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李汾(1192-1232)字长源,太原平晋人。
雪中过虎牢
萧萧行李戛弓刀,踏雪行人过虎牢。
广武山川哀阮籍,黄河襟带控成皋。
身经戎马心逾壮,天入风霜气更豪。
横槊赋诗男子事,征西谁为谢诸曹?
诗篇一起首就刻画出一位独行少年侠客的形象。你看他虽然行李很少,却背着弓刀,踏雪独行,那弓刀在行李中戛戛作响,预示了他有英武的气概和不凡的抱负。
次联写虎牢的地形、水势。据《后汉书》刘昭注引《西征记》说,广武山有两座山峰,东曰东广武、西日西广武,相去二百余步,其间隔着一道深涧,那就是当年刘邦与项羽对垒的地方。而虎牢城背靠广武山而扼控黄河,确实是一处战略要地。需要注意的是,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哀阮籍”的典故。阮籍(魏人)曾登广武山,叹息时无英雄,使孺子(指项、刘)成名。诗人既哀阮籍,则也深有同感,满怀着建功立业的抱负。这一心态,凝结成一联壮美的诗句:
“身经戎马心逾壮,天入风霜气更豪。”我们看到在金末丧乱中,大多数诗人所写的都是颠沛流离的苦状,而诗人却一反常情,写身经战乱、气候恶劣,反而促使自己心胸更壮、胆气更豪。这一联由杜甫诗“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句式和意境脱化而来,却一扫原句的老态龙钟之气,显示出年轻气盛的壮美英姿。
尾联便直抒自己的志向。他希望像横槊赋诗的曹操一样,封一个征西大将军,为国家建立非凡的军功。但诗人又清醒地知道,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朝中有力之人的推挽,而这样的“伯乐”又在何方呢?
睢阳道中
又渡激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
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
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
临歧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
首联交待出发的时间和路线。诗人是在二月初春时节,渡过激水,由淮阳东下,向睢阳进发。“思依依”三字,表明作者此行一直心事重重。从律诗的格律要求来看,此诗起句入韵,对句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用仄声字,否则便犯了三平调煞尾的大忌。当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时诗家宁愿破律用字。诗人在这里破格选用了平声的“思”字,说明此字在结构全篇意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移换不得。确实,“思”字在这里的含意是多方面的,既可以理解为思念朋友,又可以理解为思念故乡。这个字为全诗罩上了一重思绪潆潆的气氛,奠定了这首抒情诗的感情基调。
次联写其在路途中看到的景象。一路上所见到的山村田园,寂寞无人,只有春草遍长;经过战火洗劫的城市,荒凉破败,在夕阳反照下,死气沉沉。这一联对仗非常工整,概括力极强,显示出诗人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功底。
三联写自己的身世。“去国十年”指跟从金廷南渡,离开故乡已有十年左右光景。本来,离乡就是避乱,但如今新居也不得安宁,他又要开始“避乱”了。这里着一个“初”字,看似平平,其实语极沉痛;勉强安定了十年还是避不开劫难!“投荒万里”捐奉命戍守边陲,刘祁说,术虎邃在“北兵入河南”这时,曾被命提兵戍毫州(《归潜志》卷三)。毫州在淮阳之东面,本来一心北归,却被迫继续南下,诗人心情自然不好受,故在行之时,即是他“正”在思归之日。
尾联便写他来到一个南来北往的歧路口,眺望春天迁徙的大雁紧追东风向北飞去,而自己却只能背道而驰,一种人不如物的酸楚之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