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百步洪①
长洪斗落生跳波②,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③,乱石一线争磋磨④。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⑤。
断弦离柱箭脱手⑥,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⑦,何异水伯夸秋河⑧。
我生乘化日夜逝⑨,坐觉一念逾新罗⑩。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11)。
觉来俯仰失千劫(12),回视此水殊委蛇(13)。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14),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 多言譊譊师所呵(15)。
【注释】
① 百步洪:地名,又叫徐州洪,在今江苏铜山,是流经彭城(徐州治所)东南的泗水之一段。两岸乱石峭立,水流湍急,凡百余步,故称百步洪。 此诗题下作者自序:“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皆徐州歌妓)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 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余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参寥:僧道潜,字参寥,於潜人。能诗文,时由杭州来徐州探访苏轼。
② 斗落:同“陡落”,指水位突然下落。
③ 水师:船工,水手。 绝叫:大叫、大声惊呼。
④ 乱石句:形容水流狭如一线,在乱石中穿行,水石相撞相激。
⑤ 注坡:宋代军中用语,指军士乘马从斜坡上急驰而下。南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书东坡宜兴事》:“军中谓壮士驰骏马下峻坂为注坡。”《宋史·岳飞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⑥ 柱:指琴筝等弹拨乐器上架弦的码子。
⑦ 一快:感到一种快意、满足
⑧ 水伯夸秋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⑨ 乘化:顺随自然的变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
⑩新罗:古国名。唐宋时新罗,是今朝鲜的一部分。《五灯会元》载:“僧问从盛禅师: ‘如何是觌面事?’师曰:‘新罗国去也。’”谓一念之间,可至万里。
(11)荆棘埋铜驼:比喻世事的巨变。《晋书·索靖传》: “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12)劫:佛家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 然后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作一“劫”。 俯仰失千劫:言俯仰之间经历人间的万千变化。
(13)委蛇(tuo):同“委佗”,绵延曲折貌。
(14)心无所住:佛家语。《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指对外物无所拘执恋念。
(15)譊(nao)譊:多言喧闹貌。《扬子·法言》:“譊譊之学,各习其师。” 师:指与苏轼同游百步洪的诗僧参寥。 呵:呵斥、责怒。
【评析】
《百步洪》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在徐州任上。这一年九月,苏轼的好友王定国由南京来访,曾泛舟百步洪,苏轼因故不得往。十月,苏轼与僧道潜(参寥)同游泗水,放舟百步洪下,尽览山川之胜。遂作二诗,一赠僧道潜,一寄王定国。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即赠道潜者。
这首诗的前一部分描写百步洪的水势,共十句。 开头一落笔,作者便抓住了百步洪最突出的特点:“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斗落”,即“陡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水位的落差大。急流由高向低,奔泻而下,激浪跳荡翻腾。水面上一只小小的“轻舟”,随着波涌浪卷,转眼之间,已如一支机梭,飞过了百步长洪。这两句以舟行之速,有力地烘托出百步洪水流之急。
接下来,是两句侧面描写,“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两岸乱石峭立,只留一线水路,水流与乱石相激,波涛翻涌轰鸣,以至撑船的船工也惊恐地大叫起来,使岸边的野鸭、大雁都纷纷惊飞。可以想象,那是一种多么惊险的景象。而作者正是通过描写船行之险,进一步渲染了百步洪的水流之急。
