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晚唐小李杜<fontID="Note.m.20080721-m300-w001-0010000002088"style="text-decoration:unde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 叶嘉莹徐晓莉

【原文】:

安定城楼(2)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3)。贾生年少虚垂涕(4),王粲春来更远游(5)。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6)。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7)!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8)

李商隐

黄昏封印点刑徒(9),愧负荆山入座隅(10)。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11)

赋得鸡(12)

李商隐

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13)。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阳乌(14)?

锦瑟(15)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16),一弦一柱思华年(17)。庄生晓梦迷蝴蝶(18),望帝春心托杜鹃(19)。沧海月明珠有泪(20),蓝田日暖玉生烟(2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2)

无题(三首)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23),东风无力百花残(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2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7)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2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29)。隔座送钩春酒暖(30),分曹射覆蜡灯红(31)。嗟余听鼓应官去(32),走马兰台类转蓬(33)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34)。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35)。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3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37)

暮秋独游曲江(38)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过华清宫(40)

杜牧(39)

长安回望绣成堆(41),山顶千门次第开(4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43)

泊秦淮(44)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45),隔江犹唱后庭花(46)

赤壁(47)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4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9)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50),楚腰纤细掌中轻(51)。十年一觉扬州梦(52),留得青楼薄幸名(53)

【解读欣赏】:

繁星璀璨的唐代诗空中,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还有一颗放射着神异凄迷之光的明星,那就是李商隐。虽然他没有李太白的飞扬不羁,也没有杜少陵的博大深厚,但他所特有的那一片幽微窈眇、扑朔迷离的心灵之光,在参横斗转,月坠星残的迢迢银汉中,无疑也是前无古人的永恒!他的神奇绚烂如同“夜月一帘幽梦”,他的缠绵悱恻恰似“春风十里柔情”(秦观词句)。尽管千百年来,在对最能代表李商隐特色之诗篇的认识上,几乎无一不存在着分歧;尽管古今评说者异口同声地公认他的诗难懂、更难解;可即使你对他所写的背景和用意一无所知,一无所懂,但你仍能被他感性上的直觉魅力所吸引,所打动,这就是李商隐诗的最大成功。我们不妨以他的《丹丘》、《瑶池》这两首小诗为例,先来体味他留给你的直觉印象和感受。

丹丘

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李商隐诗的题目有许多是取于本诗中的某两个字,对这种题,你懂不懂都没有关系。“丹丘”与“瑶池”都是神话中神仙的住处,它们所象征的是完美而崇高的理想境界。传说“青女”是天上主霜的女神,“羲和”是管理太阳的男神。《丹丘》所写的是:青女以叮咛专注,无限深切的关爱之情,竭尽全部心力才凝结起那美丽晶莹的霜花;羲和不辞艰辛劳苦,日复一日地驾着日车奔波往来于东西山之间。这种不分昼夜,不分男女,千般叮咛,万般辛苦的对于美丽与光明的追求向往,其结果如何呢?不要说寻到神仙境地的丹丘,连丹丘的消息都没能寻到。假如换了别人,没有寻到,把他放弃就是了,可李商隐的无可奈何就在于他的不肯放弃,他仍然还在“几对梧桐忆凤凰”。《庄子》上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而梧桐树也只有凤凰才配让它栖息,因而“凤落梧桐”便成了美满遇合的象征。而今梧桐虽在,风鸟却不至,这岂不是天地间最大的缺憾!所以李商隐怎么也不会甘心,既然青女、羲和付上了这样的心力和体力,怎么就没有结果呢?既然有了梧桐,怎么就没有凤凰呢?为此他要期待,他要无数次地面对梧桐,翘首企盼着凤凰的到来……

《瑶池》用了周穆王求神仙的典故。《穆天子传》载,周穆王想求长生,曾驾八骏去瑶池见西王母,途经黄竹时看到漫天大雪之中,遍地都是冻饿而死的人,他于是就作《黄竹歌》以哀之。李商隐袭用这个典故的本意,进而想到那位住在瑶池的西王母如果真像“阿母”一样慈祥亲切,关怀抚爱人间的生灵,那她一定会敞开通往人间的“绮窗”,那么天下人间的苦难也一定会随着“黄竹歌”传入“绮窗”,感动她慈悲的心肠,唤起她深切的母爱。倘若真有这样的瑶池,真有这样一位神仙“阿母”,那么凭周穆王那“日行三万里的八骏,肯定会到达瑶池,找到阿母,解救天下百姓脱离苦海的。可事实上周穆王却为什么没有再来呢?

