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诗经》概说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诗经》概说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大致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换句话说,是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的作品。当时,人们只称之为“诗”,或者“诗三百”,并没有“经”的桂冠。到战国时期,《诗经》逐渐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地位日益显赫。不过,正如《荀子》所说,所谓的《诗经》,只是体现“常道”的书,称之为“经”,也只不过是一种尊称,它的地位并不像汉代那样尊崇。《诗》正式被官方确立为“经”,并取得权威地位,是从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开始的。汉武帝倡导经学,设置五经博士,精通经书的人,可以作博士,并招收弟子。而那些弟子学会了一部经书,通过了考试,就可以出来做官。由于官方的倡导和利禄的诱惑,许多人皓首穷经,当时学习《诗经》的人非常多。

《诗经》所收诗共三百零五首,所谓诗三百,是举其整数而言。这三百多篇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之中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王风、秦风、陈风、郐风、曹风、豳风等,共一百六十篇。其中,“二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即汉水和长江流域。“卫风”在今河南新乡,“王风”“郑风”在今河南中部,“齐风”在今山东东部,“魏风”在今山东境内,“秦风”在今甘肃境内,“豳风”在今陕西境内。“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种:“大雅”三十一篇,“小雅”在目录上有八十篇,而实际上有诗仅为七十四篇,因为其中有六篇有目无诗,即所谓的“笙诗”。三百零五首这个数字是不包括这六篇“笙诗”的。“雅”在编排上又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首篇之名为组名,如“鹿鸣之诗”“鸿雁之诗”等。“颂”诗共四十篇,其中,“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

《诗经》三百多篇,前后涉及五百多年;产生的地域包括黄河以北到江汉流域的广阔地区;作者名氏多已失传,诗集的编者问题业已模糊不清。所以,关于《诗经》的争论也就异常的繁复。按照新历史主义的观点看,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阅读古典作品,就是与过去的对话,要考虑三种“语境”:一是写作的语境,二是接受的语境,三是批评的语境。具体到《诗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作诗问题,二是编诗问题,三是授诗问题。

先说作诗问题。三百余首诗是谁写的,自然引起后人极大的兴趣。可惜材料的严重匮乏,这个问题始终没有找到较为圆满的答案。有的诗篇,似乎可以捕获到作者的蛛丝马迹,但也只能是推测。诚如俞樾《九九消夏录》卷二所言:“《诗》中人名,有于古无征而后人以意说之,若有可信者。如《召南·采苹》篇有齐季女。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以为邑姜。其说云:‘齐如字,太公之先所封国名。太公本齐后,故后仍封于齐。当文王时,太公以女邑姜妻武王。时太公年已老,则邑姜为季女无疑。’并引《左传》‘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季兰尸之’为证。济泽固齐地也,则其说若可信矣。《郑风·山有扶苏》篇子都子充,隐十一年《左传》‘郑大夫公孙阏字子都。’或即其人。明丰坊《鲁诗世学》则云:‘子都,公孙阏字。子充,瑕叔盈字。’考瑕叔盈与公孙阏并见隐十一年,是同时共事之人。《诗》以并言,颇亦有理。而名盈字子充,取充盈之义,合古人名字相应之例,则其说亦若可信矣。”还有人说这些诗全是尹吉甫一人所作,但这种说法很难使人信服。多数学者认为这是民间创作。不过,这种普遍为人所认可的看法,同样也存在着许多疑问。因为像“雅”“颂”之类的作品,很难说全是民间创作。这些作品就像后代的郊庙歌词,很可能是在官方主持的正式场合下演唱的,一般来说,这些歌词都是由当时著名的文人来创作的。这可从后来的郊庙歌词中找到许多的例证。当然,不管怎么说,这也只能是以今例古的推测,并没有多少有力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几乎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这也许并不重要,因为,有足够多的证据说明《诗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在世间流传。《论语》多次说到《诗经》,如“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使于四方。”“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等。所以《史记》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墨子·公孟篇》说:“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至于《孟子》《荀子》《战国策》《国语》中引到《诗经》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这就又牵引到另一重要的问题,既然《诗经》不是一人所作,其创作的年代与流传的年代又那么久远,是谁把它收集起来的呢?

