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清平乐 项廷纪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消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这是一幅白描消夏图。不设辞藻,不施铅华,如生活本身一样平淡,却又极耐人寻味。
词的第一句,可能节自唐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之诗题,“水天”可以理解为水边,但“天”字将空间充分地开放化,为纳凉和闲谈营造了自由、无拘无束的境界;“清话”,高雅不俗的言谈,此作“闲谈”解。院落就在水边(这从下文“荷塘”也可看出),静悄悄的,人坐在院里消夏。开头这两句,不但点明题旨,而且破题的“水”字,首先就将一阵宜人的凉意迎面送来,给人清爽的感觉,使整个词境不带一点烦闷、躁气。接着,“清”字、“静”字,又进一步使人的心绪安定下来,为纳凉活动设置了十分理想的空间场所。“蜡炬”二句,是对这个环境做简单而又具体的描绘:屋内有照明用的蜡炬,屋外种有竹子,还有庭院的围墙、门窗的帘子;凉风吹动帘子,把它掀得高高的,帘里的烛光便洒了出来,对面竹丛的影子被映在了墙上,宛如画上去的一样。一般说来,夏夜里的灯火是很容易令人产生烦躁感的,而词中的灯烛带来的却是一片可人的光明。原因就在于前面已经铺设了可以消除任何产生这种感觉因素的静谧处所,同时,又有帘、有风加以映衬;帘在人与光之间造成了一定的阻隔(尽管光还是漏了出来),风呢,带来了凉爽,又映出竹的婆娑身影(那也是有清凉感的),在墙上“绘”出一幅活动着的“墨竹图”,平添几分生意和情趣。
上片虽有“人”字,而人并未出现,下片才写纳凉的人;却又不直接写其外貌、言语,而是写其醉态。醉了,要别人扶上席子(桃笙是用桃枝竹编的凉席,吴地人谓簟为笙)来纳凉,还要摇着熟罗做的团扇,真是醉态可掬,也见出这环境、气氛、时间的相宜。正是在这样的境地下,风的“凉”、扇的“轻”,仿佛都有了质态,让人可触、可感。夜如水,如歌。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恬美。也正是这种“静”,为词人创设了一种虚静的心理空间,所以,当池塘上空霎时飘过一阵急雨时,他便从雨声中“听”出秋天到来的脚步声。词作从开篇就有“话”、“摇”、“扶”等动词,但整个词境一直是静悄悄的,连纳凉的话语也不让人听到,荷塘雨声却打破了这片静谧;而“明朝便是秋声”一句,像是谁的轻轻的叹息,又像是深夜纳凉者的对语,或梦呓般的心灵独语,包含着无穷的感慨和惋惜。秋之为秋,在于它能枯花败叶,让人兴致冷落,让人情感萧条,故这一句中的哀怨,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有了这一句,纳凉的主题便得以深化,而不流于轻浅、俗套。当然,这感慨又必须很轻、很淡,不太着露痕迹,否则,与全词的基调便不相吻合。至于那醉的是不是词人自己,已无关宏旨;然不把醉者当做词人看似乎更加有趣,它可以有一种清醒着看人醉态的情趣,见落叶而知秋的智慧或睿哲,也与结尾处的发出感慨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