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王绩、韦承庆、张九龄、宋之问、王勃、张说、沈佺期诗选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王绩、韦承庆、张九龄、宋之问、王勃、张说、沈佺期诗选

阅读提示

一、王绩诗所呈现平淡和清心寡欲的心境,以及颇以己身清高节操自得的意境​‍‌‍​‍‌‍‌‍​‍​‍‌‍​‍‌‍​‍​‍‌‍​‍‌​‍​‍​‍‌‍​‍​‍​‍‌‍‌‍‌‍‌‍​‍‌‍​‍​​‍​‍​‍​‍​‍​‍​‍‌‍​‍‌‍​‍‌‍‌‍‌‍​。

二、韦承庆诗柔婉而深的韵味,以及用长江水及无声的落花,来比喻与弟离别难舍之情​‍‌‍​‍‌‍‌‍​‍​‍‌‍​‍‌‍​‍​‍‌‍​‍‌​‍​‍​‍‌‍​‍​‍​‍‌‍‌‍‌‍‌‍​‍‌‍​‍​​‍​‍​‍​‍​‍​‍​‍‌‍​‍‌‍​‍‌‍‌‍‌‍​。

三、张九龄诗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把自己内心中的感怀寄托在作品的写作技巧​‍‌‍​‍‌‍‌‍​‍​‍‌‍​‍‌‍​‍​‍‌‍​‍‌​‍​‍​‍‌‍​‍​‍​‍‌‍‌‍‌‍‌‍​‍‌‍​‍​​‍​‍​‍​‍​‍​‍​‍‌‍​‍‌‍​‍‌‍‌‍‌‍​。

四、宋之问诗壮阔中带有轻盈,轻盈中现出壮阔的修辞特色。

五、王勃诗存有六朝雕琢文学创作手法的遗迹,却没有浓艳过当的弊病,反而充分展现出清新秀丽的特色。

六、张说诗以白云来比喻内心的自得自在,并透过抱琴来象征内心的雅致清高。

七、沈佺期诗中时空交错对比技巧的运用,以及利用诗句的对比,来浮现出人事沧桑的情怀。

第一节王绩诗选

作者简介

王绩,字无功,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龙门人,隋代大儒王通之弟。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记载,王绩十五岁就到长安进谒杨素,因聪明敏捷而被赞誉为“神仙童子”。曾在隋朝为官,担任秘书省正字的职务,不久即弃官归里。唐高祖即位,又赐王绩待诏门下省。其弟王静曾问王绩说:“待诏可乐否?”王绩回答说:“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由此可见王绩个性的旷达。不久又辞官归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今存文集共五卷。

王绩诗选

独坐

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
有客谈名理[1],无人索地租。
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
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2]。

【注释】

[1]名理:谈论事物所以形成的原理,原是魏晋文人流行的谈辩主题。

[2]未羡陟方壶:“方壶”指求道长生之意,整句大意是说不必要去羡慕并追求长生之道。

旨要

本诗描述王绩生性平淡,清心寡欲,“有客谈名理”,心灵得以慰藉:“无人索地租”,生活得以自给自足;“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不为子女牵挂。人生若此,又何须借助道术希求长生?

赏析

王绩留下来的诗篇虽然不多,但是因为在他的诗作中,经常流露出一些与佛教教义相关的思想,所以被认为是受佛教思想影响颇深的一位诗人。我们如果从王绩所处的时代来观察,也就能理解他为何会在作品中蕴有佛教思想的原因。王绩曾在隋朝为官,但不久便弃官;入唐之后,也曾被唐高祖征诏为官,但同样不久就辞官。我们可以想见,在隋、唐朝代更迭之际,战争和死亡,必然给王绩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他的为官和辞官的行为,在心理上想必是经过很大的挣扎和冲突之后不得不然的决定。最后作了辞官决定的王绩,便形成了清心寡欲的心境。

于是我们从这一首诗的内容来看,主要正是描述王绩生性平淡、清心寡欲的心境。诗的一开始说“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便以人生除了樽酒以外,已不知有其他的欲求,来作为本诗主旨的发端。这里的“问君”二字,其实就是王绩的自问,透过这种描述手法,带出王绩内心的想法。一己独坐之时,只要有樽酒可饮,便无有欲求,于是自然便显现出一股清心寡欲的心灵世界。简言之,透过“问君樽酒外”的自问,与下句的“独坐更何须”的自答,这两句的意思合起来看,就是在表明:此时的王绩认为人生只要有樽酒可饮,便没有其他的欲求。不过我们在欣赏这两句诗时,却不能认为王绩想要表达的是没有欲求,而是欲求不高。因为想要有樽酒可饮,就是一种欲求,只是这种欲求并不是太高,而且饮酒这种欲求,会让人联想到有些狂放而不受拘束的心理。于是我们也可以说,王绩表面上说的欲求是饮酒,其实想要传达的却是自由自在的心灵。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理解成:人生在世只要心灵自由自在,又何须去追求其他的事物!

以这种理解来看接下来的“有客谈名理”一句,便更能体会王绩心灵上的感受。这一句写的大意是说,王绩自己虽然不太重视物质的享受,但是却非常重视心灵的交流,所以当有客人来访,与王绩相互对谈名理之学的时候,王绩的心灵自然会得到充实的满足,所以这是令人十分欣慰之事。至于“无人索地租”一句,则是描述出王绩自己固然不重视物质享受,但是所生产是自己的田地,而不必为了租金而牵挂担心,这种生活上的自给自足,仍然让王绩处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境中。于是生活的无虑,使王绩的心灵得以更加自由。我们可以说,“有客谈名理”描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无人索地租”描述的是物质上的满足。世上还有什么事,会比一个人同时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得到满足要来得愉悦和快乐?

接下来的两句“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描写的则是自己儿女们的婚姻嫁娶,都各自有不错的对象,“令族”指的是名门望族。自己本身生活无虑,儿女的婚嫁对象,不是名门望族就是贤能之人,根本也不需王绩去担心和忧虑,这样的人生还有何事足以牵挂呢?所以王绩在诗的结尾以“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两句作为结束语,这里的“方壶”,指的就是求道长生之意。人生既然已无牵挂,也能自适自足,百年一过,随着自然演化而离去人间,这也是一种物理自然循环,又何必去羡慕而想要求道长生呢!这是王绩心境的一种自白。

我们综观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发现这是一首自觉满足适意的作品。人生即使能活到百年,终究难免归于尘土。于是活在世上时,如果能够自我适意、自觉满足,就能怀抱着一颗无憾无怨的心走完人生。也许有人会问,以王绩在诗中所呈现出来的家庭和人生图景,在现代人的眼中看来,其实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为何我们会说这是王绩生性平淡、清心寡欲个性的展现呢?原因就在于古代文人总以读书、出仕、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也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价值取向。处在这样社会中的文人,能够平心静气地闲散在家的人,其实并不多见,因为一个闲散在家的文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是被认为志向狭小和能力不足的人。所以我们才会说,王绩能在作品中,诉出自己心灵中真正想要的希望,套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做自己的主人,这是很难得而值得钦佩的。

野望

东皋[3]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4]。

【注释】

[3]东皋:水边高地为“皋”。

[4]采薇:周武王兴兵灭商之后,伯夷、叔齐兄弟两人认为这是以暴易暴的行为,因此隐居到首阳山中,以采薇为生,义不食周粟,后来便因此饿死在首阳山中。后来的人便以“采薇”来比喻人格的清高。

旨要

本诗描述王绩闲居时黄昏登高望远,颇以己身清高节操自得之意。

赏析

本诗的内容,主要在描述王绩闲居时黄昏登高望远,颇以己身清高节操自得的意境。我们先看“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两句,写出王绩在黄昏时,登上东边水上高地眺望时,心中所引起的联想。水边的高地称为“皋”,靠近黄昏的时刻为“薄暮”,这里的“薄”有“迫近”之意。“徙倚欲何依”则是形容王绩在东边水上高地来往徘徊远望,想要找个可以停住目光之处。

透过这两句的描述,将王绩内心里的挣扎和冲突,全都传达出来。诗句表面上的文字,写的固然是王绩在黄昏时,登上东边水上高地眺望,想要找个可以停住目光之处,但是其实是王绩内心在企求可以找到一个令他安然栖身之处的象征,因此“欲何依”三字,正是表达出他内心那种茫然不知栖身之处的感受。而这种感受的答案,则全都表现在末句的“长歌怀采薇”之中。

我们接下来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两句,写的则是王绩眺望远方所看的秋景,透过这种秋景的描写,自然在字里行间显现出一种落寞和肃穆感。人站在东边水上的高地往远处看,远方之树所呈现出来的皆为秋色,而层层山峦仿佛全都笼罩在即将西下的夕阳霞晖之中。这种情景,既有些落寞,又有些凄美,其中又隐含着几分的悲壮,我们可以把这些情景,看成就是王绩此刻心境的一种展示。于是我们便可以说,“树树皆秋色”中的“秋色”,是王绩的心灵图景映现;“山山唯落晖”中的“落晖”,也是王绩的心灵图景映现。王绩人虽然处在东边水上的高地,然而心思却已飘远,并与远方的秋色和落晖图景合而为一。

