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杜牧·寄扬州韩绰①判官②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③明月夜,玉人④何处教吹箫?
【注释】
①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②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公元833年—公元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③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作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④玉人:美人。
赏析
杜牧曾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幕府。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常与韩绰出没于青楼倡家,交情甚好。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被召回长安任监察御史。回到长安,思念尚在扬州的好友韩绰,便写诗寄赠。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扬州一带的青山秀水,隐隐约约,江流悠远。诗人身处长安,这里深秋之季,早已是草木凋零。遥想江南,现在应当还是草木未凋吧。那远方的江南美景,无疑把诗人带回那曾经的扬州岁月。月光下的二十四桥依然是那么美丽迷人,韩绰兄弟,这会儿你又在哪里跟美女学吹箫呢?这里诗人用调笑的口吻问老友,令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那呜咽悠扬的洞箫仙乐,飘扬在江面上,穿过月下的石孔桥,传到对岸,传到读者的心里。我们在这清丽优美的意境中,沉思遐想。杜牧此诗因桥而咏出,二十四桥因诗而闻名。千百年来,传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