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品原文
注释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作品点评
作者简介
目录
作品原文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1961年9月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注释
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龙华喋血不眠夜:指1937年2月7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包括“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在内的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一事。喋血,血流遍地。
3.犹制小诗赋管弦:犹制小诗,指鲁迅作《七律·无题》诗。赋管弦,指配上音乐。
4.鉴湖越台名士乡: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市城西南两公里。附近有山阴(今绍兴)人陆游吟诗处的快阁。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亦是山阴人,自号鉴湖女侠。越台,即越王台,春秋时越王勾践在会稽为招贤士而建。本句是说,鲁迅的故乡绍兴是古今名人荟萃之地。
5.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作的《秋风曲》诗和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唯一供词“秋风秋雨愁煞人”。接秋风吟,与秋风吟一起。
6.一例氤氲(yīnyūn)入诗囊:一例,意即一律、一样。氤氲:形容烟或云气很盛,这里比喻陆游、秋瑾与鲁迅的诗篇,富有诗味和爱国热忱。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创作背景
1937年,当鲁迅逝世一周年之际,在延安举办了纪念会,毛泽东发表了专门的演说,深入地论述了鲁迅的精神,称赞了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后来毛泽东多次提到鲁迅。
196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鲁迅,毛泽东热情洋溢地写下这首诗。
作品鉴赏
第一首以20世纪30年代文化战线上“围剿”和反“围剿”这一充满刀光血影的尖锐斗争场景为背景,反衬出鲁迅先生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气概。称颂鲁迅先生在阴森恐怖的环境里,毫无畏惧地以笔作刀枪,与敌人鏖战。
第二首从精神文化渊源上发掘鲁迅先生与他家乡历史上爱国诗人陆游、秋瑾一脉相承的关系,赞颂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鲁迅精神得以升华。
《七绝二首》第一首的起句盛赞鲁迅的广阔襟怀,远见卓识,以及坚如磐石的原则立场。大气包举,笼罩全篇。次句承转。“刀光剑影”一词形象地再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白色恐怖的严酷。“任翔旋”生动描写了鲁迅在文化“围剿”下英勇无畏、机动灵活的战斗英姿。鲁迅后期娴熟地掌握了辩证法,不但高瞻远瞩,爱憎分明,而且巧妙地运用了“钻网战术”、“壕堑战术”,使一时其势汹汹的文氓、文探、文化刽子手们终于一败涂地。鲁迅在反文化“围剿”战役中建树的不朽功勋,鲁迅后期杂文所取得的辉煌思想艺术成就,都是辩证法的胜利。第三句宕开一层,具体点出了轰动中外文坛的左联五烈士遇难事件,内容由虚而实。“龙华喋血”,系指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2月7日秘密杀害二十余位革命志士(其中包括左联五烈士)的骇人听闻的暴行。现已查明,这批革命者是在集会抵制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上推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时而分头被捕的。左联五烈士的牺牲,使鲁迅经历了继三一八惨案、四一二政变之后的又一次巨大震动。他因自己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去了很好的青年而彻夜不眠。先前,鲁迅阅读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神曲》一书的“地狱篇”,曾惊异于这作者设想的残酷,但目睹革命者淤积的凝血,鲁迅感到但丁还是仁厚的:“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来。”
末句统摄全诗。一个“犹”字,突出了鲁迅在黑暗暴力的进袭面前不避风险,挺然屹立,顽强抗争的韧的战斗精神。“小诗”,指鲁迅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亦称《无题》或《悼柔石诗》)。这首诗慷慨悲怆,气壮情真,表达了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坚强斗志。毛泽东爱读鲁迅诗,尤欣赏鲁迅那些激情澎湃、笔挟风雷的诗句,并常予援引,用以教育党内外同志。毛泽东显然对鲁迅的这首千古绝唱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并把这首诗视为体现鲁迅革命精神的代表作之一。
