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的?阅前程序:糊名易书
与现代一样,可以看成是古代“高考”的乡试,在考试结束后最重要的程序也是阅卷。但古代送给阅卷人员的试卷,并不是考生的原卷,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特殊处理的。
那时有一套严格的反作弊规定,在阅卷阶段的要求更为严格。现场监考人员在收卷后,首先将卷子交给弥封官,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折叠掩盖起来,用空白纸弥封后,再加盖骑缝章。这个程序叫“糊名”,即把包括考生姓名在内的个人信息隐藏起来。“糊名”之后,还有更重要的“易书”。易书,就是安排专门人员,将弥封后的试卷如实地重抄一遍。为了防止誊录有误,誊录手每天的工作量均有限定。
上述整个过程,叫“糊名易书”。其目的当然是防止考生与阅卷人员串通,在试卷上留下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笔迹而作弊。
工作人员不得携带墨笔入场
为了防止誊录手从中做手脚,对誊录程序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本省学宫(指教育机构)的人员要回避,一般担任誊录工作的人员都是临时抽调。如有顶替冒名入场、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将遭从严治罪。
还有一项重要规定,就是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入场。誊录试卷时,统一使用朱砂红笔,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现在大家看到有的状元卷子是一片红色笔迹,就是这么回事。考生的原始试卷因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
誊写完毕,校对无误后,由对读官在试卷上盖章(关防)。对于对读生的文化水平的要求,比誊录手要高出许多,所以这个岗位一般都是抽调成绩较好的秀才(生员)来担任。
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个签印
古代阅卷程序比今天要繁琐,责任全部落实到具体人,每道程序还有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到清代时,阅卷工作进一步规范,分为内、外两拨人,即所谓“内帘官”和“外帘官”。
不论是内帘官还是外帘官,所有工作人员都住在考试院内。
阅卷人员大都超负荷工作
糊名易书之后,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试卷先分送给各阅卷人员进行评阅。试卷分送,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来抽签分配的,所以阅卷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阅卷人员将初阅后中意的卷子,推荐给同考官,这类试卷叫“荐卷”。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荐卷,会在卷上批一个“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会被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
历朝历代的阅卷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阅评完毕。以清代为例,阅卷时间规定是10天。这10天还包括之前弥封、誊录、对读的时间。其间的吃请又会用去不少时间,所以真正的阅卷时间相当紧张,不过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时考官一般一天要评阅二十本试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阅卷人员要阅的卷子就更多了,所以大都是超负荷工作。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好评语,基本上榜便有戏了。可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可能也会名落孙山。所以那时的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答题。
允许落榜生查卷
可以说,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