虽短,但感情起伏跨越大。
首句化用李商隐的诗句,高度赞扬贾生的才能“世无伦”。
第二句笔锋突然一转,写这样有才能的人竟然被贬,离开了能施展其抱负的朝政,其只能以“哭泣情怀”写下了自伤自喻的“吊屈文”。
三、四两句又进了一层。第三句写得较为平静,因为作者认为“梁王堕马”是件很平常的事,不应该引起什么后果。第四句较有激情,“才调世无伦”的贾生竟然因此哀伤而死,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忠则忠矣,然而仅三十三岁便吊泣至死,使自己才不得用,志不得伸,难以功成名就,可谓“愚忠”。而后两句也表达出对其为平常事而“付一生”的惋惜之情。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
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
犹制小诗赋管弦。
二
鉴湖越台名士多,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注释】鲁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其在一九一八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杂文成就尤为突出,是刺向恶势力的“投枪”和“匕首”。毛泽东对鲁迅极为推崇,这两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而作。
博大胆识:博大,广大。胆识,胆力见识。
刀光剑影:比喻百色恐怖。
翔旋:飞翔周旋。比喻鲁迅与敌人的斗争方式。
龙华喋血: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包括“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在内的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喋血,血流满地。
制:创作。
小诗:指鲁迅为纪念柔石等革命烈士写的《七律·无题》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赋管弦:配上音乐歌唱,这里指吟诵诗歌。赋,吟诵。管弦,乐器的总称,这里当动词用,指配上音乐。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市城西南两公里。这一带出过许多名人,如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清末革命党人秋瑾女士等。
越台:即越王台,在会稽(今绍兴市)境内,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招贤纳士而筑。
忧忡:即忧心忡忡。形容心中忧愁的样子。
断肠:比喻极度伤心。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肠断声。”
剑南歌:指陆游《剑南诗稿》中的爱国诗歌。剑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自号“剑南”,他的诗集名《剑南诗稿》,收入陆游全部诗作九千多首,诗中充满了报国杀敌的英雄气概。
秋风吟:指鉴湖女侠秋瑾的诗《秋风曲》和她在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曲》作于一九一五年秋瑾自日本回国后,全文如下:“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秋菊枝枝本黄种,重楼叠瓣风云涌。秋月如镜照江明,一派清波敢摇动?昨夜风风雨雨秋,秋霜秋露尽含愁。青青有叶畏摇落,胡鸟悲鸣绕树头。自是秋来最萧瑟,汉塞唐关秋思发。塞外秋高马正肥,将军怒索黄金甲。金甲披来战胡拘,胡奴百万回头走。将军大笑呼汉儿,痛饮黄龙自由酒。”
接:连接,这里有“从……到……”之意。
氤氲:形容云气或烟雾浓郁的样子。这里比喻陆游、秋瑾与鲁迅的诗歌内容丰富、富于浓郁的爱国主义感情。
入诗囊:放进装诗稿的锦囊。比喻载入诗的史册。诗囊,装诗稿的袋子。唐代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说,李贺“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译文】一、鲁迅为人具有广博的胸襟,雄伟的胆略,
高远的见识和如同铁石一般坚保护可摧的刚强意志,
即使是在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下,
他也仍然坚持进行英勇的斗争。
在战友牺牲的不眠之夜,他仍然笔耕不辍,
用文学这一斗争工具继续反抗暴政的摧残。
二、鲁迅的故乡绍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
他们心怀国家的内忧外患,
是接触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前仆后继,
相隔的时代虽然很久远,
但爱国的思想承续延绵,都足以名留青史。
【赏析】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历来很高,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他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说:鲁迅有政治远见,“看得远,看得真”。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边偏倒的小草”;他意志坚定“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迹中坚韧的反抗着呼啸着前进”。
