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 张海洲 【本书体例】
【原文】: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1)。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2),职思其居(3)。好乐无荒(4),良士瞿瞿(5)。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6)。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7)。今我不乐,日月其慆(8)。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9)。
【鉴赏】:
这是一位统治阶级下层人物在岁暮之时唱的一首自警自策的诗篇。主人公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小雅·北山》)。然与奴隶不同的是岁暮之时,役车已休,他也可在家好乐。特殊的地位造成了诗作复杂的感情:他既渴想而又不敢放逸于生活的欢乐,对终日劳累的生活并不满意,但还必须小心翼翼地保住生活地位。作者以整齐的四字格、较长的篇幅缓缓道来,表现出作者对语言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情感的极强的控制能力。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这既是表明时令特点:蟋蟀由田野而进入堂屋,已是天寒岁暮了;同时又包含了作者很深的感慨:连蟋蟀在这岁暮之时都躲进了堂屋,劳累奔波近一年的我不也该歇歇了吗?于是紧接一句便是:“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这是作者对生活欢乐的向往之心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及时行乐找出了最充分的理由:这一年剩下的日光已经不多而新的劳碌会接踵而至。然而,尽管有种种行乐理由,作者却清醒地告诫自己:“无已大康,职思其居”。为什么他不能放纵一下呢?原来是他的“居”即他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于是他为自己选择了这么一种生活方式,为自己提出了这么一个行为标准:“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士,尽管在“诗经”中多为男子的称谓代词,但这里是标明作者的身份:他属低于大夫的最下一层的统治阶层,士之下便是庶人。“瞿瞿”一词将那种即便行乐之时也瞻前顾后,保持警觉的情态传神地写出来了。
第二章不仅重申而且更加进一层地表现了作者勤勉的生活态度。朱熹在《诗集传》中谈到此诗所产生的唐地的特点是:“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在一年将尽本应晏乐的时光里,作者不停地警策自己:不仅要想到自己份内的事,还要常考虑本职以外的事情。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常常始料不及,而作为良士就必须能迅速、敏捷地作出反应,及时处理。诗的最后一章,作者更真切地道出了他的生活与心理。“役车其休”,这里的役车便是主人公的行役之车。古代岁暮还役,他的役车也休息了,说明主人公已完成好了他的工作,的确可以安闲行乐了。但他进一步道出自己的隐衷:只有自我克制、居安思忧,才有可能过得安闲自在。
诗歌以感时而起行乐之心起始,转为对自己的戒告、警策,表现了作者所处的地位给其造成的忧思深远的思想性格特点。“感时思蟋蟀”(曹摅《思友人诗》),姚际恒认为古代感时惜物之诗,可能“肇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