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原文
紫萸香慢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释
⑴紫萸(yú)香慢:词牌名。姚云文创调,词中有“问秋香浓未”、“紫萸一枝传赐”句,故取以为名。紫萸:茱萸。
⑵重阳:节日名。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⑶极其喜爱。宋杨万里《暮寒》诗:“绝怜晴色好,无奈暮寒何。”暄明:暖和而明亮。唐李商隐《灯》诗:“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⑷正自:正好。羁(jī)怀:客居他乡的情怀。唐司空曙《残莺百啭歌》:“谢朓羁怀方一听,何郎闲咏本多情。”多感:谓易伤感;多感触。
⑸荒台:又称戏马台,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旧传为项羽阅兵之地。六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大宴宾客,后世以此为登高游乐之所。
⑹漉(lù)酒插花人:典出东晋陶渊明,此处代指故人。漉酒: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⑺老兵:指谢奕事。据《晋书》载,奕尝逼桓温饮酒,温走避之。奕遂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此处亦代指旧友。
⑻还(huán)醒:称醉酒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唐钱起《开元观遇张侍御》诗:“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
⑼长楸(qiū):乔木林。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走马:骑马疾走;驰逐。《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⑽雕弓:刻绘花纹的弓;精美的弓。笮(zuó)柳:以箭射柳。喻指箭术高明。笮: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⑾汉家陵:此处代指宋朝帝王的陵墓。
⑿乌纱: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唐皮日休《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⒀华发:白发。星星:头发斑白的样子。
⒁涕零:流泪;落泪。《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翻译
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记得重阳节朝廷传赐紫萸,而今有谁梦到故国园陵?任凭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我的白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涕泪飘零。
创作背景
这首《紫萸香慢》是作者在重阳节前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当时作者在元朝任职。
赏析
这首《紫萸香慢》应为姚云文自创词调。此词借重阳佳节发羁愁、念远之慨,含蓄而深沉地表达自己的亡国之哀,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沧桑之痛。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荒台大宴官兵。“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老兵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过片几句通过环境的凄清表现心中的凄清,忧愁实在是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赐,梦谁道、汉家陵。”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
词牌简介
“紫萸”是一种植物,“慢”是一种词牌调子的格式。“紫萸香慢”是宋词诗人姚云文的作品。调见凤林书院元词,姚云文自度腔。因词有“紫萸一枝传赐”句,取以为名,后成为一种词牌格式。清代作家屈大均曾写过此词牌格式的作品《紫萸香慢送雁》
作品格律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七平韵。
●○○(豆)○○○●(句)●○●●○○(韵)
●○○○●(句)●○●(句)●○○(韵)
●●○○○●(句)●○○○●(句)●●○○(韵)
●○○(豆)●●●●●○○(句)●●●(豆)●○●○(韵)
○○(韵)
●●○○(韵)
○●●(豆)●○○(韵)
●○○●●(句)○○●●(句)○●○○(韵)
●○●○○●(句)●○●(豆)●○○(韵)
●○○(豆)●○○●(句)●○○●(句)○●○●○○(韵)
○●●○(韵)
作者简介
姚云文(生卒年不详),字圣瑞,高安(今属江西省)人。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有《江村遗稿》,不传。存词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