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题解】
十分巧合的是,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到1935年10月,红军整整走了一年,到达陕北。而毛泽东踏上征途是1934年10月18日傍晚,他到达陕北吴起镇则是1935年10月18日,刚好一年。
一年的时间,放诸宇宙,何其短也;但长征的一年,改变了一支军队、一个党的命运,随之也影响到中国的命运。
长征的前四个月,毛泽东不负有领导中央红军的责任,故红军损失惨重。自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与红军的领导地位,长征形势由被动转入主动。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过雪山,越过草地,进行了数百次战斗,纵横11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完成战略大转移。
1935年11月5日,毛泽东对红一军团的战士讲到长征,说道:“我们从瑞金算起,总共走了367天。我们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个省,经过了……万水千山……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它将载入史册。”
七律《长征》,则是诗化的长征总结。
【注释】
[五岭]指横亘于湘、赣、粤、桂四省的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五岭。
[乌蒙]乌蒙山。在云、贵二省交界处。
[金沙]金沙江。长江上游。
[大渡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交界处的果洛山,流入岷江。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由13根铁索,悬挂两岸,上铺木板。
[岷山]又称雪山,在四川松潘之北,为长江黄河分水岭。
[三军]泛指红军。作者自注:“三军: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说的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品评】
本篇为毛泽东长征题材诗歌的第六首诗。与《十六字令三首》和《娄山关》写于长征途中不同,这是写于长征胜利后的。创作于同一时期稍前的,还有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因而,“乐观”的基调有别于前期的“沉郁”。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入句扣题,而且概述长征,揭示主题。本诗的主题,即歌颂红军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则是诗歌主题开门见山式的揭示。“万水”句,是对“红军”句的补充性阐发。这一联,总领全诗。以下三联的内容则紧扣客观环境的“万水千山”以及主观精神的“不怕”、“只等闲”展开。
颔联“五岭”二句,写山,写“千山”,以乌蒙、五岭为代表。写山,也同时写了人。“五岭逶迤”,千里连绵,何等巍峨壮阔,但在红军战士眼里,等同“细浪”耳!“乌蒙磅礴”,峻峭高远,又何等苍莽雄浑,但在红军战士眼里,仅为“泥丸”耳。实写“山”,又用“山”烘托了“红军”,可谓诗意双关!
颈联“金沙”二句,写水,写“万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写水的同时也写了人。感知金沙水“暖”与感知大渡桥“寒”者,都是红军战士。1935年5月初,红军先头部队在绞车渡的附近意外俘获两只渡船,于是利用此船,奇袭对岸守敌,巧渡金沙江,牺牲很少,故用一“暖”字表心境。大渡桥则用了强渡,不单夺桥前一日行240里,而且过桥时亦枪林弹雨。一个“寒”字,对流血牺牲的回味尽在其中。
尾联,以情带景,描写了长征的最后阶段,将战斗与喜悦并写,但以抒情为主。“喜”是倾于内心的,“开颜”则是溢于形体的。回顾首联,这种喜悦之情的展现又与“不怕”、“只等闲”的心理基调一脉相承。
“长征”的最大障碍,是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本篇一概不写。仅写了越千山而渡“万水”,这是诗人长于熔铸、精于提炼、善于表述的体现。将叙述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本篇的又一结构特征,这使《长征》一诗洋溢着抒情风格。至于炼字、遣词之精,诗家本分,已毋庸说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