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解】
天宝十三年(754)八月,李白从金陵出发,准备游安徽宣城,途经天门山,写下了这首诗。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三十里处。山分为二,东叫东梁山(古代称博望山),西叫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相去数里,大江从中穿流,像一扇天然门户,形势非常险要,故称“天门山”。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舟行远望所见天门山的壮美景色。
【解读】
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那天门山从中劈断,是被那汹涌的楚江冲开,一江碧水奔腾东流,到这里折流向北而去。〕
第一层,写天门山的奇险和楚江的湍急,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诗题《望天门山》,“望”字统领全篇。谁望天门山?当然是诗人李白。诗人坐在从金陵至当涂的溯江而上的船中,向西远望。望到了什么景象?“天门中断楚江开”,望见了“中断”的天门山,望见了从天门山的中断处涌来的楚江。望见了一“山”,一“江”。着重写“山”,由山及江,以江衬山。写山,用了“中断”,一个“断”字,描写出了本来是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好像被奔腾的长江一劈为二,两岸陡峭,奇险,似斧劈,如刀削。把江水怒涛的冲击之势生动有力地表现了出来,极为传神。天门山原在长江西岸,后来由于断层作用,大江湍急日增,将此山从中切断,形成夹江对峙之势。写江,用了一个“开”字,表现了大江波涛汹涌湍急不可阻挡,具有劈山断岩的神奇力量,大山劈断,河道开通,冲破天门奔腾而去,气势壮阔。
起句突兀,气势非凡,山水相映,写出了天门山的高峻雄伟,借山势也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诗的第二句,承接上句中的“江”字写来,“碧水东流至此回”,也是望中所见,写实景。由第一句写山形特点,转到写水势的奇特,又以水势衬托出天门山的雄奇。“碧水”即指楚江,一个“碧”字,点染出了长江的碧波清涛的特点。“东流”,点明了长江的流向。“至此回”,“回”字用得有力量,有韵味,可以见得水势之大,一江碧水奔腾东流,经过天门险滩,突然受到大山的阻遏,激荡飞溅,打着回旋,掉头北向,急转直泻,可以想象“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奇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高耸的青山对峙而出,一叶扁舟扬帆从日边逆水驶来。〕
第二层,细摹天门山之态,从它的雄奇,写到它的秀丽。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的第三句,由第二句写水,调转笔锋,照应第一句,再次写山。“两岸青山相对出”,也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长江流经此处,东、西梁山对峙在大江两岸。“青山”与上句“碧水”相对应,表色彩的形容词“青”和“碧”用得形象,在读者面前呈现出“青山”佳木葱茏,“秀水”澄江如练,“碧水”边的“青山”倒映在碧水中,“青山”下的“碧水”映照着青山,上下交辉的景象。诗人是在逆水行舟中看“青山”,青山便有动态之感。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所以,诗人用“相对出”三字,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青山”的情状。青山“相对”,一水中分,写出了两山夹峪之势,这峪中便是汹涌澎湃的碧波长江,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奇,也写出了江流的湍急。一个“出”字,用得尤为传神,予静物以动态美,把静止的雄伟的天门山全盘都写活了,好像“青山”有意。“相对出”,把守江门,富有生命力似的。
以上三句,都是写望中所见,描绘的是江上的雄伟形象,是写江山的壮美。
诗的第四句,点明“望”的立足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写诗人眼望着雄奇的天门山,乘着一叶扁舟,扬帆从日边逆水而来。笔锋伸展,描写出了开阔的境界与诗人悠闲的情态。作者巧妙地在这壮阔的江面上,又点画了“一片”“孤帆”。这“孤帆”从“日边”而来,从太阳升起的东方乘风破浪而来,由小而大,愈来愈靠近天门山。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啊,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见到了你!“日边”,即指远处。诗写进了“日边”,也就将天门山、江流、帆船和诗人全都置于这辽阔的背景之中了,使那蔚然奇观的名山胜景,愈发显得雄伟壮阔。“孤帆”、“日边”在字面上虽未着色,但令人可以想见灿烂的阳光,映照着粼粼的江面,映照着白色的江帆。青山、碧水、红日、白帆,构成了一幅绚丽壮阔的画面,富有诗情,具有画意,美极了。
这首诗在描绘天门山的雄奇景象时,也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舟行“望天门山”的诗仙李白,既是这画面的描绘者,又是“画中人”了。
【综述】
这首山水诗,作者以注满感情的笔,描绘了望中所见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丽景色,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
诗中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用得精确生动有力,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奇和楚江的湍急。
诗中两个表色彩的形容词“青”和“碧”,用得精当形象,描绘出了天门山的青翠葱茏,楚江的清澈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