汉代许多书里都有记载说,这是“王官采诗”。有的说,古代天子每五年巡狩一次,每到一国,总要命令其国的太师演奏当地的歌谣,用以考察政治的得失,了解民情。又有的说,夏商周三代和秦时都有使者年年巡行于道,采集民谣。《汉书·食货志》记载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出闻于天子。”所谓“群居者”,是指周代的奴隶。何休《春秋公羊传》云:“男年六十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以上所说都是汉代人的记载。他们离《诗经》的产生年代毕竟已经十分遥远,再说,他们的记载彼此间在采诗的时间和采诗的方式上多有差异,很自然地要引起后人的怀疑。不过,有一点比较确切,不管后人怎样怀疑,汉人在肯定采诗制度这一问题上,都是一致的。这也许有一定的根据。他们距离古代毕竟要比我们近得多了,可能有些古代的传说,甚至有一些书面的记载也未可知。我们硬说他们全无凭据,可能失之武断。朱自清先生对《诗经》的收集有过一段解释比较值得重视。他说:“春秋时期,各国都养一班乐工,像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搜集本国乐章,还得搜集别国乐歌。除了搜集来的歌谣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工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在采诗与编诗问题上,还有所谓“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这就是说,《诗经》是孔子所删。他删诗有一个标准,即,“可施于礼义”。孔子是儒家推崇的“至圣先师”,他删诗的目的又是为了礼义教化,所以这个说法本身就很符合后代儒者的口味;何况又出自公认的伟大著作《史记》,所以很多人认为司马迁的记载比较可靠。不过,从唐代以后,已经开始有人怀疑这种说法,到后来怀疑的理由越来越多。比较明显的矛盾之处是:

第一,假如古代真有三千多篇诗,被孔子删去十分之九,那么,在先秦的各类古籍中多少还应保存一些所谓的逸诗,但是在实际上,现存的逸诗实在太少。

第二,《史记》说孔子删诗,只“取可施于礼义”者,《论语》亦载孔子论诗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是今存《诗经》中还保存着不少被孔子深恶痛绝的所谓“郑卫之声”,这有些不可思议。

第三,《史记》载孔子删诗是在自卫返鲁之后,当时孔子六十九岁,而在此之前,孔子就经常说“诗三百”,说明诗三百早在此前既已编定,不是经孔子删削而成的。

第四,《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鲁国乐师为他演奏十五国风和雅、颂部分诗歌,其次序及存诗的情况和现存诗篇大体相近,而这时孔子才八岁。

类似的例证还可以举出一些。不过,否定了“孔子删诗”的说法,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诗经》的编排有条不紊,显然是经过一番加工整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诗经》虽是搜集既成的作品而成的集子,但它却不是把既成的作品原样地保存下来。它无疑是经过搜集者们整理润色过的。风、雅、颂的年代绵延了五六百年。国风所采的国家有十五国,主要虽是黄河流域,但也远及长江流域。在这样长的年代里,在这样宽的区域里,而表现在诗里的变异性却很小。形式主要是用四言,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音韵差不多一律。音韵的一律就在今天都难办到,南北东西各有方言,音韵有时相差甚远。但是《诗经》里却呈现着一个统一性。这正说明《诗经》是经过一道加工”(《奴隶制时代》)。

“王官采诗”与“孔子删诗”是关于《诗经》采集、编辑的两桩著名公案,现在很难找到比较直接的史料来加以考论。从三百篇都是可以演唱这一点来推测,还是以太师和乐工们的搜集和整理最有可能。因为采来的诗歌如果都还保留着各地的方言,那就很难演唱。因此,乐工们得进行一番加工整理,把他们的形式大致统一起来,字句和音韵能够和谐,以便于演唱。上述这些问题,金开诚先生《诗经概论》有过较详细的论述。本文所论,只能截取一二,举例而已。

