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诗题,诗人自注:“在至孝社,予儿时读书处也。”元好问的外祖父家姓张,南寺在其附近。这首诗大约作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抚今追昔,无限伤感。
诗的前四句写景。“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枝叶茂密的秋梧,在晚烟中摇动,满庭寒凉的风露,让人觉得秋气已经很深了。这梧桐庭院,也许还跟儿时相似,但晚烟风露、日暮秋寒的况味,无疑是当下才突出地感受到的。“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眺望南寺周围,眼见高高的河岸变成了深谷;愁闷之中,残阳暧暧,又加上乱噪的蝉声,真是难以为怀。高岸为谷,残阳乱蝉,固然是自然环境,但同时又有比喻象征意义。从中不难领会到作者在吟望之间那种世事沧桑、时代丧乱之感。有这一层意思,诗也就由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人事方面。故后四句侧重叙事。“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元好问于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为避蒙古兵而南行逃难,遂应试入仕。历经丧乱,二十多年后,才以遗民身份返回故乡。作为一个衣冠之士,离开故乡,本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拯救国家和人民的危难,却未想到竟落得今日这种结局。年老了,疲惫了,回到故乡,特别是来到外家,还能想起些什么呢?只有儿时寻觅梨栗之类的事情,在记忆的荧光屏上,出现得最为频繁而清晰。两句抚今忆昔,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离乡去国那种种磨难,又不免更显得难堪。“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来来往往,跑遍了人间。到了白头之时,寂寞归来,依旧在儿时读书之地,于僧窗下借榻而眠。这真有点像唐人传奇那样,历经各种事情,最后仍睡在老地方。只不过一是梦幻,一是亲历;一是享受荣华,一是颇多磨难;一是悟人世虚幻,一是着着实实感受人生艰辛、世事沧桑。诗的最后四句,在表达方式上是回环的,第七句生于第五句,第八句生于第六句,通过这种回环,表达出一种感慨不尽的情味。
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作者遭遇与金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为了表现情绪复杂的世事感慨和人生感慨,诗人把种种景物、人事组织在一起,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转换展开对照。如颔联空间景物变化中有时间推移,颈联用逆挽法展开今昔对照,尾联用“僧窗借榻眠”联系自己童年与老年两个时代。而同一地方、同一种方式的借眠,内中的生活滋味又是何等不同。这些对照,都使诗人的感慨得到了强化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