至于“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两句,则是描述当夕阳西下,日落黄昏的时候,早上出外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犊急欲返家,而出猎的人也带着猎得的野禽踏上归途。这种画面,加上“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描述,让人在落寞和肃穆之中,升起了一股温馨感。原来无论人生是落寞,是悲壮,是凄美,只要有一个可以安然栖身之处,自然就会出现温馨之情。写到这里,好像诗一开始“徙倚欲何依”的问题,已经得到解答了,所以便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二句作为本诗的结束语。“采薇”,是借着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来比喻自己的清高。于是本诗的主旨便很清楚地显现出来:只要心怀清高的节操,何处不是安然栖身之处?就像眼前所有的人事物,没有一个是与王绩相识相熟的,但是看起来是多么温馨祥和而与世无争!这不正是王绩心灵中所欲追求的境界!想到这里,想必王绩很自然会以自己的清高节操而自得吧。

我们从这首诗的结构来看,第一句的“东皋薄暮望”,是内心隐含情感的燃点,再以“徙倚欲何依”这句诗作为内心情感抒发的主要转折点,王绩内心情感的传达,都在这个诗句之后一一浮现。就“徒倚欲何依”的内涵而言,是含有王绩心灵中的一些深层的感触在内,而这些感触则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烘托出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情。不过其中情的表现,并不具体鲜明,一直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四句,才把“徙倚欲何依”的答案带出来:原来人活在世上,只要心怀清高的节操,到处都可以是祥和的安然栖身之处。就像眼前所见的人事物,虽然看起来都是陌生而不熟识,但是因为人心的安然祥和与适足,所以看起来便成了温馨祥和、与世无争的世界。

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旨要

本诗以阮籍、陶潜饮酒避世为喻,点出己身随遇而安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定为“醉后”,可以想见是一首描写饮酒醉后快乐适意的感受。我们看前两句的“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透过阮籍和陶潜这两位历史上以饮酒留名的人物,来说明人生在世,不用太过计较身外之事,如此则可以如同阮籍一样的保身,如同陶潜一样的逍遥自适。王绩为何会用阮籍和陶潜这二人来作这样的比喻呢?我们来看《晋书·阮籍传》(卷四十九)中的记载: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我们从这段记载中来看,阮籍原来虽然胸中有济世之志,但是因为身处在魏、晋朝代更迭之际,为了保全性命,所以便借着酣饮来逃避世事,甚至可以连续醉酒六十日,让晋文帝没有机会为晋武帝向阮籍提起结为亲家的婚事。当时的钟会屡次借着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想要从阮籍回答的话语中,找出可以陷害阮籍的蛛丝马迹,但阮籍也都以酣饮醉酒来加以避免。另外,为了满足自己喝酒的喜好,听说步兵厨营中的人善于酿酒,便自行推荐自己去当步兵校尉的职务。至于陶潜,据《晋书·隐逸传》(卷九十四)中的记载:

陶潜字元亮……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我们从这一段文字的记载内容来看,陶潜不仅喜好饮酒,而且还能够把自己完全沉浸在饮酒的快乐之中。

我们在了解阮籍和陶潜两位前人对饮酒的兴趣和态度之后,便可以来推论王绩在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下“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诗句的含意。这两个句子表面看来似乎只是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法,其实还蕴含了王绩对人生的两种态度在内。“阮籍醒时少”是透过饮酒长醉来避祸,“陶潜醉日多”是透过饮酒长醉来自乐,就王绩而言,则是希望透过饮酒来避祸兼自乐,综合阮籍和陶潜两位前人对饮酒的兴趣和态度非常明显。

王绩为何会想要综合阮籍和陶潜两位前人对饮酒的兴趣和态度呢?我们接下来看后两句的“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就能明白。这两句意在指出人生即使可以活到百年,看似时光很长,但是终归有过尽的时候,又有什么值得高兴和难舍呢?然而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真能在人世存活到百年呢?以此观点来思考,何不就以随遇而安的心境,乘着兴致来时,饮酒长歌作乐才是。更何况饮酒不仅可以自得其乐如陶潜,也可以趋吉避祸如阮籍,又何乐不为呢?我们从整首诗的主旨看来,正是以阮籍、陶潜饮酒避世取乐为喻,点出己身随遇而安的心境。

山夜调琴

促轸[5]乘明月,抽弦[6]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注释】

[5]轸(zhěn):车子的通称。

[6]抽弦:在这里指弹琴。

旨要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谓心境非知音不随意托出。

赏析

“轸”原本是车子的通称,“抽弦”指的是弹琴的动作,所以“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两句,是描述趁着有月的晚上,驱车上山,对云弹琴的情况。弹琴为何要赶在有月的晚上驱车上山呢?又为什么要选择对白云而弹呢?答案就在后两句的“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原来如同山水一般的琴音,本来只弹给知音欣赏,如今无有知音,只好赶在有月的晚上驱车上山,宁愿对着白云奏弹,也不愿让琴音落入俗人的耳中。诗中的“山水韵”,暗用了当年伯牙和钟子期两人弹琴知音的故事。伯牙弹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听了之后,便直接感受到伯牙琴音中志在太山之意;接着伯牙弹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听了之后,便直接感受到伯牙琴音中志在流水之意。王绩在这首诗中用了“山水韵”三个字,就已经在暗示,琴音非知音者不得而闻的心思。至于“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两句,则不但写出琴音非知音者不得而闻的心思,又强调出不只我王绩如此而已,自古以来有高志节行的文人,无一不是如此。当知音不见时,宁可驱车携琴上山,对明月和白云而弹。这样的描述方式,带出王绩心境非知音不随意托出,与古人同步的自负。

因此,就这一首诗的创作心理而言,王绩的内心中先是蕴有一股“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的自负情怀,接着才会有“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的行为描述。然后再由这四句诗的内容,带出诗题王绩“山夜调琴”形象所含寓的象征情怀。

第二节韦承庆诗选

作者简介

韦承庆,字延休,唐郑州阳武人。曾任太子司议、凤阁侍郎、天官迁事,并累迁知政事之职。后因依附张易之,并流放岭外。有集六十卷,存诗七首。

韦承庆诗选

折杨柳

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
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
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
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旨要

“折杨柳”为古曲名,借以描述春景之秀丽,并带出惜春的怀思之情。

赏析

诗题的“折杨柳”,是古曲名,原本用来作为送别或思人之用。后人沿用甚多,譬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折柳”,也就是从“折杨柳”曲变化而成的。诗的一开始说“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点出了遥远边城之地,春天来临之时,杨柳柔条盛开的情景。为何在诗句中用“三春”来形容呢?因为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中,各自又分成三个阶段,而以孟、仲、季来冠名称呼。譬如春天以阶段来分,就有孟春、仲春、季春三个时序,所以便称为“三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当冬天远去,春回大地之时,杨柳先是冒出绿芽,然后逐渐下垂成条。于是在整个三春的季节中,杨柳由抽芽到柔条长垂的过程,自然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然后接下来的第三、四句“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再将春日的美景,从万里之遥的边城,拉回思妇所居的内地,并且更作细写和强调。“叶”,指的是上句所描述“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中杨柳之叶。于是“叶似镜中眉”的描述,更进一步把镜头从万里之遥的边城,拉回思妇所居闺房中的明镜前。这句写的是征夫在万里之遥的边城,看见三春枝头杨柳叶初长,联想到远在内地深闺中所思妇人对镜画眉的形象。简单地说,“叶似镜中眉”一句,是边城征夫,看到春日柳叶而生起对内地妇人的相思之情。

至于“花如关外雪”一句,恰好和上述的“叶似镜中眉”内涵相反,写的是内地妇人对远在万里边城征夫的相思之情。内地春日时节,春花盛开,随风飘起散落,有如边城关外的雪花之多。这样的描述,带出深闺妇人对万里之遥边城征夫的怀念。这两句诗的对比描述,正好把征夫与妇人悬隔两地的相思之情,完全表达出来。于是我们可以说,前两句“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已经隐含了征夫与妇人悬隔两地的相思之意。我们如果再仔细分析,更可以发现,“三春杨柳节”一句,不只是在形容万里边城之地的春景,也是在描述妇人所居住的内地春景,所以才会以三、四句“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来承接诗意​‍‌‍​‍‌‍‌‍​‍​‍‌‍​‍‌‍​‍​‍‌‍​‍‌​‍​‍​‍‌‍​‍​‍​‍‌‍‌‍‌‍‌‍​‍‌‍​‍​​‍​‍​‍​‍​‍​‍​‍‌‍​‍‌‍​‍‌‍‌‍‌‍​。

