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原文】:
彼都人士(1),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2)。彼君子女,绸直如发(3)。我不见兮,我心不说(4)。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5)。彼君子女,谓之尹吉(6)。我不见兮,我心苑结(7)。
彼都人士,垂带而立(8)。彼君子女,卷发如虿(9)。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10)。我不见兮,云何盱矣(11)。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四种说法:一说“刺诗”。《诗序》曰:“《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一,伤今不见复古人也。”这种以衣著决定社会之论是荒唐不经的。二说“怀归”。《诗集传》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此说既不合周厉、幽之世败亡迹象,又不合诗意,不攻自破。三说“错简”。《诗三家义集疏》载:“此诗毛诗五章,三家皆四章。”王先谦推演广之,说本诗的第一章和后四章词义均不相同,本来是两首诗,“毛诗”合二为一,是搞错了。此论缺乏证据,难以成立。四是“恋歌”。《诗经译注》说:“这是周都的一首恋歌。”细玩诗味,这是一首思而不得见的情歌。
全诗五章,可分两层。首章为一层,写男子衣著、容态之美。后四章为二层,写男女双方之美及相思。
在艺术上,此诗首先成功地塑造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诗中的男主人公——“都人士”——“我”,是一个王室之弟。他有美好的容貌,优雅的风度。诗以“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首章)三句,尽情地描述了“都人士”衣著、仪容、语言之美,简直是周京都“万民所望”的美男子,姑娘倾慕相思理所当然。接着又以佩戴物烘托其美。“彼都人士,臺笠缁撮”(二章)、“充耳琇实”(三章)、“垂带两厉”(四章)、“匪伊垂之,带则有余”(第五章)。其意是:他头戴系黑带的斗笠,两边悬有宝石耳坠,佩带长长下垂。通过这些描写,把一个华贵、潇洒的男子形象置于读者面前。就是他一往深情,思念所爱:“我不见兮,我心不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君子女”,是一个贵族少女。诗中主要描写了她的头发:“彼君子女,绸直如发”(二章),“卷发如虿”(四章),:匪伊卷之,发则有旗”(五章)。这里不仅赞美了她头发密直如丝,光泽如绸,而且赞美了她高扬发髻,呈现卷曲之美。其女容颜虽藏而未露,但如花似玉之貌,思之可见。她如同“他”一样:“我不见兮,我心苑结”,念念不忘。这对情侣,若能“红雨随心”,定能和美偕老百岁。
其次,前面已经提及诗中合写双方相思之苦时上句都是“我不见兮”,其意是双方相思,互不得见,四章句子反复吟咏,加深了双方相思之苦。更巧妙的是第二句不断变化:从“我心不说”、“我心苑结”、“言从之迈”至“云何盱矣”,相思之苦,层层加深,至达无以附加的程度,提高了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