毛泽东为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而写的这两首七绝,立意角度特殊,高度论赞了革命家、诗人鲁迅。
第一首七绝是正面描写鲁迅,主要是赞赏鲁迅勇敢的斗争精神。首句“博大胆识铁石坚”,写鲁迅伟大的人格:广博的胸襟、雄伟的胆略、高远的见识和铁石一般坚不可摧的刚强意志、坚定立场。这是鲁迅斗争精神的基础。
“刀光剑影任翔旋”,形象地描述鲁迅战斗的英姿与卓越的胆识。“刀光剑影”,喻指国民党对左联作家围剿之凶狠和所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严酷。毛泽东称赞鲁迅:“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翔旋”描绘了鲁迅在战斗中潇洒、灵活、巧妙高超的斗争艺术。一个“任”字,赞扬鲁迅在战斗中无往不胜,随意进退,而敌人又奈何不得。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两句,实写鲁迅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鲁迅因战友牺牲而在不眠之夜里沉痛悲伤,同时有“刀光剑影”的白色恐怖中,面对敌人的血腥杀戮而无所畏惧。他“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他“站在战士的血迹中坚韧的反抗着呼啸着前进”。一个“犹”字,令人想见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句诗是把鲁迅放在矛盾斗争中加以描写的,突出鲁迅在险恶环境中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精神。
第二首七绝是侧面描写鲁迅。首句“鉴湖越台名士多”,因以少概多的艺术手法,写鲁迅的故乡绍兴人杰地灵,“名士多”。第二句“忧忡为国痛断肠”,写绍兴的名士富有爱国主义传统。在绍兴这样的人文环境,定会孕育出伟大的人物。
“剑南歌接秋风吟”两句,是前两句诗的确证。南宋时绍兴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其中有许多篇章揭露南宋小朝廷君臣昏庸、将帅无能,很有战斗精神。清未绍兴籍的现代女革命家、诗人、鉴湖女侠秋瑾,她的许多诗篇充满了浓郁的革命激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前仆后继,时代虽隔久远,但爱国思想承续延绵,他们的名字,都已载入了中国“名士”的史册。
这首诗并未直接写鲁迅,可诗题明明是为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而作的,这更说明作者深得诗的含蓄美的意境,暗暗地写出了鲁迅之所以成为文化巨匠的精神源泉。鲁迅受这种久远的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也是为国“忧忡”。他的诗与陆游、秋瑾一脉相承,一样均富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战斗精神。他和陆游、秋瑾均载入了“鉴湖越台名士”的史册。此首诗句句不从鲁迅本人着笔,而句句在映衬鲁迅,彰显独特的艺术特色。
改诗呈父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您的孩儿我立下伟大的志向,
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
如果不能成名,便不返回故乡。
人生一世,何必要固守家乡,
可以埋骨的青山到处都有。
【赏析】这首七绝作于一九一零年秋天,《毛泽东传》载,当时“毛泽东准备离开闭塞的韵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斩。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薄里……”“一首诗”指这首《改诗呈父》。
首联直言离开家乡求学,务必“成名”,否则,立誓“不还”,表示自己决心之大。
次联紧承“誓不还”,推开一层,谓人生一世,无须固守家乡,埋骨的青山处处都有。言外之意,山外有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此诗足征少年毛泽东抱负宏远,“我自欲为江海客”,渴望奔波九州,成就伟业。
改诗咏蛙
独坐塘前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塘前树下,
青蛙独自如龙盘虎踞,
体态虽小,
但也有自己的威严。
在我的面前,
我不开口,
你们谁敢说话作声。
【赏析】清政府于一九○九年夏天下令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湘乡创办了许多“洋学堂”,东山高等小学堂算是全县的“最高学府”了。来这所学堂读书的,大多数是富绅子弟,穿着讲究;很少有农民子弟上这样的学堂。
毛泽东后来回忆道:“我比别人穿得差,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很多阔学生看不起我,因为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我被人讨厌,还因为我不是湘乡人。你是否原籍湘乡,是非常重要的,你是从湘乡哪一乡来的,也很重要。湘乡有上、中、下三里,上、下两里人纯粹由于地域观念而斗争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我在这场斗争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我本来就不是湘乡人。结果三派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大的压抑。”