接下来的“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两句,继续承接上面的诗意,分别点出边城征人对家乡妇人的怀思之情(“征人远乡思”)和家乡妇人对征人离别的感念(“倡妇高楼别”)。我们看到“倡妇”一词,才明白征人所思念的深闺妇人,原来是酒楼歌馆中的红粉知己,并不是自己的妻子。如此的描述,把整首诗的意涵,平添了一些浪漫的怀思在里头。然后我们再回顾前面诗句中所描述的句子,譬如“叶似镜中眉”,就更可以感受到远在边城的征夫,由于面对单调和枯寂的边城肃寞气氛,更添加对故园红粉温柔乡的追忆和思念情怀。往昔身处红粉绮罗香韵中,如今换置于肃杀的边城的情境中,一股落寞孤独又兼有些畏怯的心境,便自然从字里行间涌现出来。于是最后的“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二句,便双写家乡妇人和边城征夫的情怀,这两句我们可以解读成家乡妇人对年华消逝的感触,含情寄上代表不忍离别的柳枝给远在边城的征夫;也可以诠释成远在边城的征夫,不忍家乡妇人为他独守空闺而虚掷年华,因而遥寄代表不忍别离的柳枝。诗句中的“寄攀折”,就是寄柳枝的意思。本诗经由描述边城与故园两地春景之秀丽,带出惜春的怀思之情,写来柔婉而带有很深的韵味。

南行别弟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旨要

本诗以长江水及落花来比喻与弟离别难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的一开始,用长江水来比喻与弟离别之情的绵绵无尽。“澹(dàn)澹长江水”一句是写景,“悠悠远客情”一句是写情,所以是以景生情的写作方法。眼前所见的澹澹长江流水,正如同远客内心中无限的离别情怀。在这里的“远客”,指的就是即将南行的韦承庆本人。后两句的“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则是再透过拟人化的比喻,强调与弟离别的深刻愁怀。落花的委地,本是自然循环的现象,只要季节一过,便会萎凋落地,但是现在看在即将远行的作者眼中,却仿佛感染了作者南行别弟的哀伤之恨,因而在飘落于地时,不发出一丝声响,免得更加触动作者的恨别伤情之意。这样的描述,将原本无有生命情感的落花,寄寓了深情的感动在其中,于是落花的离根,就等同于兄弟的离别一般令人伤痛,不过为了避免触动作者的伤怀,因而落花选择沉默地凋落,这样的描述可说是一种很高超的移情写作技巧。全诗以长江水及无声的落花,来比喻与弟离别难舍之情,写来平淡中含蕴着无限深情。

第三节张九龄诗选

作者简介

张九龄,字子寿,唐韶州曲江人。自幼即聪颖过人,七岁能属文,官至中书令。后为李林甫所妒,改尚书右丞相,再贬为长州长史。张九龄颇有见识,曾向玄宗言安禄山必反,当诛之,惜玄宗不听。今有集二十卷,诗存三卷。

张九龄诗选

感遇十二首之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7]。
岂伊[8]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9],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7]“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诗意出自屈原的《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大意是说生长在南方丹橘的本性,不会因为到了冬天天气寒冷,就改变枝干绿叶的外貌形状。

[8]“岂伊”:就是“岂因”之意,更通俗的讲法是“难道是因为”。

[9]“荐嘉客”:可以作为进献给朝廷的礼物。“嘉客”本指贵客,在这里用来比喻朝廷。

旨要

本诗以橘经寒冬本质不变的特色,来托出己身不随俗同流的心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形容本身如同橘一样的有用于世,却遭到小人的阻碍。世人徒爱桃李之花盛,不知如以实用而言,橘与桃李,皆为有荫,故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为叹。

赏析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是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这组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张九龄受到李林甫的排挤,被贬为荆州刺史之时。因为这个背景,所以张九龄在创作这组诗时,运用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把自己内心中的感怀寄托在作品当中。

这首诗一开始用“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两句来作为比喻,表示生长在江南的丹橘,即使历经寒冬季节,仍旧枝叶一片翠绿,本质没有任何改变的特色,来寄托出张九龄本身不随俗同流的心境。只用这两句,就先将张九龄写作本诗的意旨,全都点化而出,而本诗的其他诗句,也都以此意旨作为写作主题。

于是我们来看接下来的“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两句,就是紧紧地扣住上两句的诗意而出。“岂伊地气暖”一句,直接点出:难道是因为江南这个地域天气较北方为暖,才会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现象存在吗?答案当然不是!所以下句才会以“自有岁寒心”来承接。换句话来说,张九龄就是直指江南丹橘所以能够经冬不改翠绿本色,并不是因为江南地处温暖地带所致,而是由于丹橘本身就具备可以耐寒的本质特色。因此而言,这里的“自有岁寒心”一句,除了写丹橘不变的特质以外,顺便也将张九龄的心境带了出来。于是我们可以说,在这四句诗意中,张九龄其实是透过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特色,来比喻自己的人格和节操不会因为环境变迁、职位升降而有所改变​‍‌‍​‍‌‍‌‍​‍​‍‌‍​‍‌‍​‍​‍‌‍​‍‌​‍​‍​‍‌‍​‍​‍​‍‌‍‌‍‌‍‌‍​‍‌‍​‍​​‍​‍​‍​‍​‍​‍​‍‌‍​‍‌‍​‍‌‍‌‍‌‍​。

接下来的句子:“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张九龄形容本身如同丹橘一样的可以作为招待嘉客的用品而有用于世,却遭到小人的嫉妒和阻碍。这里的“嘉客”本指贵客,在这里用来比喻朝廷,更清楚地说,就是比喻皇帝。于是这两句诗的原意,就是张九龄在感叹,本身是如同丹橘一样的具有坚贞节操,能为皇帝所用,却因为小人的嫉妒和阻碍,因而有如被重山和险水所阻隔一般,不仅不能为皇帝所用,而且还被贬离到远方去。“奈何阻重深”一句,其中的“重”指的是重叠的山,“深”则是险深的水,被小人嫉妒和阻碍的张九龄,感叹自己如同面对重山和险水的阻隔一般,不能为皇帝所用,只能徒呼奈何!

在这种比喻之下,张九龄于是发出感慨:一般的世人只因偏爱桃、李花开的盛美,而种植桃树和李树,却忽略了如以实用而言,丹橘与桃、李,皆有树荫得以遮阳,但是丹橘的种植却不如桃、李般受人重视。换言之,张九龄对一般的世人,偏好美饰的外表而忽略朴实的内在,感到十分的无奈,所以便发出“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的感叹。在这两句前插入了“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的诗句,就是聊作自我安慰,指出人生的过程和境遇,大多不是可以由自我来设定,而是伴随着运命的安排而来的,而且当命运的循环过了之后,即使想要回顾也没有任何机会了。简单地说,张九龄虽然对世人重外饰而轻内在感到遗憾,但是心中也明白,人生中的许多境遇,似乎在冥冥中已有定数,而这种命运中的定数一旦随着人的年岁、境遇循环过后,不论过程是喜怒哀乐,人即使想要回头留恋,也不可能再重来一遍了。我们如将“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四句合起来看,便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九龄其实对于人生的得意和失意,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人生无论得意或失意,都只是命运的循环而无足伤悲,他唯一感到遗憾难过的是,世人却只以一时的得意和失意来作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就像桃、李比丹橘有花可赏而被重视一样,但是有谁仔细去深思,是花期较长?还是树荫永久?

