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742)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
【字句浅释】
题解: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边塞诗,是“唐音”的一首典型代表作。凉州:唐代的一个州,管辖范围在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远上白云间:这是作者从黄河下游向上游看的感觉。孤城:指“玉门关”,当时的边防重镇。万仞:古时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万仞”是说很高。羌笛:古代羌族人的四孔短笛。何须:不须,不必。杨柳:指当时有名的送别乐曲《折杨柳》。
【全诗串讲】
滔滔黄河似长带,在远方飘上云端。
一座孤城守边塞,独立在万仞高山。
羌笛横吹别抱怨,《折杨柳》使人心酸。
春风发柳又催花,但从不过玉门关。
【言外之意】
“黄河远上白云间”和“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都是千古名句。但一个从下游往上看,渐渐远去;另一个从上游向下看,越来越近。“一片孤城万仞山”,苍凉而雄壮,携带着守边将士的满腹情怀,是本诗“图画”的主体。“羌笛何须怨杨柳”,不说《折杨柳》勾起边地征夫的离愁别恨,反过来劝羌笛不要抱怨《折杨柳》之酸心,寄情于物,更显得深沉含蓄。“春风不度玉门关”,悲壮而苍凉,似乎听到作者情不自禁的仰天长叹!特别能凸显盛唐诗人宽广而多情的胸怀。
这首诗表达出戍边士兵的思乡怀土之情。诗的首句写极目远眺之景, 描绘出黄河的蜿蜒雄壮。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意境萧杀悲 怆。先写边塞的萧索悲凉,以衬托戍守者的孤苦寂寥。第三句忽而一转,引人羌笛之声。羌笛所奏是《折杨柳》的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煦,关外却是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 寄情也不能,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一个“怨”字,用词精妙,语调委婉, 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写出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 苍凉,没有衰萎颓唐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才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