《七绝二首》第二首虽然字面上未提鲁迅,但却深刻揭示了鲁迅赖以植根、成长的文化沃土和给鲁迅以丰富精神滋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第一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七绝之二的首句,寓情于景,由物及人,景、情、人融为一体。“鉴湖”“越台”是鲁迅故乡浙江绍兴的代表性景物,象征着萌生于于越部族时代的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名士”一词在这里泛指在中国历史上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作出过不同贡献的仁人志士。鲁迅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写道:“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意思与此相同。在绍兴辈出的“名士”中,鲁迅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七绝之二次句的“忧忡”,即忧心忡忡,形容绍兴历代先贤具有为国为民忧虑不安并舍身相报的美德。“痛断肠”,形容这些优秀人物在国运艰难、危机四伏的年代痛心疾首,力挽狂澜于既倒。从“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到临刑前以“秋风秋雨愁煞人”为唯一供词的反清志士、鉴湖女侠秋瑾,就都具有一脉相承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他们的优秀诗作,连同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年代制作的小诗,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中国诗歌宝库的珍品,全都融入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血脉。
毛泽东《七绝二首》遣词造句都是从内容出发,随意挥写,有的诗句并不完全为格律所拘。全诗风格雄浑,气势挺拔,充满阳刚之美。诗中的议论与形象相结合,与史实相结合,运用了一些并不生僻的典故,增强了作品的概括力,激起了读者的无尽联想。毛泽东这两首七绝的成功,既取决于他对古典诗词的深厚造诣,又取决于他对鲁迅作品和精神的深刻理解。他虽然运用的是旧体诗的形式,但描写的是新的人物,渗透的是新的感情,闪耀着的是时代精神的光芒。鲁迅《七绝·赠人二首》中有“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之句。毛泽东《七绝二首》中诗句,音量之宏,音力之厚。
作品点评
蔡清富:灵犀相通,知音可贵。
陈漱渝:毛泽东与鲁迅是现代中国的两位巨人,这两位巨人的心灵是相通的。
作者争议
1961年9月25日,即鲁迅诞辰八十周年的时候。这是内外交困的一年。在经过1958年“大跃进”的大破坏后,便是接连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经济秩序混乱不堪,全国农村多有饿殍。1961年新年刚过,毛泽东便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正式批准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方针。这一年,毛泽东几乎倾尽全力,集中解决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分配制度等问题。5月底至6月初,他在广州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9月29日,他写信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建议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应该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应是生产队,而不是大队,并附去了他召集的邯郸谈话会的纪录,以及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关于这个问题的材料。在一篇题为《六十年代初调整农村政策的决策》的文章中,见到“(1961年)9月26日,毛泽东听取了山东、河北省委的汇报,内容主要是实行分配大包干问题……”好像就是所谓“邯郸谈话会”。这说明,9月26日,毛泽东应在河北邯郸忙他的经济要务。
而此前数天,报纸资料证明,国庆节前,至少到9月23日,毛泽东是在武汉。他是21日从长沙乘专列来到武汉的,住在东湖客舍。1961年9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毛主席在武汉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是9月5日来中国访问的。23日由李达上将陪同来到武汉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第二天,24日,正是中国传统中秋佳节,毛泽东又“追加”了一次会见。他和蒙哥马利的谈话,从下午二时三十分开始,一直谈到下午五时。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邀请这位英国元帅坐着小轮船,看他在长江游泳。
天晚上,在蒙帅离开武汉前,毛主席竟又一次突然赶到胜利饭店,为他送行,而且还将他刚书写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亲笔题上“赠蒙哥马利元帅”送给他。这些事,当时的新闻媒体并未作详细报道。后来,肖思科一篇题为《毛泽东与蒙哥马利谈接班人》的文章,作了详细的披露。按上述资料,大概就在送走这位英国佬之后,毛泽东就赶到河北,去开他的“邯郸谈话会”去了。
1961年9月25日,鲁迅诞辰纪念日这一天,北京和上海都举行了纪念活动。在北京,周恩来出席了纪念会,郭沫若致词,茅盾作报告;上海则是巴金出席,石西民讲话,叶以群作的报告。从公开报道的规格判断,毛泽东似乎没有参加两地的纪念活动。此外,《人民日报》在一则小消息中说,上海、天津、广东、绍兴,分别举行了纪念活动,其中没有提到“武汉”。一直到1961年10月7日,才有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以黑田寿男为首的日本朋友,并书赠“万家墨面没蒿莱”条幅的报道。但此时离鲁迅的诞辰纪念日,已经过去将近两周了。
接见黑田.寿男等人时,毛泽东是在中南海。六十年代中南海丢了毛主席的手稿,而又代之以“抄件”,确实存在争议。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