除了作诗、采诗、编诗之外,还有所谓的授诗之义。

前面说过,汉代设立五经博士,《诗经》即是其中之一。西汉时期,齐人辕固生授齐诗,鲁人申培公授鲁诗,燕人韩婴授韩诗,并都立于学官。东汉赵人毛苌授毛诗,后来逐渐取代其他三家,而成为《诗经》的正宗,流传了两千多年。近来在安徽阜阳发现了大量的《诗经》汉简,反映了《诗经》在西汉初年的流传情况。从这些残简来看,尽管四家诗的名义不同,但就总体面貌而言,文本上似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主要表现在“授诗之义”。毛诗大序与各篇小序都特别强调《诗经》的政治风化作用,很多地方明显是牵强附会,初读起来使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一般说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当首先注意其写作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果。但是如果仅仅用这种观点去研读《诗经》,却颇感困难。因为在汉人心目中,《诗经》的政治风化作用无疑远远超过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被目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经典而受到顶礼膜拜,尊崇至极。一部古老的诗集被看做政治教科书,表面上看来,《诗经》的政治地位是空前提高了,这是其他文学结集无法企及的殊荣。然而,物极则反。当我们仔细咀嚼之后,深感一切并非尽然。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来阅读《诗经》。各家授诗之义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毛诗的传授,中心议题是所谓的“六义”说。这是毛诗的尚方宝剑。据此就可以将《诗经》中几乎所有的作品全都政治化和伦理化。

就现存材料来看,“六义”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惜其语焉不详,未能进一步阐释发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六义”原来应该叫“六诗”,“六义”是后来出现的称呼。秦汉以前,除《周礼》外,《论语》《孟子》《荀子》《乐记》《左传》等书亦多次论及“六义”内容,但也未多加解说。然而,随着汉代儒学的兴起,“六诗”之说开始引起了时人的兴趣,纷纷为之传注引申。汉代较早给《周礼》“六诗”作注的有郑众等人,而把“六诗”之说直接引进文学领域,以之分析具体作品,无疑便是《汉书》提到的“毛公之学”。东汉一代经学大师郑玄,既注释了《周礼》,又笺识了《诗经》,他对于“六诗”内容的阐释,可以看作是对毛公之学的发挥和引申。他说:

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也。

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者,见今之美,嫌于谄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

颂之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

郑玄的这个理解代表了汉代学者对于“六诗”的一般看法。他笺识《毛诗故训传》,对其中“六诗”内容的解释,也贯穿了这一思想。传授毛诗,郑玄是一个关键人物。

毛公传说《诗经》,并未逐一对“六诗”加以诠释说明,只是在一些诗篇下标出“兴”字而已。因此刘勰说:“诗文宏奥,包蕴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文心雕龙·比兴》)。看来,“毛公之学”是想以“兴”来指代《周礼》中“六诗”之说吧?据钱钟书先生统计:“毛郑诠为兴者,凡百十有六篇,实多赋与比”(《管锥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毛公所标识的这类“兴”诗多出自十五国风。

毛公虽未深说,但是郑玄善于寻绎文意,往往从这类大多为民间文人创作的作品中敷衍出政治教化意义,使之与当时社会现实发生关系,把毛公的真义揭示出来。

《关雎》本来是写男女的恋情,但毛传标出“兴”字,以为这仅是开头语意,其真实意义有待解说出来。于是小序和郑注就承担了这个任务。一首恋情被引申到政治上的含义:“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

《卷耳》本来是写情人相思之情,但毛传以为是“忧者之兴”,它含有政治内容,是后妃担心君王不能求贤审官,以至朝夕忧勤。

《桃夭》本来是写女子出嫁的欢乐场面,毛传却认为这是歌颂天下和平、人心欢乐。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凡这类情诗毛传郑笺都无一例外地认为与当时政治有关。诗中所写的仅仅是字面意义,而真实含意要由他们解说或发挥,目的在于“见今之美”“见今之失”而给予必要的“美刺”,树立楷模,匡正天下。实在说,他们并不是在探讨作诗者之本义,而是把“六诗”当做授诗之义,是说诗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为政治服务。