综合全诗内容来看,“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两句,是比喻自己不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改变原来的志向,就如同产于江南的丹橘,到了冬日仍然维持翠绿的本色一样。“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两句,是说明江南的丹橘所以能经冬犹绿,主要是保有耐寒的本质,而非只因为长于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域。“可以荐嘉客”是透过丹橘的足以用来招待宾客,用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应该为世所用。“奈何阻重深”是比喻受到小人的嫉妒阻挠。“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两句,是说人生的境遇多半是随着命运的安排而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而且往往当命运的循环过了之后,即使想要回顾也为时已晚。“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两句,则是感叹世人多爱浮华的外貌而不重实用,譬如丹橘和桃李都一样有树荫,但是世人却多偏爱种植桃李,实在令人觉得遗憾。

我们从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中,明显可以感觉到张九龄在遭受李林甫排挤后的无奈之情。不过即使诗中呈现的是心中的抱怨和委屈,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技巧,仍然温婉而含蓄不露,并没有一味的叫嚣愤怨之语,这正是中国传统诗写作所最强调的温柔敦厚的写作技巧,也正是“哀而不怨”的写作精神。也许时至今日,由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大幅变动,现代人可能不太能完全接受或赞同此种温柔敦厚的创作方式,不过这种风格成就了古典诗中那种从容婉约之美,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张九龄曾经担任唐玄宗朝的宰相之职,而且还颇有政绩,在这种历练之下所形成的人格,自然会孕育一种比一般人较为宽广的胸襟。所以当他在处理自己本身的挫折和困境时的表现,也比一般人要来得成熟而稳健。古人说诗是作家的性情和胸襟表现,真是一点也没错。再就整首诗的取材来看,是从不起眼的小物——丹橘,引发一段深刻的见解和论述,而且其中的比喻妥当自然,完全看不出有作者斧凿的痕迹。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10],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11]。
不堪盈手赠[12],还寝梦佳期。

【注释】

[10]情人怨遥夜:这里的“情人”是张九龄对唐玄宗忠心的比喻用法。“遥夜”,指长夜。

[1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句中的“怜”是“爱”的意思;“滋”是“生长”的意思。

[12]不堪盈手赠:“盈手”,指把东西或物品握满在手中之意。

旨要

“怀远”者,所怀为当时唐玄宗,时张九龄被玄宗所贬,故以此诗表达对玄宗的忠心不减。

赏析

这首诗的诗题为“望月怀远”,其中张九龄心中“怀远”的对象,就是当时的唐玄宗,因为唐玄宗听信李林甫的谗言,将张九龄贬斥,所以张九龄借着这首诗来表达本身对玄宗的忠心不因此而稍减。诗的一开始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是写景也是写情。明月自海面上升起,心中所悬念的人虽然天涯阻隔,无法会面,但是在明月生自海上之时,有没有同在一起面对明月呢?只此两句,已将张九龄心中对唐玄宗的悬念全都寄托在里面。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天涯共此时”,其实是张九龄自己的悬念而已,唐玄宗有没有真的在面对明月,根本不得而知,不过这些在张九龄的认知中却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张九龄都会认为,当明月升自海上时,唐玄宗即使没有在面对明月,也必然真实地生活在明月之下。与唐玄宗共同生活在明月之下,光是这点的认知就让张九龄心中得到稍微的满足与安慰了。

接下来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两句,就直接点出张九龄心中对唐玄宗的思念情深,因而便迁怒到漫漫的长夜不尽,使他整夜都沉浸在相思的情怀中。“遥夜”指长夜,“竟夕”就是整夜的意思。由于人心的相思之情难减难灭,使得终宵难以入眠,于是原本一样的夜晚时间,便显得更加漫长而难度,埋怨夜长的情绪于是升起。所以我们可以说,“竟夕起相思”是因,“情人怨遥夜”是果,这种写作手法,让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动人。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则是写出整夜处于相思情怀中的张九龄,因为心中情怀的牵动,为了不让明亮的月光被桌上的烛光掩去,让他失去了望月怀远的情思,遂将烛光吹熄。这种举动,更加衬托出张九龄睹月思人的深刻情怀。至于“披衣觉露滋”一句,则是写出张九龄因为心念唐玄宗,终宵不能成眠,渐觉所披衣裳上面缀满了夜晚的露珠。“滋”这个字用在这里,正好把终宵不眠久立的情况表达出来。这两句将张九龄终宵不眠,对月思人的情境,描写得十分生动。最后的“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两句,则是想象月亮虽明虽美,却无法持以赠给远方的唐玄宗,只好把相会的期待寄托在睡梦中。

清人施补华在所著的《岘佣说诗》中评论张九龄的诗作说:“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大意是说,唐朝初年的五言古诗创作之风,还是延续着六朝以雕琢文辞的绮靡习气,唯有陈子昂和张九龄的五言古诗风格,直接跳过六朝,承接汉魏作品那种重神韵、讲气骨的写作方式,所以推崇陈子昂和张九龄有恢复汉魏古诗作法之功。我们从张九龄这首诗的内容来看,除了骨气神出以外,更充满着一股温柔又委婉的韵味。诸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壮阔神思,“灭烛怜光满”的细致情思,“披衣觉露滋”的无怨无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的深情期待等等,都是写情入骨的句子。另外,以“灭烛怜光满”来形容月光之美,更是神来之笔,让读者在心中回味不已​‍‌‍​‍‌‍‌‍​‍​‍‌‍​‍‌‍​‍​‍‌‍​‍‌​‍​‍​‍‌‍​‍​‍​‍‌‍‌‍‌‍‌‍​‍‌‍​‍​​‍​‍​‍​‍​‍​‍​‍‌‍​‍‌‍​‍‌‍‌‍‌‍​。通篇无论从诗的修辞和内涵来看,写情虽细却不流于靡,而以气骨取胜,以“复古之功大矣”来推崇张九龄,实不为过。

第四节宋之问诗选

作者简介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今山西汾阳县),唐高宗上元二年(676)进士及第。宋之问虽然先后谄事张易之、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人,节操不足为道,不过诗才甚高,据《隋唐佳话》的记载:“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设燕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可见宋之问诗作在当时受人推崇的程度。宋之问尤其善于五律,与当时的沈佺期齐名,诗风以属对精切、修辞艳丽著称于世,当时人称为“沈宋”。

宋之问诗选

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13],烟岚出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注释】

[13]浩渺浸云根:形容云漫天边而与江水连接的情景。

旨要

透过晚望之景,带出由壮阔(“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至肃寞(“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的情怀,并因而引发水柔山壮,对比出人的渺小的感触。

赏析

这首诗题名为“江亭晚望”,所以一开始便以“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两句,来描写晚望所见的远景。“浩渺浸云根”这一句,是宋之问用来描写自己在江亭晚望所见的远景。由于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在江亭上,顺着眼光往远处的天边遥望,天边的云仿佛与江水衔接弥漫的样子,所以用“浩渺浸云根”来形容。这里用的“浸”字,正好把云入水中的远景很贴切地带了出来。“浩渺浸云根”是说云漫天边的情景,而这种云漫天边之景又连接着眼前奔流而去的江水,和“烟岚出远村”相配合,可见是一幅广大的远景。我们可以想象,宋之问在黄昏时候站在江亭之上,遥望着水天相连之处,感觉上好像天边的云影与江水相连接。至于远处村庄里的炊烟和山岚之气,仿佛也相互连结而一起飘了出来。“浩渺浸云根”是由近而远的情景描述,“烟岚出远村”则是由远而近的情景描述,把这两句结合起来看,正是宋之问登上江亭时的全部视觉意象。我们如果再仔细分析,“浩渺浸云根”是壮阔中带有轻盈,“烟岚出远村”则是轻盈中现出壮阔,配合得十分巧妙。

接着“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两句,则把全部的视觉带到近景来,因为是近景,所以才看得出飞鸟归去后沙上所留的痕迹,看得出帆船驶过后迅即复合的水流。除了这种近景视觉意象的描述以外,这两句的含意也很可玩味。“鸟归沙有迹”和“帆过浪无痕”,从句中的意思来看,正好是一种语意上的对比:飞鸟虽然归去,沙上却仍留爪迹;帆船已然驶过,水上却不留浪痕。以体形而言,飞鸟当然不如帆船,然而沙虽软细却不流动,水虽浑厚却不停滞。大形体的帆船在江中前进,由于江水毫不停滞,所以前浪刚分起,迅即被后浪掩盖不见,体形再大也只能徒呼奈何!小形体的飞鸟栖立于江边的沙地,由于沙地不流动,所以即使飞鸟归去,沙地上仍然留有刚才飞鸟栖立驻足的爪迹。这样的语意对比,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人生中的许多境遇和情况:出力多者未必功效多!有时候我们对某人或某事用心用力,有时未必能得到预期的效果;相反的,我们对某人或某事无论用心或用力皆不足道,却得到了超过预期的效果。于是,这种描述,可以说是一种眼前所见景象的当下传达,也可以说是起于对人生出力多者未必功效多的联想感叹。

然后在这种远景和近景的感触中,接续了“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的感触。水为柔性,任何人一望即知,但是对于山的为刚为柔,就不能只靠表面的观察得知,可是偏偏有许多人仍然只依据眼前所见来下判断,于是让宋之问觉得非常悲痛。宋之问在这里用了“断魂”两个强烈的字眼,目的在于表达出与“望水知柔性”对比的情怀,顺便带出人处于其间的渺小感叹。这种写作的方式,和“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的对比是类似的。

最后两句的“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则是将前面六句的诗意作一整合。所谓“纵情犹未已”中之“情”,就是“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中所隐含的出力多者未必功效多的感怀之情,也是“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中对世人只依据眼前所见来下判断的悲痛之情。“回马欲黄昏”一句则点出了诗题中的“晚望”。

全诗透过晚望之景,带出由壮阔(“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至肃寞(“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的情怀,并因而引发水柔山壮,对比出人的渺小感触,表达的技巧十分高超。

渡汉江[14]