毛泽东当时潜心求学,对富绅同学的嘲讽一般不予理睬。但是,嘲讽过多过急了,他的压抑的心情过重,不免激起一股厌恶和反抗的情绪。某一天,他改写了这首咏蛙诗,交给那些趾高气扬的同窗,以显示自己“虎踞”的威严。
此诗借物示意。首联写青蛙的神貌。一个“独”字,先声夺人,写出青蛙有恃无恐的神态,也显示它自有独特的生存空间。“如虎踞”,言意青蛙虽小,威严不可侵犯;“养精神”,描绘青蛙“修身养性”的心态。“塘前”、“绿荫树下”,是青蛙生活的环境,它们与“如虎踞”、“养精神”的青蛙构成一幅和谐静美的画面。此二句为下联蓄势,预示青蛙是不可欺侮的。
次联写青蛙的“宣言”。它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向自然界发号施令:我不先开口,谁人敢作声!此二句,正面描写青蛙的凛然气势与蓄藏的巨大能量;侧面暗示那些自命不凡的“虫儿”:你们只能跟班,只能臣服。从此诗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超凡气概与凛然浩气。
仿陆游《示儿》
人类今闲上大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
公祭无忘告马翁。
【注释】上太空: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十一月三日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九五八年二月一日,美国也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同:大同。《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
饕蚊:吸食人血的蚊虫。这里泛指一切剥削者。饕,贪婪。《庄子·骈拇》:“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
马翁:指马克思。
【译文】人造卫星的上天,说明了人类的科学
技术大大地进步了。
但是拥有这些科学技术的国家只把这
些高科技作为推行霸权主义的筹码。
希望在你们消灭了帝国主义之后,
能够在祭奠我的日子里告诉我这个好
消息。
【赏析】毛泽东借用陆宋代陆游《示儿》诗的韵脚、句法和某些词语,略加改动,赋予新意。毛泽东对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由衷高兴,因而用了一个褒义的“闲”字。陆游悲叹的是“不见九州同”即国家的统一;他悲叹的是“不见五洲同”,既悲叹其他国家没有同样的高科技,更悲叹这些拥有高科技的国家利用高科技作为推行霸权主义的筹码,使五洲不能“同”。陆游志愿于扫荡侵略者,“北定中原”;毛泽东志愿于全世界各民族团结起来,用愚公移山的办法,实现“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理想。这个理想境界,正是马克思为全人类所指出、所追求的。所以,陆游仅要求“家祭无忘告乃翁”,毛泽东则要求“公祭无忘告马翁”。
毛泽东在广州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大陆上的蚊子灭得差不多了,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饕蚊尚多;西方世界,饕蚊成阵。”“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当时,毛泽东正在全国发动“大跃进”运动。从这段话和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毛泽东当时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思维脉络。
附:陆游原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改李攀龙《怀明卿》
豫章西望彩云间,
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
秋风怒在叛徒颜。
【注释】李攀龙(一五一四~一五七○):字于麟,号沧溟。明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历仕嘉靖、隆庆两朝,官至河南按察使。继承李梦阳、徐祯卿、何景明、边贡、王九思、康海、王廷相等明代“前七子”遗说,在文学上主张复古,重摹拟,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与谢臻、宗臣、梁有誉、王世贞、吴国伦、徐中行等,合称“后七子”。
明卿:明代嘉靖年间兵部给事吴国伦。江西兴国人。历仕嘉靖、隆庆两朝,官至河南左参政。王世贞死后,曾主明代文坛数十年。嘉靖三十二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宰相严嵩有五奸十罪,被严嵩党徒投入监狱。嘉靖三十四年遇害。时任兵部给事中的吴国伦主持正义,倡议众官为杨送葬,也被严嵩贬为江西按察司知事。当时,正辞官家居的李攀龙闻讯,声援挚友吴国伦,因作《怀明卿》。
豫章:郡名。辖今江西北部的部分县市,治所在今南昌市。
九叠山:又名九叠屏,为庐山诸峰之一。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高卧:高枕而卧。比喻安心睡觉。《晋书·陶潜传》:“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
石镜:山名。《水经注·庐江水》:庐山“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影,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毫细必察,故名石镜焉”。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译文】豫章西方那片彩云萦绕的地方,
就是九叠山,我们只需高枕而卧,
