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玲珑四犯·王闿运
《八仙图》,晚唐时蜀人张素卿所画。孟昶得之,令欧阳炯为赞。即李耳、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长寿、葛永瑰也。长安城东有八仙庵,西巡诏改八仙宫。有黄杨二株,交荫数亩,盖宋时古树。樊承宣请余为诗,以六朝体不咏唐事,归作此词
汉柏唐槐,只陌上荒尘,长掩斜照。却访青门,双树绿阴寒罩。墙外碧玉交枝,浑不似、闰年生小。想向来、阅过沧桑,相伴岁寒三老。
曾经御辇鸣鸾到。问游仙、梦痕谁扫?吹香密叶藤花外,古寺临官道。看尽灞上柳条,兵火后、依然春好。比六榕蛮地,空杳霭、云昏晓。
此词是王闿运因樊增祥索诗而作。词序中之“樊承宣”即樊增祥,时任陕西按察使,依唐宋间官制,近乎承宣使。王氏诗尚汉魏六朝,因为六朝诗不能用唐代事,所以喜学六朝体的诗人也就觉得不宜用他擅长的五言诗来应樊氏所请,便改用了后起的词体。按王氏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至西安(古长安),十七日与樊增祥等作别,樊氏“送至八仙庵,……东院看黄杨树。右树大可荫亩,高可七矢,枝干盘曲,奇观也。左树小减,亦天下所希。晡,樊仍前送至灞桥”(《湘绮楼日记》)。次年二月廿二日,他又“录《(太平)广记》,得五代时八仙,以证西安八仙非(韩)湘子等辈也,盖宋初改兴庆池为之”(同上)。以词中小序与上引日记参看,可以判断这一阕《玲珑四犯》当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是年王闿运已是七十四岁的老翁,可谓阅尽沧桑。
西安的八仙庵有两株大黄杨树,“盖宋时古树”,作者此词即以之为吟咏对象,抒发其俯仰今古、感慨兴亡的情愫。词由“汉柏唐槐”起兴,饶有深意。西安是汉唐古都,道旁古木颇多,故有此言,这也是为下文引出双黄杨预作铺垫。汉武帝、唐太宗之世国运昌盛,但后来却都走向衰落,光绪末年,清朝的统治已经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对此作者又岂能无感。以下两句,“荒尘”、“斜照”颇具苍凉萧瑟之意,将历史的追怀所带出的怅惘之情物化成具体的景物,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是也。“荒尘”,典出《宋书·礼志》:“《诗》、《书》荒尘,颂声寂漠,仰瞻俯省,能弗叹慨。”此处加以实化,又有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十二首》之一)的嗟叹。“斜照”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更是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意象,它早就是悲凉意绪的象征,用在这里,马上予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却访青门”以下至歇拍,纪此番游历,正式进入咏古黄杨的主题。“青门”,汉长安城东门,本名霸城门,以其色青,故俗呼此名,此指西安东门。而青门外又是秦东陵侯召平在秦亡后种瓜的地方,因此“青门”一词本身也有沧桑之感。“双树绿阴寒罩”是写实,但“寒罩”两字下在这里,则使原本历经千载仍生机勃勃的老树在作者凭吊往古的主观审视下变为斑驳冷峻的历史见证者。“寒”与上文的“荒”,正是一脉相承。“碧玉交枝”,也就是其日记中所说的“枝干盘曲”,“碧玉”两字,又洗脱了“绿阴寒罩”所带的冷色调,也表明全词的基调并不是悲哀的。“浑不似、闰年生小”,是说那两株古树枝叶郁郁葱葱,足证它们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传说闰年树木没有年轮停止生长,故作者有此言。以否定句来表示肯定意义,更有叹赏之意。歇拍“想向来”两句,作者想像双黄杨伴着松、竹、梅岁寒三友阅尽人世沧桑,点出了借咏古树作社会历史思考的词旨。“沧桑”云云,虽直抒胸臆,而情致缅邈,自足动人。盖作者已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忧外患均所熟知,明写黄杨,暗中又何尝不是自抒怀抱。
下片换头忆帝西巡,诏改八仙庵为八仙宫之事。“曾经”一句纯用赋笔。“问游仙、梦痕谁扫”,问得迷离惝怳,感慨万端。所谓“游仙梦”,是游心仙境,脱离尘俗的美梦,此则喻指清朝当年的全盛期,也就是“御辇鸣鸾到”的那个时代。如今盛世如梦,“梦痕”依稀又有谁人能将其扫尽?言下之意,是不能忘情于前代往事,当然这也就流露出对当下时世的失望。下面“吹香”两句,点出八仙庵的位置。“吹香”云云,与上文“碧玉”的形容用意略同,写高大的古黄杨上野藤缭绕绽放新花,香气扑鼻;与下文写灞水边柳树“兵火后、依然春好”相衔接,显然营造的是“人事成古今,野花自开落”和“柳绿只因春,岂关兴亡恨”的意境。凸现花木对人事的隔膜,表现其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而变化的欣欣向荣之态,正反衬出作者孤怀渺渺的苍凉心绪。特别是“灞上”之柳,见证了历代折柳送别的无数往事,似乎早就应该培养出与人相通的感情来,但它们却“依然”在衰世之春生长得那么无忧无虑,不免更令人怃然。但不管怎样,“依然春好”总是令人感到宽慰的,比起“六榕蛮地”那“空杳霭、云昏晓”的情景,自然多少给人一丝希望。“六榕”,揆其词义应是地名,大约在今湘西黔东一带。东汉马援征五溪,士卒多为瘴气所伤,“六榕”当为此类地方,故曰朝暮云皆“杳霭”(烟岚隐现貌)。
词借古树之历经沧桑写作者的兴亡之感,苍凉中见出其情怀之沉郁,但他并未对世事完全绝望,所以我们读此词,感受到的便是惆怅而非悲痛,而这种渗透在词中的惆怅意绪确实表现得非常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