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儒家传统与人权李明辉
内容提要:“人权”(human rights)的概念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产物。本文首先介绍此一概念在近代西方的演变及战后在联合国架构之下的扩展。但“人权”概念之扩展留下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此概念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其次,本文讨论儒家传统与人权的关系,目的在于证明:儒家传统中包含若干思想资源,它们可以与现代“人权”概念相接榫,并且在儒家文化的脉络中为它提出另一种证成与诠释角度。如此,我们一方面可以承认人权的普遍意义,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脉络去诠释这种普遍意义。
关键词:人权、儒家传统、孟子、性善论、人格尊严、义利之辨、民本思想
一、中国近代为什么落伍了
中国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央集权封建社会,其统治者(除了秦始皇)不像欧洲那样依靠刑法来维护专制统治,而是以刑为辅,更利用儒家忠孝思想来教化人,使民众的“忠君”成为一种道德自觉;由于生产方式与政治制度上的固有缺陷,这种文化上的教化在唐代以后发展到“灭人欲”的地步,过分压抑和束缚人的个性,制约了生产力发展与政治进步,这是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
中国落伍不是孔子之过,而是封建统治者之过。儒家传统原本是先进文化,只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才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枷锁。在这2500年的历史中,孔子的儒家经典没有变,但统治者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却在变。正如现代哲学解释学代表人物,德国著名哲学家加达默尔所说:“任何时代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流传下来的文本,因为文本附属于整个传统,……一件文本向解释者诉说的真实含义并不只依赖于为作者及其原来公众所特有的偶然因素。因为文本总是也由解释者的历史情境共同规定,……只要有人在理解,那么总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真理与方法》第280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生的事引证了加达默尔关于“理解不是重建”的观点,引证了“理解在本质上仍然是把过去的意义置入当前情境的一种调解或翻译”(《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第6页)。正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对民众灵魂的渗透构成了儒家传统,传统的变迁改变了我们民族的性格与命运。
为什么说儒家传统曾经是先进文化?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反面的?这就需要全面了解儒家思想及其历史沿革。
二、儒家的仁、忠孝与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什么叫仁?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就是说要以人为本。孔子的爱人是一种博爱,包括爱自己。他的社会理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生时都一样,善恶之习是后天形成的。他强调通过教育,人人可以成为圣贤,可以成为君子,主张“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是他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人人都有权追求自己所希望的东西,争取自己的幸福,这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现代人权的思想。
儒家的仁是否含有人权与民主思想?学术界的看法是肯定的。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指出,1687年儒家经典传到欧洲,西方人权创始人洛克等深受儒家经典启迪,儒家哲学的人性伦理或德性伦理是现代人权的哲学基础。
儒家认为要做到仁,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所以历代皇帝无不倡导“孝治天下”。
说到忠就不能不说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君主制,他认为忠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君要对民施仁政,要爱民,与民同乐,以民为本。孟子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封建社会现实存在的官本位针锋相对,从这种对立中突显出民本是民主的萌芽。
学术界对民本是否含有民主思想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民本潜藏民主价值观,理由是孟子认为民意就是天意,民心就是天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为天,这就使“天子”的“君权天授”包含了“君权民授”的思想。再者,孟子认为当君主成为独夫民贼,人民推翻他是天意,而天意在中国文化中即是宇宙之道,即是合法,这就承认了人民有起义权。陈启智(山东社科院)指出,起义权被写入《法国人权宣言》第35条,要比中国晚了2000多年。当然民本不等于民主,但西方民主毕竟是商品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中国在2500年前的农耕文明时代就能提出“民贵君轻”理念,这是奇迹。
怎样才能做到孝,做到忠呢?孔子在《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可见《孝经》中的孝子形象还是有个性,有抱负的。而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怎样尽忠尽孝更强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有的学者指出,“三纲”原是法家提出的,后为儒家接受。“三纲”规定的君臣、父子和夫妻关系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人格依附关系。这种被现代人视为糟粕的“三纲”,在封建社会初期未必是错的。那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生存斗争的严酷,不可能提出民主制,不可能在君臣之间,父子之间讲平等。但“三纲”中的人格依附要有个“度”,不能过分压抑人的个性。只要不过度,保持孔子所说的“中庸”,儒家传统与当时的生产力还是相适应的。我有理由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在大唐盛世,这种人格依附关系是不过度的。别忘了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在全世界领先了1000多年。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曾立志富万民,民众上告,沿途还有官费资助。这说明儒家民本思想切切实实对那时的皇帝产生过影响,造就了我们民族过去的辉煌。所以我认为儒家传统原本是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