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海夜·黄节
又去吴淞作海行,万流回首只凄清。
樯灯倒照鲛人出,天幕低张渔火明。
远客一舟同契阔,归航三日过零丁。
逢山便就帆师问,不报东南近有兵。
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黄节自上海归广州,在客船中赋此。诗人早年师粤中名儒简朝亮,后独居僧寺,发愤读书,十年不作诗。至光绪三十二年,在上海与诸宗元、罗惇曧、邓实、潘博等诗人同游,自此复为诗,一发不可收,诗境日深,诗格日高,卓然为近代名家。
黄节中年之诗,造意精深,而无其晚年晦涩之病。如此诗真如汪国垣所云:“敛激昂于悱恻,寓秾郁于老澹,有惘惘不甘之情。”(《光宣以来诗坛旁记》)颇与北宋黄、陈诸家神理相通。
此诗起处,顺笔直行,自然高华壮亮。诗人常来往上海与广州之间,故云“又去”,去,离开。在海船上回望,万流翻涌,只觉一片凄清。“万流”二字,切不可滑眼读过。万流,古人写海景常语。晋潘岳《沧海赋》:“群溪俱息,万流来同。”而诗中之意,则似更为深广。作者自参加顺天乡试,被抑于主试陆润庠之后,即弃绝科举。自此多次远游,北登长城,东渡日本,思想日倾向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上海主《国粹学报》笔政,宣传“华夷之辨”。几年间,黄节在茫茫人海中,接触了各种流品的人,引起了许多感触,再加上他次子的病死,所以在眺望滔滔逝水时心中凄清之感自然而生了。
“樯灯倒照鲛人出”,写景设喻极妙。诗人乘坐的是海轮,桅杆上的电灯倒照在海水中,上下辉映,如的皪的华星,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是海中的鲛人流出的晶莹的珠泪吧?鲛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一种人类。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下句写入夜后的海景。天空如幕般低低地覆盖着大海,远处是三点两点的渔火。
颈联写旅途中的情怀。从四面八方来到的旅客,同舟共济,谈笑晏晏,有如平生之欢好。“契阔”一词,意为相交,相约,真写出旅客之“神”。人生如逆旅,逆旅亦如人生,大概是佛家所谓的“缘”吧,本来各不相识的人,偶然相聚几天,以后又再分散,可能永不重逢,你可以随便找一个人,向他倾诉,你的欢乐和悲哀,甚至你的隐私,他会替你保存这份悲欢,这份秘密,直至永远永远。“归航”句,写旅人思归的急切心情。再过三天,船就可以到零丁洋了。零丁,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宋文天祥兵败被执过此,曾作《过零丁洋》诗,中有“零丁洋里叹零丁”之句。由零丁洋入广州,已不足一日水程了。
末二语流露对国事关切之情。诗人频频询问过往的船工,探听广东地区近来是否还有兵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中国同盟会成立。自1906年起,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07年5月,在潮州黄冈起义;6月,在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在钦廉防城起义,12月,在镇南关起义,这些起义大都在广东沿海一带。起义虽失败了,但有力地冲击清王朝的腐朽政权。黄节本人,也在1909年春加入同盟会,成为民主革命阵营中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