下面四句,连用了七个比喻,来集中地表现这个“急”字。这湍急的水流、迅急的轻舟,究竟像什么呢?作者说,就像狡兔在原野上飞跑,鹰隼从天空中俯冲下来,骏马由千丈险坡上奔驰而下;就像琴柱上的琴弦突然崩断,搭在弓上的羽箭脱手而出;就像电光在一刹那间闪现,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这一连串的比喻,一个接一个地在我们眼前闪过,甚至一句两比,令人目不暇接,不仅大大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而且有力地表现了飞湍激流的气势,使我们对百步洪的水流之急,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以上的八句,都是通过客观事物的描摹,来渲染、烘托百步洪水流的急速,下面的两句,则是通过写自己坐在舟中的主观感受,来进一步补足诗意。“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由于舟行如飞,所以舟中人感到四面的群山像是在旋转,疾风在耳边嗖嗖地掠过,船边浪花飞沫四溅,迅速地消失在百漩千涡之中。使人看了头晕目眩。这样,作者就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突出了百步洪水流的急与险,使我们对“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一句的诗意,有了更加具体、更加完整的体会。
全诗对百步洪的描写即到此为止。下面两句,承上启下,使全诗由写景转入议论,引发出一番奇妙的哲理来。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所谓“险”,即指百步洪水流的湍急、水势的惊险。放舟于这样的飞湍激流之中,置身于这样的惊涛骇浪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这种伟大的力量,诗人感到一种快意、一种满足。但是,作者随即便推翻了、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说,百步洪的水险流急,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津津乐道于此,那就像水伯夸秋河一样可笑了。
对于“何异水伯夸秋河”一句,过去有很多解释是不准确的,如说“人总不能沉溺于山水的乐趣之中,人生于世应该有所追求。否则,‘何异水伯夸秋河’,眼光未免太狭窄了……”又如说“在这奇险当中,虽说精神为之一快,却料想不到凭着秋水之涨,水伯竟然有如此的威力。”等等。这样的解释,其实是没有把诗意读懂。作者用《庄子·秋水》篇中的这个典故,实际上是有两层意思:表面上,作者自嘲为水伯,说自己对百步洪水流之急的惊叹,不过是一种见识寡陋的表现;但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用秋河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相比,来引出世界上存在的另一种更“急”的事物。在它面前,百步洪的水流之急立刻变得黯然失色、微不足道了。这种事物是什么呢?由下文我们知道,作者指的是人世的沉浮变迁。
作者说:“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在作者看来,人生天地之间,生命与万物无不在顷刻变逝,时光如流,岁月不居,一切都在飞速地变化着,正如人的思想,一念之间,飘忽万里一样。世间有许多人,看不到这种人世的变迁,他们纷纷攘攘,争权夺利,犹如在醉梦之中一般。对此,作者深深地叹道:他们又怎能相信,西晋武帝时洛阳宫门前的铜驼,竟会在几十年后,就破败荒废,埋没在荆棘之中呢!历史上多少巍巍的权势、赫赫的功名,多少名利场、荣华梦,转眼之间,都荡然无存。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人世就是这样在瞬息之间发生着沧桑巨变——这变化的速度,比起百步洪水流的速度来,不是要快几千、几万倍吗?
正因为作者有了这种认识,所以在下面两句里,作者发出了“觉来俯仰矢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这样深沉的慨叹。 轻舟如梭,驶过长洪,只在顷刻。可是作者却觉得,在这俯仰之间,似乎已经经过了千道劫波,历尽了人间的万千变化。带着这样的感受,作者“回视此水”,只觉眼前的百步洪变得绵延曲折,水流也极为平缓了——与人世的“俯仰千劫”的变迁速度相比,这流水的速度又怎么值得提起呢?这两句诗,是对前面“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二句的一个明确的呼应,此诗构思上的衬托方法,至此也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下面四句,是全诗思想内容的收束,寄托了极深的寓意。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古往今来,多少人乘船从百步洪这里经过,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传》)这岸边苍石上密如蜂窠的“篙眼”,只不过是人们追名逐利、汲汲以求的见证罢了。岁月无情,其人早已不复存在,这些篙眼,也就成为警醒后人的历史的遗迹。这两句诗表面上只是写眼前景,但在形象中却巧妙地融注了丰富的哲理,所以陈衍赞叹说:“……此诗就眼前‘篙眼’指点出,真非钝根人所及矣!”(《宋诗精华录》卷二)
