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心有征知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正名》)
【鉴赏】 心,这片方寸之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成“神之舍”。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心可以认识事物,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是人的思维器官。其实明代李时珍就已经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把心和思维、意识、精神、情感联系起来。
荀子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正名》)在他看来,心不仅控制着人的形体和神明,而且还是大道的主宰,是天君,他将心的地位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荀子也非常重视心的验证认识作用,正是因为心可以验证认识,才能调动耳目鼻口等各种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比如依靠耳朵就可以辨别各种声音,依靠眼睛就可以辨别各种形状,如果没有心的征知作用,“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解蔽》),感觉器官就会产生错误的感觉,就像“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解蔽》),如果不用心,“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解蔽》)。
荀子在强调心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没有轻视感官的作用,认识的第一步就是从感觉开始,如果没有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收集到的各种感觉信息,那么心的认识作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变得没有意义了。
后人在解读荀子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论,认为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涉及了感觉与思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认识论的概念,是难能可贵的。其实这句话的提出是有其特殊的现实背景的。战国时代,社会转型,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很多新的现象和事物,一时没有名称与之相对应,于是出现了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专门研究名实问题的名家学派,他们热衷于辩论,擅长逻辑分析,积极地为各种事物“正名”,孔子也曾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如果事物没有固定的名称,或者名实不符,必将造成社会的混乱。名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提出的观点如惠施“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公孙龙“白马非马”则流于诡辩,有点玩弄文字游戏的味道了。有感于当时“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正名》),荀子写下《正名》一文,主张“制名以指实”,以便“明贵贱”、“辨同异”,如果一个事物没有相应的名称,那么人的感官即使接收到信息也不认识,心即使能验证认识也不能说出来,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他无知了。制定名称是认识的前提,更是实现荀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