岭外音书断[15],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4]汉江:就是汉水。有些版本将此诗编为李频之作,应是错的。

[15]岭外:指秦岭之外,也就是岭南之地。宋之问曾被贬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南),泷州就属岭南之地。

旨要

“近乡情更怯”一句,写出离乡之久与远。

赏析

这首诗是宋之问从被贬到泷州要回到洛阳,途中经过汉水时所作。诗的开始,先叙述自己被贬到秦岭之外的泷州的感触说:“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秦岭以南在唐朝仍属未开发地区,因此唐朝的官员莫不以被贬到岭南为惧。宋之问被贬至泷州(约在今日的广东),可以说是完全离开原来自己熟悉的地方了。在这种情况下,又历经冬天和挨过春日,可见时间有多么的漫长。尤其是“音书断”三字,更是写出对于家人亲友音讯全无的彷徨与忧惧,于是这两句诗的内容,便将宋之问被贬的心情全都表达出来​‍‌‍​‍‌‍‌‍​‍​‍‌‍​‍‌‍​‍​‍‌‍​‍‌​‍​‍​‍‌‍​‍​‍​‍‌‍‌‍‌‍‌‍​‍‌‍​‍​​‍​‍​‍​‍​‍​‍​‍‌‍​‍‌‍​‍‌‍‌‍‌‍​。

古人对于离开家乡到远处去,往往看做一件大事,原因除了交通不便无法随意往返以外,就是地域的区隔所造成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的差异所致。以宋之问被贬的广东,和欲返回的河南洛阳来相比,相距之远,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的不同,即使是今天来看,仍然大有差异,更何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个从河南洛阳来到广东的人,不仅举目无亲,连语言也可能不通,想念家人亲友,进而盼望家人亲友的音书,便成了心灵中唯一的慰藉。一旦这条心灵慰藉之路断讯,而且还是“经冬复历春”的断讯,对一个独在异乡为客的人而言,是多么无助而残忍的事!因此,宋之问虽然在前两句中,并没有表达出内心的彷徨无助,但是这种彷徨无助的忧惧之情,已经蕴含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这两句诗当中了。于是我们便能理解,为何在下两句会出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情感描述了。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在描写宋之问自己心理的想象,自从渡过汉江之后,虽然实际上离开被贬的泷州渐远,相对的距离故乡便好像变近了。但是由于离开故乡的日子太久了,不知故乡的人事是否还如往昔一样,因此虽然离乡渐近,内心却反而忧惧和畏怯。本来在遇到来自故乡的熟人,自然的反应会想要向前询问有关故乡的事物,但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压力之下,却反而不敢趋前询问。因为宋之问心里畏惧的正是:万一得到的讯息与自己所想要的结果相反,那要如何去承受呢?于是原本的思乡情切,反而成了思乡情怯,急欲探询故乡消息,反而成了不敢探询故乡消息。而这种情绪的酝酿,其实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时期,就已存在了。换言之,“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这两句,正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情感的来源。

我们看这首诗虽然只有五言四句二十字,但是透过这种高超的创作技巧,把宋之问久贬在外的苦闷和忧惧心情,表达得非常的传神。其中尤以“近乡情更怯”一句,写出离乡之久与远,更为后人所传诵。

题大庾岭北驿[16]

阳月[17]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18]。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19]。

【注释】

[16]《题大庾岭北驿》:“大庾岭”,在今江西省大庾县境内。“驿”,是古代官府经办的休息站,一般称为“驿亭”或“驿舍”。

[17]阳月:指阴历的十月。

[18]林昏瘴不开:“瘴”,指森林中落叶及动物尸体积累相参后所产生的一种有害于人体的气。本句就是在形容森林中瘴气太重,因而视线模糊的样子。

[19]陇头梅:山岭的高处称为“陇头”,所以开在山岭高处的梅花,就称为“陇头梅”。

旨要

本诗以人不如雁,更需北行而不得返回的无奈,表达出宋之问被贬谪岭南的心情,写得十分深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钦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附近),路经大庾岭北侧的驿舍中有感而发写成的一首作品。

第一联的“阳月南雁飞,传闻至此回”两句,透过十月北雁南飞不过此地的传说,暗指自己此刻被贬的境遇,比雁还不如。大庾岭在江西省境内,以唐朝的国土疆域来看,过了大庾岭便算进入南方的边陲之地。因为如此,所以唐朝以前的古人便把大庾岭当做南北交界的界标,也因为这个原因,又有十月北方的雁鸟南飞至此即停,绝不过岭的传说。宋之问“阳月南雁飞,传闻至此回”这两句诗,就是引用此一传说,带出人不如雁的悲伤。

第二联的“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两句,便接续上述人不如雁的悲伤情绪,写出自己仿佛归期无望的哀痛。“我行殊未已”一句,是说宋之问因为被贬到离此更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附近,所以虽然到了连北雁南飞都不越过的大庾岭,但是路程却还未结束,必须渡过大庾岭后再继续往前走。“何日复归来”一句,则是写出今日渡过大庾岭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的贬所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路经大庾岭回到故乡去呢?这两句的描述,把宋之问当时心中的哀怨、不安、期盼的复杂情绪,全都生动地呈现出来。

第三联的“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两句,笔锋一转,另外描写宋之问在大庾岭驿舍所看到的两幅景象。“江静潮初落”一句,透过江中潮水初退的静肃,带出宋之问此刻心中的寂静冷清,而这种寂静冷清的景象和心情,让人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林昏瘴不开”一句,则是透过森林中瘴气太重,因而视线看不清的景象,带出宋之问此刻心中的沉郁和忧伤。这种沉郁和忧伤,也是起于宋之问内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在这种不安情绪的困扰下,宋之问只好希望明日攀过大庾岭的高处时,回头能望一望故乡的方向,或许能暂时解除这种不安的情绪。所以第四联便写出“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两句来作为结束。这两句的大意是说,明日攀爬大庾岭到了可以望见故乡的高处,即使望不见故乡,至少也能看到开在大庾岭高处的梅花。“应见陇头梅”一句放在最后,让全诗在沉郁和忧伤的情绪中,至少出现一点宽怀之意。

我们从全诗内容来看,明明写的是非常深刻的沉郁忧伤愁怀,但是全诗却没有用到一个愁字来形容,而是用写景的方式来把愁怀烘托出来,这是宋之问的高明之处。

第五节王勃诗选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是王通的孙子。王勃少时聪慧,为沛王所赏,召为府内修撰之职。当时唐室诸王习尚斗鸡,王勃为了逞才,曾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结果受到唐高宗的申斥,并废其职位。王勃遂客居剑南,不久又补为虢州参军。后因坐事又遭除名,欲往交趾依附其父,结果在渡海中溺水而卒,得年才二十八岁。王勃为文前往往先磨墨数升,然后拿着被子覆面而卧,过了一阵子再起来作文,一气呵成且不改一字,当时人以“腹稿”来称誉他。王勃在当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为“初唐四杰”。今有文集三十卷,诗二卷。

王勃诗选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20]虚。

【注释】

[20]绿尊:指初酿成的酒,因为尚未过滤,酒面上仍然浮有绿色的酒渣。

旨要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写春景静态之美,“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写春景动态之美。最末两句,以饮酒不畏醉带出愿长处于春日郊兴中的心愿并作为结语。

赏析

这首诗题名为“郊兴”,顾名思义,描写的就是王勃在郊园闲居赏玩之兴。我们看“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两句,直接就点出春日于空园中吟歌酌酒闲居之乐。我们可以说,王勃在这两句诗中想表达的心情,就是为独酌而歌,为闲居而赋。至于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心境,正是起于对春日空园的幽静而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起笔描述,因为对于春日的描述,多半都以喧闹繁华为主,但是王勃在首联两句的构思中,却以“空园”和“闲居”的感受,作为本诗的描述主旨,这其中已蕴含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傲气:世人欣喜春日的喧闹繁华,自己偏喜春日的幽静闲趣。于是当我们在阅读“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这两句诗的时候,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形象和意象,已不只是在春日空园里单独饮酒逍遥的王勃而已,而是领略到一个具有慧眼、能够品赏另一种春日之美的王勃。本来“空园歌独酌”一句中,既有“空”字,又有“独”字,一股落寞的情怀似乎要跃出字里行间,但是在下一句中因为用了“闲居”二字作为补述,于是前句的“空园”和“独酌”的形象和意象,便不会显得孤寂,反而让人觉得悠闲自在。于是我们终于理解,为什么王勃会在空园中独酌而歌,就是因为他能够充分享受到春日闲居的悠闲自在。

处在这种悠闲自在心境中的王勃,于是便有闲情去注意到:“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的景色。这两句写的是春景静态之美,其中的“侵”字,是形容春日降临大地时,原本长在水泽中或水泽边的兰草,随着春日的到来,一天天,一日日,逐渐蔓延到泽边的小径上来。至于其中的“覆”字,则是形容春意日盛,于是柳条已经茂盛成覆盖在河渠之上的样子,更令人觉得春意盎然。

