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子之丰兮(1),俟我乎巷兮(2),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3),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4)。
衣锦褧衣(5),裳锦褧裳(6)。叔兮伯兮(7),驾予与行(8)。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9)。
【鉴赏】:
这首诗写一位姑娘开始拒绝了一位小伙子的约会和追求,事后又觉得十分懊悔,急切地希望去和他过幸福的爱情生活。全诗均用赋体和女子独白的手法,按女主人公感情变化和发展的次序,真挚直率而又生动曲折地描绘了女子的恋爱心理,情趣盎然,极富生活气息
全诗四章,分作两个层次。一、二章是第一个层次,写姑娘一次又一次辜负了小伙子的约会和求婚,为此而深觉后悔。“子之丰兮,俟我乎巷矣”。英俊健美的小伙子,怀一腔春意,兴冲冲来向我约会和求婚,早早就等候在我家的小巷口。这情景全由姑娘嘴里道出,从她那赞美惬意之情来看,姑娘对小伙子的一片至诚,对他那漂亮的容颜和健壮的身材,久已情动了,爱慕了,倾心相许了。可姑娘家的心啊,有时真个微妙曲折地令人难以捉摸:她也许是出于初恋的羞怯心理,也许是出于少女特有的一种矜持,一时竟违心地拒绝了小伙子的约会和求婚。看着小伙子带着满怀惆怅和失望离开后,姑娘便顿觉后悔不迭,再顾不得什么娇羞和矜持,禁不住自责自遣道:“悔予不送兮!”一个“悔”字,完全袒露了一个少女火热炽烈的爱情,也写出了姑娘此时此刻好不烦恼的特定心理。第二章与第一章形式相同,只变换了“丰”为“昌”、“巷”为“堂”、“送”为“将”,上下互文见义,除求得协韵,并表示语词与写法的变化之外,在重章迭唱之中,也加重表达了姑娘自怨自艾的缠绵悱恻之情,写出她为自己一次次失约而感到无限的悔恨。
三、四两章是第二个层次。写姑娘在极度悔恨之中,急切地盼望那小伙子能不计前隙,再来约会,再来求婚,她一定会爽快地答应他。思念及时,姑娘竟不由地沉浸在一派浓重甜蜜的喜庆出嫁的气氛里:她“衣锦褧衣”、“裳锦褧裳”,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漂漂亮亮,等待着“驾予与行”、“驾予与归”。这写的虽是姑娘的一种幻想,一种恍惚迷离的情态,但却进一步打开了姑娘的心扉,写出了她“允婚”的心意,刻划了其幸福痴迷的情状。你看她,在着急打扮时,一会是“衣锦褧衣”,裳锦褧裳;一会又“裳锦褧裳”衣锦褧衣”,颠来倒去,手足无措,一时不知该怎样修饰自己才好,活脱脱写出一位新嫁娘慌乱意绪。她一边打扮,又一边连连呼唤:“叔兮伯兮”!‘‘叔兮伯兮”!这两个同义词的运用,把姑娘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写得如此活灵活现。“驾予与行”、“驾予与归”,与一、二章“悔予不送”、“悔予不将”相呼应,说明姑娘在追悔之余,已不再有一丝半点的羞涩和胆怯、做作和隐晦,恨不得这就和小伙子
这首诗,在虚字运用上也很有特点。全诗14句,共用了10个“兮”字,这在整部《诗经》中是少有的。“兮”字的大量运用,使得女主人公的那种浓烈缠绵的感情表达得相当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