不必去探察人间的美丑善恶。
而秋风正盛之时,
我们却因叛徒的丑恶嘴脸而不能
抑制心中的愤慨。
【赏析】这首改诗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当毛泽东在周恩来把林彪叛逃的消息报告他时,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虽然他说得从容洒脱,但内心的愤慨是有史可鉴的。他究竟是诗人,又已病了,不能写诗,却可以借他人的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于是,他把李攀龙怀念被贬谪友人吴国伦的诗移来,改成了一首声讨林彪的诗作。毛泽东曾对周世钊等说:“此诗送给林彪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首联写诗人想像中的江西的景况。因为吴国伦是江西兴国人,故诗中提到“豫章”和“九叠山”。第三句“高卧不须窥石镜”,诗人劝吴国伦被贬后“高卧”休养,不必到“石镜”去窥探人世间的美丑善恶。对李攀龙的诗的前三句,毛泽东都未改动。
原诗末句为“秋风憔悴侍臣颜”,李攀龙推测吴国伦被贬后容颜憔悴、心境抑郁,寄托诗人对这位侍臣的担忧与思念。毛泽东仅将此句改为“秋风怒在叛徒颜”。林彪是九月叛逃的,“秋风”正切时景;“怒”字是诗眼,它是秋风怒号之“怒”,更是人民与诗人的愤怒之“怒”,一字双关。“叛徒”二字,为林彪作政治定性。毛泽东一句之改,勾勒出了林彪的丑恶嘴脸,也道出了自己难以抑制的愤慨。
附:李攀龙原诗
怀明卿
李攀龙
豫章西望彩云间,
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
秋风憔悴侍臣颜。
改杜甫《咏怀古迹之三》前四句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注释】杜甫(七一二—七七○):字子美,唐代诗人。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漫游齐、赵,后客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时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不久弃宫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杜甫其有强烈的济世思想,用诗笔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灾难、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咏怀古迹》共五首,作于大历元年客居夔州时。
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江北岸的虎牙山对峙。
尚有村:王昭君为湖北秭归人,其出生的村落依然存在。林彪亦湖北人,祖籍黄冈县。
紫台:帝王宫殿。这里借代京城长安。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毛泽东的改诗,借“紫台”代北京。
朔漠:北方沙漠地区。汉代时,匈奴主要活动在长城以北地区。毛泽东的改诗,以“朔漠”指代蒙古温都尔汗地区。
青冢: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南。相传,墓上青草常春,故名青冢。
【译文】群山万壑都往来沟通于荆门山,
林彪出生的地方依然存在。
他逃离北京跑到了北方折戟沉沙,
只剩下黄昏中的那座坟墓。
【赏析】毛泽东的改诗,只取杜诗的前四句。王昭君为湖北人,故杜诗中以“荆门”为辞。林彪也是湖北人,毛泽东利用这种巧合,首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不改,也很切林彪。第二句,原诗为“生长明妃尚有村”,毛泽东只改了两个字,就全把改诗的写作意图讲清了。有意寓的是末二句。原杜诗本是咏叹王昭君离开紫台(指汉帝宫殿)后,到达北方沙漠地带,最后埋葬在今内蒙古这一史实的。毛泽东虽一字不改,因两句正切合林彪逃离京城、折戟沉沙的可耻下场。“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借而描状林彪,最为巧合无痕,贴切至极!改诗者的讽刺,也表露在这凄凉的景况描写中。
附:杜甫原诗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呈刘翰林联句
毛:
翻山渡水之名郡,
萧:
竹杖草履谒学尊。
途见白云如晶海,
毛:
沾衣晨露浸饿身。
【注释】之:到,到达。
名郡:著名的郡县。这里指湖南宁乡县。
学尊:学界的尊长,学界的名流。
晶海:如水晶般透明,似大海般宽广。
【译文】我们翻越千山万水来到了历史名城,
拄着竹做的拐杖,穿着草鞋来拜见学术名流。
在路途中见到了晶莹而宽广的云海。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身上的衣服,又冷又饿。
【赏析】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以“毛奇”闻名,常发奇想,做出奇事。《毛泽东自述》载,“有一天,我读到一份《民报》,上面刊载着两名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他们到达了西康的打箭炉。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鼓舞。我想效法他们的榜样,可是我没有钱,我想我应当先试着在湖南旅行一番。”毛泽东后来这样回忆起他当时发“奇想”的缘由。老师们在课堂上的议论,更坚定了他的“奇想”: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而已。”“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当识得其名人巨子贤士大夫,所谓友天下之善士也。”他还从黎绵熙那里得知:王安石之败,在于“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
