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名句的诞生
天边金掌1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2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3,菊簪黄4,殷勤5理6旧狂7。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阮郎归
完全读懂名句
1、金掌:铜铸的仙人手掌。汉武帝曾在建章宫造神明台,上铸金铜仙人,手托承露盘,承接云中甘露。2、绿杯红袖:美酒佳人的代称。3、兰佩紫:即佩紫兰,身佩紫茎秋兰。4、菊簪黄:即簪黄菊,指头簪黄菊。5、殷勤:急。6、理:温习,重提。7、旧狂:旧日狂癫之态。
天边金铜仙人金掌托盘里,玉露凝成了白霜。雁行一字排开是那么遥远,唯见云阔天长。趁着九九重阳,举绿杯,舞红袖,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插黄菊,竭力再做出旧日癫狂疯放的模样。我想借用沉醉来换取失意悲凉,美丽的声音千万莫再唱会让我柔肠寸断的凄歌悲曲。
名句的故事
这首词作于重阳节。“天边金掌”的“金掌”,是缘自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高耸入云,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蓄接可以长生的天上玉露。玉露变成霜,可见已经是入秋时节。
“人情似故乡”则透露了词人此刻身处异乡,但身边并不寂寞,有佳人美酒、热情待客的亲朋好友,可在欢庆的节日,词人却是强颜欢笑。虽然配合节庆,身佩“紫兰”,头插“黄菊”,男士以花为饰,古虽有之,但仍被目为狂诞任性。然而诗人却告诉我们,他不过是在“殷勤理旧狂”,现在的疏狂不过是旧日的残余,还要费心费力调节一番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词人现在实际上已不狂,那么真实心境是如何?“欲将沉醉换悲凉”。但词人也不愿在如此欢乐的时刻拥抱“悲凉”,因此,他说他愿意用“沉醉”来换取“悲凉”。但是这样的替换或压抑却是非常脆弱的,只要歌女的一声清歌,词人便又崩溃、断肠。
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曾说晏几道词:“只有‘鬼’才写得出!”然“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这样的词句,则恐怕是连鬼都写不出吧。
历久弥新说名句
“兰佩紫,菊簪黄”,重阳佳节,也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赏菊、登高(山)是重要的重阳习俗,爱搞笑的杜牧就有诗描写插菊花和登山的重阳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九日齐山登高》)而苏东坡则回应道:“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来故作调侃。
南北朝时的重阳习俗,除了登高以外,还增加野宴之会。唐代皇帝则会在重阳这一天大宴群臣于曲江池,并命群臣作诗以进。从南北朝到隋唐,新兴的重阳习俗不只是饮宴赋诗,还包括动态的骑射围猎。唐太宗的时候,有一年重阳赐射,宋国公萧瑀连发了好几箭都没射中,名书法家欧阳询便作了一首诗来嘲笑他:“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反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嘲萧瑀箭》)因为这首诗更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结果,从此萧瑀和欧阳询之间也就有了嫌隙。
重阳节的另一个重头戏便是吟诗作对。唐朝诗人王维在年仅17岁时重阳登高,就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诗篇。而布衣诗人孟浩然不知何故,似乎特别喜欢重阳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玉》)诗仙李白自然也有他的重阳节,既然有重阳节自然也就有诗:“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记事》)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一干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特别以菊花为题,进行诗歌大赛,题目有:忆菊、访菊、种菊、咏菊、菊梦、画菊、菊影、残菊等,让各人以题为诗。结果夺魁的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的《咏菊诗》是这么写的:“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吟诗作对庆重阳,不知你是否也觉得古人的休闲活动真有气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