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书事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
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首句用“魏瓠”比喻貌似强大的北宋王朝不堪一击,用“一线”比喻导致宋亡的起因本来是极其不足道的。刘因认为,国家兴亡的关键不在国外,而在于国内执政者,所有的灾难往往都是从很小的事情引起的。北宋的灭亡,一个很重要的祸因就是王安石的变法,是变法逐渐削弱了国力,引起了混乱,酿成了大祸,直到外寇入侵,举世动荡,国破家亡。第三句是个设问句,直接追究指斥亡国的罪魁祸首,质问是谁制造了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草满金陵”喻指南京城的沦陷,饱含着游子叹黍离的悲愤之情。因为王安石罢相后寓居在南京,随着宋朝的灭亡,王安石的坟茔当然也只能是荒草丛生。言外之意,王安石在害国害民的同时,也使得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末句则对宋朝的灭亡、对王安石的得宠用权表示深深的痛心和追悔,指出这些灾祸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早在王安石入相之前,就有人发出过警告,只可惜无人清醒地认识到。据《邵氏闻见录》记载,邵雍居住在洛阳天津桥畔,听到杜鹃的鸣叫,郁郁不乐,说过不了几年,就会有南方人士入朝为相,天下从此就不得太平了。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邵雍说:“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禽鸟得气之先者也。”不久,果然江西的王安石和福建的吕惠卿先后拜相,而在他们之前,宰相韩琦和富弼都是北方人。由于后来的发展果真证实了邵雍的预言,数百年之后,作为一个可资借鉴的史实,刘因郑重其事地将它纳入了自己的咏史诗。
对于北宋衰败的原因,早在北宋就有人归咎于王安石,南宋初年,又曾由朝廷发动,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过全面声讨,因此,从南宋直至明朝,普遍认为是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宋代的衰亡,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说:“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刘因此诗,正是用高度概括形象的诗歌语言,将这社会的认识作了艺 术的精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