一九一七年七月,身无分文的毛泽东和萧子升从长沙出发,开始了历时一个多月、行程四百五十余公里的“游学”。“游学”,在旧社会,是穷知识分子靠到处为别人写对联、书信或其他应用文而混口饭吃、获得红包的一种办法,湖南俗称“打秋风”。他们脚穿草鞋,身背包袱雨伞,渡过湘江,便徒步到了宁乡县地界。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两点多钟,疲惫不堪,又饥饿难耐。他们得知对面刘家山庄住着一位姓刘的前清翰林,便决定以他为第一个“打秋风”的对象。毛、萧二人的“见面”礼是两人合做的这首七绝。
诗的意旨,着落在末句“饿身”二字上,目的是很明确的。但诗又语意浅显地反映了两个热血青年“翻山渡水”的艰苦行程,“竹杖草履”、“沾衣晨露”的洒脱形貌,以及“途见白云如晶海”的乐趣。
后来,萧子升解释说:“诗中第二句的‘白云’,暗指刘氏能摆脱俗事的纠缠,在山中别墅过隐居生活。”刘翰林看到他们呈送的这首诗后,称赞说:“你们的诗很好,书法也不错。”然后“从宽大的衣袖里拿一个红纸包,微笑地递给我们,一句话也没说”。他们辞别后,“便躲在一棵树后,打开纸包”,非常兴奋,仿佛“一下子富了起来,纸包里包有四十枚铜元”。于是他们到一家小食店,花了八枚铜元,饱吃了一顿。
有行家评说:“从平仄而言,‘草履’出格,应为平声(如‘芒鞋’为妥)。‘饿’字平仄亦不合,当是译文之误。”其实,这首诗本是两个年轻人的口占之作,虽写成后“细读了几遍”,但终因时间仓促,未必经过反复推敲。再则,此诗最初由萧子升翻译成英文,收入他的回忆录中,再由译者由英文翻泽成中文。经过两次翻译,也许早已抹去了原诗的丰韵。
魏都怀古联句
罗:
横槊赋诗意气扬,
毛:
自明本志好文章。
萧条异代西畴墓,
罗:
铜雀荒伧落夕阳。
【注释】魏都:魏国京都在今河南许昌城东五公里外的地方。
横槊赋诗:汉建安十二年十月,曹操率大军攻吴,号称八十万众,且拥有蒙冲斗舰千艘。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形容道:“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槊,杆子较长的矛。《前赤壁赋》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按:此两句诗,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诗末四句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了他求贤建业的壮志。
自明本志:指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十二月下发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当时,汉献帝加封他阳夏、柘等三县共两万户,他上表退回三个封县,并下了这道文笔苍劲、气势雄伟的手令,以表其态:“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他下这道手令的目的,是减少别人的谤议。
萧条:冷落凋零的样子。班固《西都赋》:“原野萧条,目极四裔。”
西畴墓:指曹操的墓。西畴,西边田野。据《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丁卯,葬高陵。丁卯日为二十一日。高陵,曹操陵墓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铜雀:楼台名。遗址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冬,建铜雀台。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荒伧:荒芜,荒凉。亦作“伧荒”。欧阳修《谢国学解元启》:“论都未成,殆以伧荒而见隔。”
【译文】横摆武器吟诗赋辞,果然是意气风发,
风流倜傥,《让县自明本志》也可以称得上是好文章。
但历史无情,那时的英雄如今都已经成为冢中枯骨,
就连铜雀台在夕阳的映照下,也显得分外荒凉了。
【赏析】一九一八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与蔡和森等新民学会会员一起,致力于赴法勤工俭学的工作。同年八月十五日,他与萧子升、罗学瓒、李维汉、张昆弟、罗章龙、陈赞周等二十多名准备赴法的青年离开长沙赴北京。时值秋汛,火车抵达河南郾城县的漯河车站时,碰上沙河水涨,铁路被冲断,无法继续行进。罗章龙在《回忆新民学会》中说:“我们在漯河车站宿了一夜。第二天,毛润之、我、陈绍休(赞周)坐临时车子到了许昌,在那里停留一二天。润之对许昌很感兴趣。许昌是三国的魏都,但旧城已荒凉。他建议去看看,我们就向当地一些农民了解了魏都的情况,知道魏都在郊外,乃步行前往凭吊魏都旧墟,并作诗纪行。”
“横槊赋诗意气扬”,起笔突起,气势雄浑,用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以攻吴国的故事。曹操曾在长江的战船上赋《短歌行》,抒发求贤建业的壮志。毛泽东的联句,直接称赞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好文章”。在这条手令中,曹操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个称王。”他欲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然而,对于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曹操,苏轼曾在《前赤壁赋》中发问:“而今安在哉?”对于这个问题,两个年轻人分别作了回答。毛泽东的回答是“萧条异代西畴墓”。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曹操死后葬身的“高陵”,今已成荒冢了。罗章龙的回答是:“铜雀荒伧落夕阳。”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冬修筑的铜雀台,如今于夕阳中更显得分外荒凉。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浩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两位凭吊魏都的时代学子,思接千载,横亘古今,此时已与苏轼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