这两首小诗使我们感到李商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确实是崇高而完美的:“丹丘”、“瑶池”,多么崇高神奇!“凤凰”、“绮窗”,多么遥远绚丽,然而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如果真有“丹丘”和“凤凰”,为何诗人终生都没能寻到?而只能在记忆中向往呢?如果真有“瑶池阿母”,真有“绮窗”、“八骏”,为什么神仙的境界就再也不能达到呢?为什么李商隐的时代,大地人间还沉浸在痛苦悲哀之中呢?其实李商隐并非不晓得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可是他就是不甘心放弃,就是要怀着无限悲哀的痴情,苦苦地渴望和期待着。读李商隐的这些诗,即使你不知道他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他的言外之意指什么,仅他那种怅惘哀伤、缠绵悱恻的感情形象本身,就足以在直觉上打动你,使你不由得被那难以言状的悲怆之美所震慑,所吸引。同时也正因为你难以用理性去解说,难以用指实的框子来圈定,因而他所带给你的感动和联想才是自由和无限的。那么李商隐为什么会有这种怅惘哀伤的感情,又怎么会写出这样窈眇隐晦的诗作呢?这就是他所经历的时代、家境,以及本人性格、遭遇等多方面因素结合的结果了。

李商隐所经历的唐代,已到了一个急剧下滑的陡坡上,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它注定倾覆的惯性。李商隐在短短46年的生命里程中,曾目睹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的更替。这正是唐代的多事之秋,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加之朝臣之间的朋党争斗,因此形成当时朝中帝王之生杀废立尽出于中官(太监),朝士之进退黜擢半由于恩怨的局面。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使李商隐深为唐文宗“受制于家奴”以至于“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咏史》)的处境而痛惜。此外更令人痛惜的还在于诗人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他的传记中记载,他少小孤寒,10岁丧父,12岁就作为长子而担负起养家的责任。为此他曾刻苦读书,除欲求得到仕宦的因素外,李商隐还是一个关怀国家民生,有理想,有见解的有志之士。不幸他科场不利,两次应考皆未登第。直到他26岁那年,才因令狐楚、令狐綯父子的推荐考中进士。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的著名长诗,诗中描绘出当时民间的荒凉景象:“高田长槲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指出了当时政纲紊乱的弊端在于“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疮疽几十载,不敢抉其根”。最后诗人陈述自己的愿望说:“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表现出深挚强烈的救国救民之愿望。就在他写此诗的次年,他又去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当时他本已被吏部录取,可当他的名字上报到中书省时,却由于中书长者说“此人不堪”,遂又落选。李商隐为何会令中书长者感到“不堪”呢?这之中有两种可能,首先不能排除他当时既受知于令狐氏(牛僧儒党人),又娶了王茂元(李德裕党人)之女为妻的事实,这被当时朋党交争、各执一见的官场视为背恩之举;此外更重要的可能在于李商隐的这首长诗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因此以李商隐那一份执著多情、幽微善感的天性,他既要追求“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理想境界,又要保持“一生不复没阶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的高尚气节;既不能忘怀令狐父子的知遇之恩而与之断绝来往,又不忍伤害与爱妻、岳父之间的亲情关系;再加上他写的那些政治诗所招来的许多麻烦,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感情上将终生陷在进退两难的矛盾漩涡中难以自拔。在政治作为上,他更是失意,一生穷困漂泊,先后数次为人做幕(给地方军政长官当秘书),从未有过施展才志的机会。翻开李商隐的文集,可以看到,他十之八九的文章都是给人家做掌书记时留下的。以这样才学卓越的有志之士,而一辈子都浪费在写那些无聊的文字上,这实在是人世间最大的遗憾和悲哀。正是这种“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的终生憾恨与他“古来才命两相妨”(《有感》)的种种遭遇,才使李商隐的诗风染上了那些怅惘哀伤、凄迷晦涩的情调。下面我们来解读他那首最有名、也是最难懂的《锦瑟》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李商隐诗歌中分歧最大、争议最多的一首诗。有人说是爱情诗,有人说是政治诗,有人说是悼亡妻的,有人说是泄积怨的,有人说此一句指令狐绹,彼一句指李德裕(这一点从前文对本诗的注释中即可见到)……真可谓“一篇锦瑟解人难,可惜无人作郑笺”。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先抛开各种成见,先从诗篇本身所使用的典故、形象、结构、口吻中去体会他给予我们的直觉感受。李商隐诗难懂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他频繁地用典,因此读他的诗,首先要弄清他诗中典故的本来意义。“锦瑟无端五十弦”句中就用了《史记·封禅书》中的一个故事:上古时“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瑟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本来就是低沉哀伤的,再加上它的弦有五十根之多,所奏出的乐曲就更是繁复曲折、忧郁悲怆了,所以每次奏瑟,都令太帝泣不可止。后来太帝实在无法忍受这么沉重的哀痛,就“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李商隐用此典故的重点在于“无端五十弦”之上。一般乐器有四弦的琵琶、五弦的、七弦的琴、十三弦的筝,你“锦瑟”为什么偏偏比别人多出这么多根弦来?你李商隐为什么偏要比别人的情感更锐敏纤细,更幽微抑郁?孰令为之,孰令致之?是“无端”而然,无缘无故,生来如此,无可奈何的!这是美丽珍贵之“锦瑟”与生俱来的悲哀,也是才情华美之李商隐命定的悲剧!所以下面的“一弦一柱思华年”便过渡到诗人对自己悲剧年华的追忆。由于“锦瑟”之弦与诗人之心弦是同声相应,互为应和的,那么锦瑟上每一根弦柱所发出的声响,都自然会引起诗人心灵的波动和震颤,于是诗人触绪伤怀,引出了对平生感情经历与生命遭遇的追溯和回忆——