我们如果注意观察王勃这两句诗的修辞用法,会觉得很有创意。首先看“泽兰侵小径”这一句,水泽与小径相隔虽然不必一定甚远,但也会有一些距离,否则小径也不容易留现下来。原因是小径如果与水泽相隔甚近,只要雨水稍多,水泽溢满,小径很容易便会被淹没而无法行走。处于容易被水淹没的地域,行人自然会避开而不会行走于上,所谓的小径当然也就显现不出来。既然小径与水泽相隔有些距离,水泽中或水泽边的兰草,要生长并延伸到小径上来,便不是短时间可以达成的。我们也明白,不论哪种花草的成长,都是一分一寸慢慢长大,一两天看不出变化,但是一两个月的变化就会令人惊叹。明白这些现象之后,再看王勃用“侵”字来形容水泽中或水泽边的兰草,随着春日的到来,一天天,一日日,逐渐蔓延到泽边小径上来的情景,是多么的传神贴切了。

再来看“河柳覆长渠”这一句。河渠边的柳树与河渠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柳条如果要长成并覆盖在河渠之上,也必须要有一段长时间才可能完成。所以当这些河渠边的柳条,已经长成并覆盖在河渠之上时,就表示已经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上一句用“侵”字来形容水泽中或水泽边的兰草,逐渐蔓延到泽边小径上来的情景,意指这些兰草再假以时日,仍然会继续往前延伸,这是兰草面积的扩大;这一句用“覆”来形容春意日盛,柳条已经茂盛并覆盖在河渠之上的情景,意指这些柳条再假以时日,仍然会继续往上覆盖,这是柳条体积的增厚。综合而言,“泽兰侵小径”这句是在描述平面春意的无限延伸,“河柳覆长渠”这句是在描述立体春意的无限延伸,平面春意加上立体春意,于是整个天地间便完全被春意所笼罩。这是王勃所精心构思而成的画面。

然后我们再看接下来的“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两句。这两句的大意是在强调春景的秀丽。当春雨虽然已经停止不下了,不过花片上由于仍存留着雨珠,所以乍看之下,不仅雨水滋润之光犹在,而且显得愈加娇嫩。当春风吹过拂动树叶时,这些茂密的叶影因晃动而显得有些离疏。在这两个诗句中,用“雨去”和“风归”两个词汇,目的在于增加春日的生气和生意,连雨和风都会主动前来益助。由于“雨去”下面接以“花光湿”三字,可见是喜雨而不是暴雨,所以只是让花更滋润而出现花光,而没有雨打花落;由于“风归”下面接以“叶影疏”三字,可见是微风而不是暴风,所以只是让叶影晃动离疏,而没有摧折枝叶。这样的情景描述,将春日的秀丽和生意,完全表达出来,让人阅读之后,仿佛置身于春日景之中而沉醉不已。

所以也难怪处在这种春意盎然和春景秀丽情境中的王勃,最后以“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来呈现自己当下的心境。王勃认为此时此刻,如能痛饮而醉于此地,便是人生一大乐事,至于内心中唯一担心的事,就是酒数不足,让酒樽中空而无法满足痛饮而醉的心愿。王勃透过这两句诗作为结语,表达出要不惜饮醉此地,并强烈传达出想要长处于春日郊兴中的心愿。

我们看这首诗的内容,无论修辞或思想的表达,虽然仍存有六朝雕琢文学创作手法的遗迹,但是却没有浓艳过当的弊病,诸如“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这种写景的手法,反而充分展现出清新秀丽的特色,难怪王勃当时被推为“初唐四杰”排名之首。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旨要

全诗以“人事静”来映衬“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春日之景的可爱。

赏析

这首诗是以“人事静”来映衬“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春日之景的可爱。所以就写作的次序而言,应该是先有“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的趣味感受,才兴起对“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春庄的描述。我们看王勃对这个春庄的景观描述,先是有条种植兰草的小径通往春庄,再来是被桃李点缀而成的春庄。通往春庄的小径植有兰草,所以是清香怡人,到达春庄后会觉得繁华艳丽,因为有桃李点缀环绕。这样一个春庄,当然会让人兴起“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的趣味了。就全首诗的创作手法来看,写得从容淡雅,清新脱俗,不会让人觉得流于枯淡而没有生气。

因此我们可以说,王勃在这首作品中的修辞取材手法,正是决定这首作品淡雅而不枯淡的主要原因​‍‌‍​‍‌‍‌‍​‍​‍‌‍​‍‌‍​‍​‍‌‍​‍‌​‍​‍​‍‌‍​‍​‍​‍‌‍‌‍‌‍‌‍​‍‌‍​‍​​‍​‍​‍​‍​‍​‍​‍‌‍​‍‌‍​‍‌‍‌‍‌‍​。因为就一整座山而言,可以选用的题材实在太多,譬如中国文人常用的松、柏、竹、梅等植物,都可以当做山景来描述。但是松、柏、竹、梅这些植物,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虽然都有清高坚贞的含意,但是也隐含了些许孤傲在内。所以当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文人选用了松、柏、竹、梅等植物来作为诗作题材时,多少会呈现出一点由孤傲散发出来的枯淡之意。了解这里面的缘由,就可以明白当王勃在这首作品中,选用“兰叶径”和“李桃园”作为题材时,由于“兰叶”的清香怡人和“李桃”的繁华艳丽特质,自然就会让作品的情境去掉枯淡而显得雍容脱俗。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作家,不仅本身具有一支生花妙笔,也要具有选择题材的慧眼。

羁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旨要

春日已归而人仍滞留不归,写得神伤情悴。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先透过春日已归而人犹滞留不归,把王勃为客在外的心神写得神伤情悴。“春事一朝归”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来比喻为客羁留在外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年。至于“客心千里倦”一句,则是用来强调远在千里为客的神伤情悴,“倦”字原来是厌倦之意,对于远在千里为客感到厌倦,所以觉得神伤情悴。长久因为远在千里作客不得归而神伤的情怀,在眼见春日一朝而归的情景对比下,心灵自然显得益加憔悴恍惚。接下来的“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两句,则是写出春日重回,春花重开又谢,但是自己羁留在外为客的情况,根本没有改变。“重见落花飞”一句,充分把王勃心中为客千里、度日如年的心思表达出来。这种作品,起笔壮阔而有劲,文字修辞平淡而情感深厚,意境的表达十分浑厚,可以说已具有盛唐诗的雏形了。

咏风

肃肃[21]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22]。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释】

[21]肃肃:形容风吹的声音。

[22]山楹:山中房屋。

旨要

本诗透过各种物象的摇动,描述风的形象,顺便带出含有人的德性,是一首体物精微的咏物诗作。

赏析

一首好的咏物诗作,不仅要能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象,而且还要含有作者生命力的寄托。我们就以这两项要件,来检视一下王勃这首《咏风》的咏物诗。

这首诗的题目既然是“咏风”,所以在创作时当然要针对风的形象来做描述,问题是风的形象是个什么样子,任谁也没见过。那么,一般人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说风来了呢?通常是经由感觉,当风吹拂在人的身体上时,便知道风来了;另外便是经由各种物象的摇动,来判断风来了,譬如树叶摇动就是。因此,王勃这首诗的第一联“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两句,就是经由感觉的方式,来描写风起的形象。凉风从林壑肃肃而生,吹到王勃的身上,让王勃顿时觉得仿佛林壑的清爽都加诸到身上来。这种描写方式并不是直接描述风的物象,而是经由受风凉爽的感觉来描述风的生起。

第二联的“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两句,则是继续描写风起之后,所吹拂的痕迹。“驱烟寻涧户”一句,是形容风吹过山涧时,把山涧上的水汽吹散,让山涧底的住户显露出来;“卷雾出山楹”一句,是形容风吹过山上时,把山上的雾气吹散,让山里亭屋的屋柱显露出来。这种描写方式,就是经由物象的摇动,来判断风的吹拂痕迹。

第三联的“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两句,就是针对以上所述的内容,来说明风虽然不具特别的形象,来去也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但是在风起、风过、风停的变幻中,好像也对万物有着一定的影响而显得有情。譬如上一联的“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两句,我们可以说是风无心的吹拂,但是也可以说是风有心的吹拂,如此一来,就不能说风是完全无情了。

第四联的“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两句,则是经由黄昏日落时,风入松林所带起的声响,带出坚贞不移的德性来。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当日落黄昏,大地归于幽寂,连山水都为之静默而没有任何声响之时,唯独风入松林,吹出阵阵的松涛之声。这两句如此描述,很容易便让人联想作者是有意在以风喻志,传达出王勃胸中含蕴有如同风一般的特质:勤勉而不懈怠。这就是王勃把自身的生命力,投射到风的身上所出现的结果。