外交界纪事联句
乔冠华:八重樱下廖公子,
五月花中韩大哥。
毛泽东:莫道敝人功业少,
北京卖报赚钱多。
【注释】乔冠华:一九一三年生于江苏盐城。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德国。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新闻、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和部长等职。一九八三年逝世。
八重樱:樱花开八重,言其茂盛。樱花,呈白色或红色,春季开花,萼筒呈钟形。多产于日本,我国亦有栽培。
廖公子:指廖承志(一九○八~一九八三),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儿子。广东惠阳人,出生于日本东京。一九二五年加入国民党。“四一二”政变后,至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因参加革命活动,曾三次被捕,最后被国民党政府驱逐出境。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年赴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一九三二年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中共川陕苏区省委常委。一九三四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长征后,被党中央派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一九三八年到达香港,主持这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后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一九四六年五月,在南京参加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在解放区,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建国后,长期从事外事和侨务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外交部党组第二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五月花:美国华盛顿的宾馆名。一六二○年,英国一百多名受迫害的宗教徒,乘“五月花”号轮船横渡大西洋,到达北美的普茨茅斯,成为英国在北美最早的一批殖民者。宾馆借船名而取名。
韩大哥:指韩叙。外交部官员。时任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
北京卖报赚钱多:一九六七年,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造反派逼迫乔冠华去北京王府井大街卖造反派办的小报,报中刊有打倒陈毅、姬鹏飞、乔冠华的内容;还规定他回外交部后交款。他觉得,一个外交部副部长抛头露面卖小报,在国际友人面前,有失国体,便将小报丢在街上,自己掏钱换成小票子,回部后交给造反派,每次还多交几角钱。造反派嘲讽他说:“你这个修正主义分子倒会赚钱!”从此,乔老爷街头卖报成为传遍中国外交界的一则笑话。
【译文】廖承志率领友好代表团在樱花盛开的时节赴日访问,
韩叙在五月赶赴华盛顿建立中国驻美联络处。
不要说我没有建立什么功业,
我在北京卖报纸的时候也是发了一笔小财。
【赏析】一九七二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策划和领导下,我国开创了外交新格局。同年二月下旬,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双方决定建交,互建联络处。九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我国后,中日双方决定建交,互设大使馆。
在这种情势下,廖承志率友好代表团于一九七三年四月日本樱花盛开时赴日访问。这就是“八重樱下廖公子”的本事。五月,韩叙奉命赴华盛顿建立中国驻美联络处。这就是“五月花中韩大哥”之事。
与此同时,美国助理国务卿詹金斯也奉命来华商谈建立美国驻华联络处等事务。乔冠华与詹金斯的谈判相当顺利。
据章含之的文章介绍,乔冠华在谈判顺利,心情愉悦之余,写了一首打油诗的前三句,向别人征求第四句。这三句诗为:“八重樱下廖公子,五月花中韩大哥。欢欢喜喜詹金斯”。有人补写“喜上眉梢乔老爷”,有人补写“得意洋洋乔老爷”,乔冠华都未认可。过了不久,毛泽东听取中美谈判的情况汇报时,有人提起乔冠华写诗的趣事。毛泽东立即说:“我来给乔老爷填后两句!‘莫道敝人功业少,北京卖报赚钱多。’你看如何?”毛泽东幽默地将乔老爷街头卖报的故事入诗,寓意新奇,侧面称赞乔冠华功业不小,赞誉之中诙谐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