“庄生”两句所忆及的是诗人华年之中的感情经历。首先他用了《庄子·齐物论》上的典故:庄子有一天梦中变成了蝴蝶,但梦醒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周,于是他茫然不知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庄子的本意是要表现“齐物”的哲学思想。但李商隐的用意不在“齐物”上,他只是借典发挥,沿着“梦为蝴蝶”这个美丽的形象思路,再加一“晓”与“迷”字,使之又翻出一层新意:梦是理想的象征,蝴蝶又是永远追寻着鲜花的,这里都蕴含着对于美好理想与情感的追寻和向往。李商隐于“梦”前加一“晓”字,意在突出强调那是一场破晓之前很快就要破灭的残梦。“迷”字的重点则在于衬托蝴蝶之梦的美好。梦越是美妙、香甜,就越对之执迷痴狂、留连忘返。这一句完整的意思是:我曾有过执迷痴狂的梦想,而且这梦幻有如蝴蝶一般翩跹,但没料到我这一份如痴如狂的热情和希望,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轻易地就毁灭了。现实中李商隐所追求的、所梦想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无论是什么,他都可以有这种追求的感情!

接着“望帝春心托杜鹃”又用了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古时蜀地有一皇帝名杜宇,号称望帝,他曾因一失足,铸成失位、失国的千古憾恨而终生陷于愧疚自责之中。死后他的灵魂化作杜鹃鸟,每到春来,杜鹃鸟就不住地鸣叫,其啼声酷似“不如归去”,而且直啼得泣血为止。这里李商隐除了袭用望帝死后仍难摆脱对旧情故国的牵恋之情以外,又在“望帝魂托杜鹃”的典故中间加上“春心”二字。“春心”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所代表的,是一种浪漫而热烈的感情的萌动,但由于对这样一种美好感情的追求,常常要伴随着许多痛苦悲哀,所以李商隐在另一首《无题》中说道:“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的悲哀正在于他明知春心会寸寸成灰,却偏偏还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尤其是当诗人的这份“春心”一旦加之于“望帝托杜鹃”的固有意象之上,遂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喻意:与花争发的春心托情于“春蚕”、“蜡炬”,这份至死方休的执著已弥足感人了,更何况这“春心”竟又寄托在至死不休的“望帝”与“杜鹃”之上呢!