因此,王勃这一作品,不仅描写出了风的形象,而且也含有王勃自己对生命力的寄托,所以是属于咏物诗中的佳作。

第六节张说诗选

作者简介

张说,字道济,洛阳人。于武后朝试策贤良方正,张说取得第一,后来担任至尚书左丞相之职。张说为人重气节,重然诺,善为文章,当时朝中大著作多出自其手,与苏颋合称燕许大手笔。晚年因事被贬到岳阳,诗作益现凄婉之妙,时人谓得江山之助。今存文集三十卷,内有诗九卷。

张说诗选

湘州北亭

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
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
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
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旨要

“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两句写出春景繁茂,“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两句写出春意盎然。人则在此景此意中,显得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先描述湘州北亭的特质是“风烟多”,而这种“风烟多”的情景展示,是透过与南亭的比较而得的。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这两句读成“南亭人务少,北院风烟多”,如此一来,湘州北亭的特质就不只是人务少而已,而是一片怡人的风烟。从这两句的创作手法来看,张说是有意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出湘州北亭的特色。诗题为“湘州北亭”,为何在第二句用了“北院”呢?原因是为了配合这首诗的格律。从这首诗的声律而言,首联是“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见原来的声律标准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本句式第一句的第一字因为可以平仄不论,所以张说用了“平”代“仄”,写出声律为“平仄”的“人务”二字,但是第三、四字的声律为“平平”,所以不能写成声律为“平仄”的“南院”,而只能写成声律为“平平”的“南亭”。因为第一句已用了“南亭”,其中有个“亭”字,再加上第二句第三、四字的声律为“仄仄”,所以原来诗题上的“北亭”因为声律为“仄平”,便被改成“北院”,以符合“仄仄”的声律,顺便避免和第一句的“亭”字重复。由此可见,在张说这个时候,五言律诗的创作已经非常成熟了。

我们接下来再看“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这两句,是针对湘州北亭春日风烟的秀美怡人处作描述。这两句所描述的正是春景繁茂的情景,所谓山径野花的茂密,以至于淹没了山中的小径;山径藤萝的茂密,以致垂拂到池水之上的情景,正是“风烟多”的成因之一。“山花迷径路”是花多而不见山径,“池水拂藤萝”是藤萝密垂池水而仍然看得见池水,如此描述,便让人觉得情景光鲜亮丽而不阴森,充分把“风烟多”的美丽呈现出来。这两句诗表面上描述的是一片静景,但是蕴含的却是动景,因为“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这个景象,是累积了一段时间的生长才出现的。

由于情景的光鲜亮丽,所以便出现“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的图景。池鱼跃出水面,把水面上的浮萍冲散;林中野鸟无人侵扰,得以放任高歌。这两种图景的描述,表面上形容的是湘州北亭的动态之景,但是透过这种动景的形容,所传达出来的却是一股极其幽静的情境。这种写作手法,可以说是从南朝中的梁代王籍就已出现,王籍在《入若邪溪》诗中著名的句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这种以动景写静景的先例。后来盛唐的王维,师法这种诗意来创作的诗作更多,诸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等等,都是以动景写静景的名作。这种以动景写静景的手法,除了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品赏到作者所描述的景物以外,也同时传达出作者的心灵图景。换句话说,当作者在运用以动景写静景的手法时,同时也在表达出一种不为外物影响的宁静心境。所以清朝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卷二中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这是很中肯的论点。我们从全诗的结构来看,“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这两句也是造成湘州北亭“风烟多”的成因之一。

然后我们再把以上的两种情境归纳,可以发现,“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两句写的是静态之景,然而却是静中有动;而“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两句写的是动态之景,然而却是动中有静。综合上述这两种春日的动、静态之美,就是湘州北亭让人最怡然自得的原因。因此在诗的最末,张说便以“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两句作为结束语,写出人在此景此意中,显得悠然自得的心情。为什么用“白云意”来形容内心的悠然自得?因为天上的白云除了自由往来,既无牵绊也不受拘束以外,还显得变幻莫测,随着自然气候而改变形状,这种现象被拿来比喻人心的自由无碍、随机变幻,最为恰当不过了。至于“抱琴过”三字,是透过怀抱古琴那种雅致清高的象征含意,表达出张说此刻心如白云的心境。换言之,张说是透过白云来比喻内心的自得自在,透过抱琴来象征内心的雅致清高。而这两种情怀,正是诗题“湘州北亭”的主旨所在。

蜀道后期[23]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

[23]后期:预先相约日后见面之期为“后期”。

旨要

本诗借由“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带出为客在蜀急于返回洛阳之心。

赏析

预先相约日后见面之期为“后期”。所以我们看这首诗的前两句“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先说出为客在外,急于返乡之心,好像在和时间竞逐一般,希望为客的时间早些结束,而返乡的日期早点来临。张说在这里用了“争日月”三字,来表示和时间竞逐之意,既巧妙又贴切。因为“日”是指白天,“月”是指晚上,所以这里的“争日月”,就是计较未来见面的日子,连白天和晚上都一起算上。在这种心理作用之下,便急着预订安排好回乡的时程,所以才会接着写出“来往预期程”的句子。这正是诗题“蜀道后期”的意旨所在。接着再借由“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的描述,带出为客在蜀急于返回洛阳之心。

我们都知道,无论白天或黑夜,除了季节的更迭,使得其中的时间略有变化以外(譬如夏至之日,白日长而黑夜短;冬至之日,白日短而黑夜长等),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当人心有事之时,无论白日或黑夜的时间,就会随着人心的变化而各自不同。所以当人处在快乐情境之时,无论白日或黑夜,都会觉得转瞬即过;可是当人处在失意之时,无论白日或黑夜,都会觉得漫长难度。张说在创作本诗时,就是充分掌握人心的这个特质,来加以运用。所谓的“客心争日月”,是先把日和月拟人化,也就是把张说内心里对为客在蜀急于返回洛阳之心,转移到日和月之上。当日和月都被拟化出有生命之后,这种急于返乡之心,好像在和日、月时间竞逐一般,希望为客的时间早些结束,而返乡的日期早点来临的心意,便十分鲜活生动。有了这样的心思,所以“来往预期程”的心理,便成了无可阻碍的情怀展现。

但是张说在诗中所营造的情境高潮,并不止于此,他接下来把秋风也拟人化。所以当“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出现时,除了用来衬托前面的“客心争日月”那种急于返乡之心之外,更将心中急于返乡而不得的遗憾,透过“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的描述而得到满足。因此而言,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个字,但是由于张说善于运用拟人法的比喻,使得这首诗的意涵无穷,韵味十足​‍‌‍​‍‌‍‌‍​‍​‍‌‍​‍‌‍​‍​‍‌‍​‍‌​‍​‍​‍‌‍​‍​‍​‍‌‍‌‍‌‍‌‍​‍‌‍​‍​​‍​‍​‍​‍​‍​‍​‍‌‍​‍‌‍​‍‌‍‌‍‌‍​。

第七节沈佺期诗选

作者简介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人。沈佺期是初唐中以七言诗擅长的著名诗人,就这点来讲,意义甚为重大,我们可以说他是把唐诗从五言转化为七言的关键人物。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人齐名当代,所作诗篇皆以华丽修辞为宗,其中尤以重视格律对唐朝律体的影响最大。不过沈佺期也和宋之问一样,附会谄媚当时的张易之兄弟以追求权势,而为清议所轻。

沈佺期诗选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24],海燕双栖玳瑁梁[25]。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26]。
白狼河[27]北音书断,丹凤城[28]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29],更教明月照流黄[30]。

【注释】

[24]郁金堂: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堂上焚点来自当时大秦的名为“郁金”的珍贵香料。一说是堂上的墙壁上用郁金香做成的香料来涂抹。而不论是哪一种说法,目的都在强调富贵人家的景况。

[25]玳瑁梁:指富贵人家的屋梁用玳瑁壳来装饰的豪华景况。

[26]辽阳:指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县一带。

[27]白狼河:又名白狼水,就是现在的大凌河,因为水源出自当时的右北平白狼县(今辽宁沈阳西北)东南而得名。

[28]丹凤城:长安的古地名,据说战国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善于吹箫,有凤闻听后集于城上,故名为丹凤城。

[29]独不见:形容不能相见。

[30]流黄:一种黄色和紫色相间的绢布。

旨要

本诗透过居室之富贵装饰(“郁金堂”及“玳瑁梁”),以及时空交错(征夫位于白狼河,思妇位于长安城)的对比,传达出思妇的闺怨情思。

赏析

这首诗乐府旧题作“独不见”,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为了安慰当时乔知之的小妾,被武承嗣夺去的悲思而作,诗中内容故意假借征夫和闺妇的不得见面来作为比喻,所以诗的题目才定为“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且不论诗题应作如何,我们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可以算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了,这对唐朝七律的发展而言,意义是很重大的,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创作内涵,再来看这首诗符合七律的规则部分。