在为政治服务这一出发点上,毛郑对于“六诗”的解说是与先秦诗说相一致的。但我们注意到有一点很不同:毛郑说诗,尤重在“风”诗的引申发挥,而先秦说诗者则多取材于《雅》《颂》,鲜及风诗。如《国语》论及诗最多的是大雅,计十二条九篇,小雅十一条十篇,颂六条六篇,风四条四篇;特别是大小雅,遍查先秦古籍,无一例外都占第一位。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涉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或严肃的事,他们往往引用“雅”“颂”以明理。这些作品多是王官贵人或文人的创作,很多已直接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生活和历史,如《公刘》《绵》等几大史诗,就充满着对先王盛德的赞美。说诗者引用这类诗说明一些政治上的问题,不会有歧义,容易起到“正得失”的社会作用。但“风”诗则不然,远离政治,如何起到风化作用呢?只有断章取义。譬如,孔子深恶郑卫之声,目为亡国之音,“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因此要“放郑声”。但他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但是孔子自有他解决矛盾的办法。《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描写一位美人高雅出群,容貌闲雅之意,但孔子却曲解成为“绘事后素”。孔子的弟子子夏更是变本加厉,问孔子:“礼后乎?”孔子甚为欣赏,以为“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就这样,一首情诗经过巧妙的偷梁换柱而给曲解了。这种断章取义的方法,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相信。孟子就反对过这种方法,提倡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我这样想:笺识《诗经》的毛公一定也感到了这个矛盾。不过,考虑到要抬高《毛诗》的价值,以期引起时人的重视,最好的办法就是继承先秦的说诗主张,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说诗之作用能“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如果这种观点脱离了《诗经》的具体作品便毫无意义。因此,毛公巧妙地借用了《周礼》中的“六诗”之说,用“比兴”说去解释情诗,便顺理成章地把它和政治现实结合起来了。至少,郑玄是这样理解的。他从来没有把“六诗”看做是作诗的手段,而仅仅是说诗者一种比喻性说法。有时,郑玄索性用“喻”等字眼代替“兴”,就很能说明问题。孔颖达《毛诗正义》云:“兴喻名异而实同。”“或兴喻并不言,直云犹,亦若者。虽大局有准而应机无定。郑云喻者,喻犹晓也。取事比方以晓人,故谓之为喻也。”这是很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

如果这个分析大致不谬的话,那么,重新来审视一下《诗经》的编排,就比较有意思了。《诗经》是按照“风”“雅”“颂”来分类的。根据多数学者的看法,所谓“风”,是指风调,十五国风就是各国的民谣风调。“雅”是雅正的意思,大约都是用当时官话来演唱的诗歌。“颂”是颂扬的意思,用于宗庙祭祀活动。它与所谓的“赋”“比”“兴”有什么关系呢?唐代孔颖达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就是说,“风雅颂”为诗的分类,而“赋比兴”为表现方法。这恐怕是后人的看法,与先秦以来对于“六诗”的理解颇有分歧。《荀子·效儒篇》《乐记》等都记载了风雅颂这个名字,似乎体现了编诗者的编诗之义。早期的编诗者们把古诗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而用“风雅颂”三个比喻性的名称冠之。风,即《论语》所说的“君子之德风”。郑玄释为“贤圣治道之遗化”。《毛诗序》十七处言风,或风教之风,或讽刺之风,或风俗之风,无一处是言所谓诗体之风。《文心雕龙》云:“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也是风赋比兴并称,无异体异辞之分。李善《文选·毛诗序》注:“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耶。”雅,正也。《毛诗序》云:“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郑玄云:“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毛郑以为这类诗“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读了它便可以“明乎得失之迹”,故曰正也。颂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郑玄注“诵今之德,广以美之。”言下之意,这类作品主要是歌舞祭祀的乐诗,以歌功颂德为主,故用一“颂”字冠之。由上述可知,毛传郑笺都是把风雅颂当作一种说诗的手段,而且,都是从当时的现实政治出发,把原来的编诗之义引申发挥,变成他们的授诗之义。至于“赋比兴”则纯粹体现了说诗者的授诗之义,而不是作诗者的作诗之义。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