从“晓梦”到“春心”,从“迷糊蝶”到“托杜鹃”,随着李商隐低回婉转、幽隐哀怨的心弦的拨动,那些旧情如梦、憾恨无穷的华年往事被重新唤醒,联想到命途多舛、浮生如萍的遭遇,诗人禁不住触绪伤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前两句“庄生”、“望帝”都是从人说起的,这两句的“沧海”、“蓝田”则是从景物上说的。景就是“境”,就是境遇和遭际。如果说前两句是诗人内心感情经历的象喻,那么这两句所象喻的,则是诗人外在的环境和遭遇。“沧海”一句是三个典故的结合。李商隐诗不仅喜欢用典,而且也善于用典,有时他是直接用典故的原意,有时是借典发挥,翻用新意。这句他是把几个相关的典故结合在一起连用。首先用了蚌珠的典故:中国古籍中记载,月满则珠圆,月缺而珠虚(空),只有当夜明月满之时,你才能采到圆润美满的珍珠。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的第一层用意是说,海上月满,海蚌珠圆(这是典故上说的),而且这明珠还含着晶莹的眼泪(这是李商隐加上去的)。珍珠是美丽的,泪珠是悲哀的,为什么天下那些最美好的事物总要伴着悲哀呢?而且是在“沧海”这如此广漠荒凉之中的悲哀!于此又有了第二个典故,即“沧海遗珠”的联想:珠宝的价值就在于有识货的人把它当作珠宝来珍惜和赏爱,而事实上那些采珍珠的人们却往往把一颗最美好、最明亮的珍珠遗漏在茫茫沧海之中。如果真有这样一颗被遗弃的,永远得不到知赏和采撷的珍珠,它又怎么能不“珠有泪”呢!这就又引出了第三个典故:传说大海中有一种“水居如鱼”的鲛人,她哭泣时,能够泪落成珠。“珠有泪”说的是如此珍贵美好的事物却充满了凄凉悲哀;“泪成珠”是说如彼沉痛悲哀的情感竟具有美好珍贵的价值;一个是美丽而且悲哀的,一个是悲哀然而美丽的,这美与悲、悲与美所构成的种种形象,岂不正是李商隐其人、其诗,与其不幸的身世境遇相结合的浓缩概括吗!

下句中的“蓝田”,是长安附近以盛产玉石而闻名的一座山的名称。这首诗不但每一句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象,而且形象与形象之间还具有相得益彰的对比效果。“沧海”是海,“蓝田”是山;“月明”是夜晚,“日暖”是白天。在“沧海月明”的凄凉孤寂之中,诗人曾有过“珠有泪”般美好而悲哀的感情经历,那么在“蓝田日暖”这样温暖和煦的环境里,诗人的境遇又是如何呢?古人说“石蕴玉而山辉”。所谓“玉生烟”这里可能有两种喻意,一是把玉当作可望不可即的追寻对象,欲采而不得;另一种是以玉自比,言其由于无人开采,因此当日光照射在玉石之上才焕发出凄迷朦胧的烟光。不管是要采而不得,还是有玉无人采,总之都是蕴藏与采用相违反、相悖逆的不幸际遇。

总观诗人一生的身心经历,他曾有过梦迷糊蝶的美妙幻想,可那终归是残更晓梦,转瞬即逝;他曾竭力控制压抑自己的满怀春情,可那“春心”非但不死,还附魂“望帝”,托情“杜鹃”;他晶莹美丽如沧海明珠,但不幸竟被采珠者遗落在苦海苍茫之中;他玲珑珍贵如蓝田宝玉,却幽闭埋没于岩石层中,凄然散发着渴求与无奈的迷雾灵光……诗的结尾总结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指的即是从“庄生”到“蓝田”这四种不同的身心境遇。对于这种种感情的境遇与遭遇,难道一定要等到今天追忆它的时候才觉得它们是怅惘哀伤的吗?清朝人写过两句词:“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人生有许多感情是在失去之后才认识到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李商隐不是,他在“当时已惘然”了。“惘然”是一种怅惘哀伤、若有所失、若有所寻的感情,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有过追寻和失落的感受,人生就徘徊在这追寻与失落的情感之间。而将人生这种感情境界表现得最深切感人的,莫过于李商隐了。在他之前,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来。那么李商隐的特色和魅力究竟是什么呢?