首联的“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是描述少妇闺房中华丽的装饰。诗中的少妇姓卢,点出了此户人家是当时的大姓。唐朝初年,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五姓,由于是从六朝以来就形成的世家,因此在当时社会中的门第很高。这种五姓的门第排行,到唐太宗即位时,仍然非常盛行。唐太宗为了改革这种习气,还特别诏令当时的高士廉负责重编天下的谱牒,想要“进新门,退旧望”,结果崔姓这一族仍旧排名第一。为了这件事情,唐太宗还亲自下令将崔姓列为第三姓以颁示天下。姓氏的排名问题,劳驾到皇帝来过问更改,可见在唐朝初年,门第观念仍然十分盛行。卢姓少妇既然出身高门第,所以闺房中的装饰自然十分华丽讲究。“郁金堂”不论是焚点来自当时大秦,名为“郁金”的珍贵香料,或是指堂上用郁金香做成的香料来涂抹的墙壁,都在强调卢家少妇家居生活的讲究。至于“玳瑁梁”则是指用玳瑁的壳镶成的屋梁。由于这首诗所描述卢姓少妇居住的地方是长安(丹凤城就是长安的古名),而长安位于陕西省,根本不近海,所以要取得玳瑁的壳,而且数量多到足够作为屋梁的装饰,如非富贵人家是无法办到的。堂上或壁上所点或所抹的为珍贵的香料,屋梁上则用稀贵的玳瑁壳去装饰成海燕双栖的图景。所以我们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这两句,除了在描述少妇出身豪门以外,也在表示原来和豪门丈夫恩爱双栖的情况。

然后我们看接下来的“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两句,则是借着九月初秋,家家捣衣之声此起彼落,来让少妇悬想远在辽阳征戍的丈夫是否无恙。时序进入初秋,天气由热渐趋转凉,为了要准备冬天御寒的衣物,所以每户人家开始捣衣。所谓“捣衣”二字的含意,有人认为是洗衣服时用木杵来拍打以使衣服洁净的意思。古人确实在洗衣服时,会有用木杵来拍打以便衣服洁净的动作,不过“捣衣”指的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看《昭明文选》五臣注“捣衣”说:“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由此可见,捣衣就是把帛布用木杵拍打以便裁制衣服的动作。为什么在裁制帛衣之前要有“捣衣”的动作呢?因为古代的帛布,大多由蚕丝所织成,而蚕丝的主要成分为丝素和丝胶,丝素是一种几乎透明的纤维,所以又称为丝蛋白,这是蚕丝的主要部分。丝胶则是一种在外表保护丝素的物质,摸起来有些黏黏的感觉。这种丝胶如果一直留在丝素的表面,会让生丝显得粗而硬,制成的帛布就会品质低落。因此古人为了去除留在丝素表面的丝胶,便先把生丝浸泡在微温的水中,帛则泡入由栋木烧成的灰中,让其中的丝胶容易被去除掉。经过浸泡过的生丝和帛,再用木杵拍打,让含在里面已脱落的丝胶随着水浆排除出来,顺便让生丝和帛的质料变得更洁白柔软。古代的农业社会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即使是女子白天也要帮忙作许多事,因而妇女捣衣多在秋天的夜晚时进行。李白的《子夜吴歌》之三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写的也就是这种情境。至于“寒砧”,指的就是用来捣衣的砧石板。古代妇女要捣衣时,把帛布铺在表面平滑的砧石板上拍打,用“寒”字来形容,一则是强调秋夜闻听捣衣声的凄楚感,二则是为了要强化天气入秋后的凉意。

明白其中“捣衣”的含意后,再来看“九月寒砧催木叶”一句,就更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韵​‍‌‍​‍‌‍‌‍​‍​‍‌‍​‍‌‍​‍​‍‌‍​‍‌​‍​‍​‍‌‍​‍​‍​‍‌‍‌‍‌‍‌‍​‍‌‍​‍​​‍​‍​‍​‍​‍​‍​‍‌‍​‍‌‍​‍‌‍‌‍‌‍​。秋天一到,家家户户拍打在砧石板的捣衣声,似乎象征着天气愈来愈凉且变为寒冷,所以连树上的叶子也仿佛被捣衣声快快地摧落下来。在这种情境中,联想远在辽阳已经戍守十年的丈夫景况不明,于是每一阵的捣衣声,都像拍打在这位卢家少妇的心灵上一般,“十年征戍忆辽阳”一句,描述的就是这种情感。

然后接下看第五六句“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的描述。“白狼河北”是指少妇丈夫戍守的辽阳之地,而“丹凤城南”则是指少妇所居的长安。这两句诗透过时空的转换,将少妇悬想远在边境丈夫安危的忧虑,表达得十分传神。我们甚至可以说,“白狼河北音书断”一句,是描述远在白狼河北戍守的丈夫,可能早已不在人世,所以才会“音书断”。可是处在长安城内思念丈夫的少妇却不知情,心中还因为悬念久无音书的丈夫,而觉得秋夜漫长而难眠。一死一生,已是人间悲剧,又何况死者已矣,生者却一无所悉而仍处于相思的情怀中。这样的描述技巧,从文字的修辞来看,虽然只是形象的勾绘,但是这种形象所隐含的象征情感,则是既深刻且绵密。

在这种深刻又绵密的相思情绪中,以“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两句来作为本诗的结语,更进一层地描写出少妇在房中又见月光照洒流黄布上,更因而引起思念丈夫的愁怀。“独不见”三字就是表示不能见面之意。“谁谓含愁”,有的版本作“谁为含愁”,不过如果综合全诗的结构来看,这里的“谁谓”中的“谓”字,作“令或使”来解释,因而“谁谓”二字就是“谁令或谁使”的意思;以此推论,“谁谓含愁独不见”这一句诗的大意,就是描述少妇在无可奈何下抱怨:谁使得我终日含愁而不得见上丈夫一面!接下来的“更教明月照流黄”一句,则是透过月光的照射流黄布上,带出少妇见月思人情感的无穷无尽。

本诗先透过少妇居室之富贵装饰,再用时空交错的对比技巧,传达出思妇的闺怨情思,十分动人。

邙山[31]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32]。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注释】

[31]邙山:又名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城北,范围则一直延伸到郑州的西北郊。因为自周朝以来,历代的王侯公卿去世后多葬于此地,因而有“五十里邙山,竟无卧牛之地”和“生在苏杭,埋在北邙”的俗谚。1948年,在附近的洛阳北冢头村兴建洛阳古墓博物馆,里面搬迁自两汉至北宋间的典型墓葬有二十二座。

[32]洛城:就是洛阳。

旨要

本诗以城外坟墓和城中居人以及城中歌钟起与城外松柏声作对比,带出人世的无常沧桑感。

赏析

诗题的“邙山”,又名“北邙山”,因为周朝以来王侯公卿的墓地多建于此而著名,所以民间流传着“生在苏杭,埋在北邙”的俗谚。基于这个原因,这首诗的前两句“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便经由强烈的对比,带出了一股莫名的沧桑感。“列坟茔”三字,就是用来表示北邙山上坟墓之多,而这些众多的坟墓如何添增而来呢?“万古千秋对洛城”一句就是答案。换言之,北邙山上排列众多的坟墓,正是历经万古千秋以来,许多王侯公卿的埋骨之所逐渐添增而成的。这些历朝历代的王侯公卿,生时在洛阳城掌权和享受荣华富贵,虽然身后得以埋葬在北邙山上,朝夕对着洛阳城,但是终究江山易主,人事全非,于是自然便在诗句的对比中,浮现出一股人事沧桑的情怀。

接下来的“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两句,则是更进一步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强调这种人事沧桑感。如果我们说前两句“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是用对比的方式来传达出怀古的沧桑感,那么“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这两句,则是用对比的方式来传达眼前现实世界的沧桑感。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洛阳城外所列多为坟墓,而相对于城外坟墓的则为城中居人,以此推论,生者居于城中而死者居于城外;但是在城中欢乐歌钟响起之时,城外北邙山上的坟墓上,却只有松柏之声扬起。以此悬想,这种情况其实在每一朝代的每一时刻都是相同的:生命存在时,得以在洛阳城中享受歌钟欢乐,一旦生命结束,环绕在四周的便只有松柏之声。

本诗透过对比的方式,强烈表达出不论生前如何富贵,身后如何选择墓地,一旦人的生命结束,一切都将归于无有。这种借由北邙山特质,来表达人间沧桑的作品,金朝的元好问有一阕名为《临江仙》的词说: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生前怨错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元朝的张养浩也有一曲《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诸如这些作品的含意,都和沈佺期的《邙山》诗所表现的人事沧桑感,非常近似,一并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