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别宋常侍 尹式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
尹式,隋代诗人。文帝仁寿(601—604)中官至汉王杨谅的记室。文帝崩,汉王起兵反,及汉王败,尹式自杀。其简传见于《隋书·文学传》。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所写的内容,无非一般离别诗常见的离情别绪,但中间四句曾为后人所取法,结尾两句又较富于情韵,因而在同类诗作中比较引人注意。
首二句总说送行之事,提出“游人”与“客”双方以及“杜陵北”与“汉川东”两地。“游人”,诗中指宋常侍。从下文看,宋常侍并非长安人,虽是常侍之官,仍是游宦者的身份,故以“游人”称之。“客”,诗人自谓。“杜陵”,古县名,在长安东南,此以“杜陵北”指长安。“汉川”即汉水,汉中位于汉水的东北,故以“汉川东”指汉中。宋常侍在长安为尹式饯行,离情别绪即由此生出,故先着一笔以记其事。
三四句转而抒情。“去”者,说自己;“住”者,指宋常侍。当此分手之际,诗人既不作丈夫的壮词,也不为儿女的昵语,而是着眼于彼此共同的流寓者的身分,以“飘蓬”作比。蓬草秋后枯萎,随风而走。诗人将自己与对方比成蓬草,见出对对方的理解,同病相怜之意与羁旅漂泊之情,已尽含在这浅近而又动人的比喻之中。也许,临行之前,宋常侍颇多劝慰之语,故诗人反过来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之意安慰对方。这两句采用的是两句一意的“十字句”的句式。这种单行句同对偶句相比,较多曲折变化。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认为尹式的这种句式“遂为太白(李白)首路”,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
五六句仍写双方的共同点,但不再写身分,而是着眼于年龄带来的变化。“秋鬓”,迟暮之年的白发。秋鬓本白,遇秋霜而愈白,唐代诗人卢纶所谓“三湘衰鬓逢秋色”(《晚次鄂州》)即是此意。“衰颜”,衰老的容颜。衰颜本不红,倚仗酒力而始显红润。这两句写衰老之态,抒迟暮之感,含蓄地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怀。同时还顺笔带出了诗人离开长安的季节是在秋天,当时有酒宴饯行。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称赞尹式这两句诗并后来杜甫的“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与陈师道的“短发愁催白,衰颜酒借红”,“皆互相取用,不失为佳”。其实杜、陈都只是翻用,首功应归之于尹式。
末两句写别后相思之意。“别有”即“另有”。此二字于言外见意,意谓今日此地之别离情景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离情。诗人拟想,分手以后,自己将因念友而失眠,由失眠而得以听到静夜里的啼乌声、风声,而啼乌声、风声如泣如诉,又会加重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寓情于景,以景结情,颇似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显得别有韵致,情味绵长。
这是一首早期律诗。全篇都是律句和律联,但前两联之间并后两联之间都失粘;三四句处于颔联的位置上,本该用对仗,却只是两句一意的十字句而并不构成流水对。该粘而不粘,该用对仗而不用,这些都是律诗在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重要的迹象。从研究诗歌格律史来说,《别宋常侍》作为一首早期律诗,也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