概括地说,李商隐的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用理性的章法结构来组织非理性的、缘情而造的形象(意象)。如这首《锦瑟》,前两句在结构上具有起承的作用,中间四句排列了四种情、境的形象,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收束,具有转合之妙。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使你产生似懂非懂的印象,它的起承转合、条理层次与情绪口吻,都使你感到完全可以理解;而“晓梦迷蝴蝶”,“春心托杜鹃”,以及“沧海珠有泪”,“蓝田玉生烟”等超现实、超理性的形象,又给你一种概念上的,不可理喻的直觉美感,并在打动你的同时带给你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贵远而贱近”的,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到了一览无余的程度,那它就不再具备吸引你的力量了。只有那些你看得见,摸得着,却看不清,猜不透,似懂非懂,似曾相识又不曾相知的事物对你才有魅力,才能诱发你的好奇心。“魅”字之所以从“鬼”部,就在于它具有一种神奇而不可知的、非人之理性所能控制的强大的吸引力。李商隐的《锦瑟》、《燕台》以及相当一部分《无题》诗就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对于这些完全诉诸感性的,完全凭心灵感受的触动而写成的诗篇,原本是不可以有心求的。所以要想欣赏李商隐的诗,首先应当具备一颗与诗人相类似的心灵,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直觉感受去收集他留给你的、能够感受而却难以言说的印象。凭借这些印象所组织起来的感觉线索,去逐渐深入地体会他那“才命两相妨”的抑郁悲伤;去探索他幽微窈眇的心灵迹象;去沟通他朦胧凄迷的神致思路;去分享他如梦如幻的追寻向往。而不应带着某种固有的成见,用完全猜谜的方式去揣测它。其实就算你能机智取巧地猜对了,也仍然不是正当的欣赏之道,因为你所猜中的部分,不过只是诗中所蕴含的那份直接感动你的素质的一部分在起作用,如果你把这属于诗歌本身的兴发感动之因素完全忽略掉,而只按自己的猜测去牵合附会,那就难免要舍本逐末了。

与李商隐同时,年纪稍长的杜牧也在晚唐诗坛上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杜牧生于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的晚唐,自幼便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关心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曾注《孙子》十三篇,注意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也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挽回唐王朝实际上已不可逆转的颓势。杜牧今存诗五百多首,在艺术上各体皆工,七绝尤佳,有不少为人传诵的名篇。深沉的历史感是杜牧诗中的一个显著特色。无论是感慨往事、针砭现实还是抒写怀抱、描摹自然,都常常流露出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但由于杜牧性格比较开朗乐观,所以他的诗中虽有颓唐的成份,却并不显得消沉,而是在忧郁中透出清丽俊爽的风调。

杜牧的政治诗多揭露时弊和表达他对现实的关切。代表作有《郡斋独酌》、《感怀诗》、《河湟》、《早雁》等。如《早雁》以惊飞四散的早雁,比喻在回纥侵略者蹂躏下被迫流离的边地人民,表现了对难民的深切体贴和同情,也谴责了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此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人,含蓄蕴藉,寓意深刻。

咏史诗讽刺帝王的荒淫,议论朝政得失,很有特色,艺术上也有创新。一部分采用传统手法,借古喻今;另一部分以诗论史,具有史论色彩。分别以《过华清宫》和《赤壁》为代表。《过华清宫》(其一)通过杨贵妃嗜鲜荔枝玄宗命飞骑千里传送的历史事实,深刻揭露和讽刺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作者在史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全诗不着一句议论而题旨自见。《赤壁》写作者凭吊古迹所抒发的历史兴亡的感慨。作者将东吴在赤壁之战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不是出于军事上的无知,而是借史事一吐胸中怀才不遇的块垒。此诗用笔犀利,英气逼人,充分体现出杜牧诗“雄姿英发”的特色。这一以诗论史的写法尤为后代许多诗人所仿效。

杜牧的写景抒情诗也取得很高成就,他既善于用凝炼的语言勾勒鲜明的景物意象,又善于把悠远的情思寄托在具体画面之中。如《泊秦淮》以迷茫朦胧的江边月色和柔曼颓靡的流行曲调,构成一幅色彩凄凉暗淡、人物醉生梦死的世情生活图画,而这一切又从抒情主人公的视听感觉中写出,并引起他对前朝亡国教训的联想。清醒与麻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映射,传达出一种浓厚的忧世伤时的感伤情怀。

由于晚唐一蹶不振,个人际遇也不顺利,理想与现实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杜牧于是失意消极,甚至放浪声色、玩世不恭,诗中也有少数轻薄之作,如自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唐以后士大夫追求享乐的浮华习气,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消极态度。

1.你喜欢李商隐的诗吗?你以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来自何处?对这样的诗应如何欣赏?

2.就《无题》《锦瑟》等诗的阅读,谈谈李商隐诗歌意象与意境方面的特色。

【阅读思考】:

1.你喜欢李商隐的诗吗?你以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来自何处?对这样的诗应如何欣赏?

2.就《无题》《锦瑟》等诗的阅读,谈谈李商隐诗歌意象与意境方面的特色。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