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送杨少府贬郴州是给杨少府的赠别诗。杨少府,其名不详,少府是杨氏的官位。他是因事受贬将去郴州。郴州,即今湖南郴县。杨少府原来大概是在京城长安任职的,这次被贬到郴州将县尉,即任州的武官。少府是县尉的敬称。这首诗是杨少府将要离别京城但尚未赴郴州之时,诗人赠送给远谪之人的。从诗的第一句“明到衡山与洞庭”中,我们可以知道,大概是王维赠诗的第二天,杨少府将赴谪戍之地了。这首诗的首联,是诗人想象杨少府到贬地之后的悲凉和凄苦。那时的衡山与洞庭湖一带地方,还是比较荒凉的,在那里对着秋月,常常可以听到猿猴的凄清的啼鸣声。郦道元在著名的<水经注>中曾写道:“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猿声”更突出了贬所环境的肃杀氛围,衬托出杨少府谪贬的凄苦,从侧面写出了杨少府官怨情绪。颔联,诗人想象杨少府渴望北归而形成的一种反常心理。诗人想象杨少府到了贬所之后,一旦看到通往帝京的水路很近时,将越是要发愁;当看到可以扬帆的南风很大时,反而要产生厌恶情绪。五两轻:过去有鲩,即候风扇,用鸡毛做成,重五两,故楚人谓之五两。<淮南子>:“若统之候风也。”诗人这里用“五两”极言扬帆北去的南风之轻快。
以上四句,主要想象杨少府在贬所的愁苦。金人瑞(金圣叹)对这四句有十分精到的分析,他认为这四句“手法最奇,看他一、二,公然便向并未曾别之人预先用勾魂摄魄之笔,深探入去,逆料其后来到衡山,至洞庭,必不能对秋月而听猿声者。于是三、四方更抽笔出来,重写愁看北渚、恶说南风,目今一段惜别光景,此皆是先生一生学佛,深入旋陀罗尼法门,故能有如此精细曲畅之文也”(《金圣叹选批唐诗>)。
诗的第三联,诗人想象明年即第二年的春天刚刚来到、青草初生之时,你必定要被朝廷重用,那时你乘坐的船经过夏口,船儿斩水劈浪,在白色的浪涛中驶出湓城而奔赴帝京。紧接着诗人又引用贾谊的典故,劝慰杨少府不要过于伤心自怨,那汉代的才子贾谊虽曾贬谪长沙,但时间不很长久,因此你不必像贾谊那样去作凭吊屈原诗赋。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汉文帝初,贾谊召为博士,不久超迁太中大夫。后谪为长沙王太傅,渡湘水时,曾作赋吊屈原,以自喻其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太史公以为屈原与贾谊有许多相通之处,故作(屈原贾生列传>,以此又隐喻自己的不得志。金圣叹认为:“此五六只是急赶‘不久留才子’之一句也。言今一路且过夏口,径出湓城,不妨解维,放心便去,多恐未必前到郴州,而赐环之命且下也。”(引文同上)。所以后四句,是诗人对杨少府的宽慰。
诗人在仕途上曾遇到不少坎坷,很能理解失意之人的心情,更懂得在友人艰难之时对友人亲切安慰的重要。诗人在这首诗里,似乎还在激励友人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并把这种作为寄托在最高统治者的恩赐上。其实这是极不现实的。之后,他就不是如此了。他晚年曾写过一首《酬张少府》
王维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曾被迫为给事中。唐肃宗收复长安后,要对他治罪,其弟王缙当刑部侍郎,请求自己削职为他赎罪,因此得以从轻发落,降为太子中允。(酬张少府>写于晚年,也就是被降职之后,诗中所说的好静、不关心、无长策、返旧林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消沉情绪。对于人生穷通得失的道理,他不能正面回答,也是很自然的。失节之后,对这种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他却不象以前那样想象得很美好,认为前程如锦。其实,有多少处庙堂之高的封建统治者能关心远谪之人呢,既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在封建社会里,“君子除小人,赤手搏龙象;小人杀君子,诛灭如反掌。”(蒲松龄(读史>)所以,他虽年老了却难以穷通人生,只好用“渔歌”一语,以不答作答。有人对此认为是他一贯性情闲适的表现,认为结语是故作玄解,含有什么禅理妙悟等。古诗百%科我以为甚为不当。杨少府之后是否象贾谊那样“久留”在“长沙”了,尚不得知,我想,如果杨少府果然在第二年“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的话,怎么无稽可查呢?我想,当时许多耳闻目睹的事实大概教训了他,寄希望于最高统治者,犹如寄希望于美丽的肥皂泡永不破灭一样,那是极不切实际的。
我们从(送杨少府贬郴州>与<酬张少府>两首诗的对比中,不难看出,诗人越是到晚年,思想越是成熟了,变得更清醒,更现实,而不再象过去那样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了。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杨少府之间的深厚友情。
诗人重情谊,鄙势利,他不因友人的被谪贬而因此疏远他,更不因朋友的失意而冷眼旁观。相反,他热情相送,深情宽慰,给友人指明前程,扬起生活的风帆,这是极为珍贵的友谊。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既写出了贬所的凄苦,又憧憬了友人的未来,既表现了对友人的不幸的无限同情,又让友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全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诗中运用典故,增大了作品的容量,给读者以更多的联想,颇有意境。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