接着,作者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见解,归纳了此诗的主题思想:“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心无所住”,是佛家语。《金刚经》中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佛教南宗的创始人、禅宗六祖慧能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思想,提出“我此法门,以无住为本”;“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很显然,苏轼所言,即本于此。在苏轼看来,既然人世间俯仰千劫、瞬息万变,一切都在飞速的变化之中,既然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虚誉浮名,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不可能永存,那么,人生的正确态度,就应当是“心无所住”、超然物外,做到无所恋求、无所抱持、无所系缚。只有这样,才能从人世的纠葛纷扰、从政治的触刺欺争之中解脱出来,才能摆脱人生的各种痛苦,得到心灵的自在和安宁。“造物虽驶如吾何”——对于一个栖心物外,心无所住的人来说,宦海沉浮也罢,人世沧桑也罢,都变得完全无可忧惧了。
话说到这里,作者觉得已经说得相当多。因为上面一番议论,“全对参寥下语”(《纪评苏诗》卷十七),都是在谈禅,而禅宗认为,佛法是不能用语言表述的,只能用比喻、隐语等,使人片言参悟。既然前文苍石篙眼,已经说破虚无,“心无所住”,又已点明佛理,作者觉得,再喋喋不休,就不是谈禅的气象了。所以用“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两句,来做为全诗的结尾。如果把这两句诗仅仅理解为“诙谐、俏皮”,那就未免有些皮相。
《百步洪》这首诗,是苏轼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首诗,历代诗论家谈得比较多的,是它的比喻手法。清人施补华曾说过:“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不尽,重加形容。”(《岘佣诗说》)《百步洪》这首诗,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诗中连用兔走鹰落、骏马注坡、断弦离柱、利箭脱手、飞电过隙、荷露滚落等七个形象,来比喻百步洪水流的湍急,而且四句之中有三句是一句两比,正所谓“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不尽,重加形容。”一连串的比喻,犹如断线之珠,一气迸落,确实令人目不暇接。这种“取以为喻,不一而足”的手法,即宋代的陈骙在《文则》中所说的“博喻”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意象从多方面具体地展开,来集中地形容一个事物,将该事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丰满、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博喻”方法,在《诗经》、庄子散文、韩愈诗文中都有过很多成功的运用,但相比之下,此诗的设喻却显得更加灵活跳脱、神采飞扬,将他的前人衬得反而有些呆板了。这是此诗艺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此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它的奇特的联想。查注引韩驹《陵阳室中语》云:“东坡作文,如天花变现,初无根叶,不可揣测。”确实如此。当作者纵笔快意、酣畅淋漓地描写百步洪的飞湍激流时,我们谁也不会想到,它只是为下文所做的一种铺垫:描写水流的速度,是为了引出人世浮沉、历史变迁的速度;写前者之“急”,是为了衬托后者更“急”。这中间的联想,确实是十分奇妙的。
由此我们想到了前面说过的《泗州僧伽塔》,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从平常的生活现象和眼前景物入手,通过奇特的联想,引出不平常的哲理来。在这种诗中,作者的联想越是巧妙新奇、变化莫测,引发的议论就越能出奇制胜、令人折服。方东树在读了《百步洪》一诗后叹道:“余喜说理,谈至道,然必于此等闲题出之,乃见入妙。若正题实说,乃为学究伧气俗子也。”(《昭昧詹言》卷十二)这里的“闲题出之,乃见入妙”,正是强调了奇特的联想在诗歌当中的巨大作用,对我们理解此诗的艺术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此诗的思想内容,过去批评的意见较多,认为不过是议论禅理,谈空说无,并无可取之处。其实仔细想来,也并不尽然。苏轼写作此诗的时间是神宗元丰元年,当时朝廷上正进行着激烈的新旧党争,新党内部的相互倾轧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变法派领袖王安石,就因为“怨怒实积于亲贵之尤……险诐常出于交游之厚”(王安石《与参政王禹玉书》),已于熙宁九年第二次罢相了。在一场政治大动荡中,有多少势利钻营的小人在不择手段地往上爬!却没有一个像西晋索靖那样有远见的政治家,能预见到天下将乱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出了“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这样的诗句。这诗句透露了苏轼对时局的感慨和内心的忧虑,说明他的“心无所住”,不过是企图从现实的苦闷中得到解脱;他并不是真的把一切善恶美丑都看作虚无,连是非也不分地“超然”起来。
当然,这首诗中混杂了不少佛老思想的消极因素,这是无可讳言的。但是,如果拂去这些思想灰尘,我们看到的,则是诗人那种蔑视仕途名利、忘怀得失,一任乾坤扭转、万物变灭,始终守志不移、无忧无惧的旷达精神和坚定态度。而这些,才是此诗思想内容中闪射光采的、积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