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什么是升华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把所写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提升为某种思想或精神的一种修辞手法。吴士文的《修辞格论析》不把升华作为辞格,而是作为辞规。
[例释]根据结构特点,可以将升华分为三类:
(1)由外升里。即由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的行为升华为内在的品质或深刻的思想。
例1: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
例2:五天之后,十七个队员尽皆因干渴处于半昏迷状态,而陈异早已完全不省人事,只剩下微微一口气了。半夜,下开了冰雹,全队唯一还能动的龙大立在梯口张开了一块雨布(因为屋顶上是不能去的)。可惜只几分钟冰雹便停了,龙大立抖抖雨布,还是得到了大半碗豆状雹粒。他立刻用温火熔解了,全都灌进了陈异的嘴里。这哪是水,这是友情,是活的希望,是生命本身啊!……(丁隆炎《冬夜》)
例1由蜜蜂的外表升华到它的高尚品质。例2中救命之水在此不仅仅是一客观存在,而升华为友情、活的希望乃至生命本身。
(2)由点升面。即由一点或一处升华为全面或全部。
例3:尽管青春和爱情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过往的烟云了,但他仍然感到一种深深的眷恋,一种幸福的、甚至有点骄傲的心绪,一种父辈的对于年轻人的祝福之情。虽然,他有点老了,生活,还是年轻的啊!西子湖,还是年轻的啊!祖国的湖山的青春,是永恒不灭的啊!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感受更使人觉得暖和和的呢?(王蒙《湖光》)
例4:可是,当战士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人民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例3中人物的思想境界由眼前相爱的年轻人升华到年轻的生活、年轻的西子湖以至永远年轻的祖国的湖山。例4由一位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爱升华到全体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爱。
(3)由此升彼。即由客观环境中的一事或一物升华为主观境界中的另一事或另一物。
例5:有的同伴认为没能看见日出,总有点美中不足。同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我们分明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杨朔《泰山极顶》)
例6:雨,像一大把被风吹散了的牛毛,透过茫茫的湿气。突然,陆明看见自己家的那扇窗户是亮的,他站住了,不相信地定睛一看,呵,淡黄色的灯光朦朦胧胧……两行热泪一下子冲出他的眼眶,星星是理解自己的。这灯光,他熟悉,他懂得,这灯光分明放射出无限隽永和纯洁的爱……(张欣《假如能够重新选择》)
例5由自然界的日出升华到中华大地上的辉煌日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例6把眼前的灯光升华到“无限隽永和纯洁的爱”。
从表现形式看,升华是由客观的事物或现象向主观的思想境界或精神境界转化,即由实到虚或由浅入深或由点到面的转化,由此,词语由概括的普遍意义向主观的特殊意义转化,这就深化了全句乃至整个文本的意义。这种手法能使表达者充分发挥联想,借客观事物或现象抒发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构建出清新深远的意境,从而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和遐想。正因为如此,升华常常用于抒情文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