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贺知章感慨作《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是我国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作。这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他在朝为官时,官运亨通,一直到八十岁,由于年老体衰,才告老还乡。
贺知章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匆匆地踏上了这片让他日夜魂牵梦想的热土。在这里他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想到自己在离开这儿时,还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热血青年,如今回来已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了。
这时,贺知章看到一群无忧无虑的孩童正在玩耍,忽然想起当年和自己一起嬉戏的伙伴,他们现在也跟自己一样白发苍苍了。真可谓人事消磨、世事沧桑呀!往事还历历在目,可眼前却已物是人非了……
“老爷爷,您是从哪里来的?到哪家去做客?”一声清脆的喊声打断了诗人的思绪。
贺知章赶忙笑道:“我就是咱们这儿的人,我这不是回家来了吗?”说着他抚摸着那个孩子的头。这时,孩子们都跑了过来,用熟悉的家乡话和他无拘无束地谈笑起来,一直把他送到家门口。
回到家后,贺知章感慨万千,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抒发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