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宋史
原文: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乾祐末,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可自免。”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薄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薄无差,周祖尤倚重焉。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相,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决意用之。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遇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仁浦性宽厚,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教之,全活者众。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译文: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县人。幼年丧父而家贫,他的母亲借黄缣为他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把衣服沉入河水,发誓说:“如不能富贵显达,不再渡过此河。”晋末,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史,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契丹进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一向知道仁浦,想留他补任低级职务。仁浦因为重威是降将,不愿侍奉他,就逃走了。汉祖在太原起兵,驻扎巩县时,仁浦在道旁迎接,汉祖当即授予他原职。乾祐末年,汉隐帝秘密命令澶州元帅李洪义杀掉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周太祖。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谋划,并且把诏书给他看。仁浦说:“侍中您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即使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呢。现在诏书刚刚发下,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将士的愤怒之心,(这样)就能免去自己的灾祸。”周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动诏书给诸将看。大家又害怕又愤怒,于是长驱渡过黄河。到周太祖即位,任命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仁浦说:“臣记得。”于是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错,周太祖特别倚重他。世宗即位,想要任命仁浦为宰相,议者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坚决用他。宋初,提升官位为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天宴会,太祖悄悄对仁浦说:“我想亲自出征太原,怎么样?”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仁浦跟从出征太原,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驿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赠侍中。仁浦性情宽容仁厚,一味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信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想吞并仁浦的宅第,多次诬陷他,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等到周太祖进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给仁浦,仁浦推辞说:“趁战乱报私怨,不忍心这样做啊。”努力保全了延徽。当时舆论称赞他是长者。世宗朝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近侍,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相关练习: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乾祐末,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可自免。”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薄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薄无差,周祖尤倚重焉。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相,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决意用之。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遇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仁浦性宽厚,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教之,全活者众。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B.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 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C.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D. 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枢密院,古代官署名,掌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等,宋朝时为最高军事机构。
B. 科第,科举考试。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现于汉武帝时期。
C. 太祖,古代帝王庙号,常见于开国皇帝,多为创基业者,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D. 赠,即“追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给已死大臣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仁浦为人正直,不肯侍奉降将。他在晋末做小史时正直谨慎无人能比,契丹进入中原时魏帅杜重威想留他任职,他因重威是降将而连夜逃走投奔汉祖。
B. 魏仁浦足智多谋,助周太祖成事。在汉隐帝欲杀害周太祖时,他建议周太祖修改诏书,以激起将士们的愤怒,免去灾祸,周太祖听从了建议,取得了成功。
C. 魏仁浦熟习政务,牢记将名兵数。周太祖曾问他各州屯兵 数量和将校姓名,他提笔即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竟没有一点差错,周太祖特别倚重他。
D. 魏仁浦宽容仁厚,以德报怨被赞。汉隐帝宠臣贾延徽曾多次诬陷他,险些使他遭遇不测,然而当贾延徽被擒后他不仅不报私怨,还保全贾延徽,被赞为长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
(2)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
(2)世宗朝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近侍,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参考译文: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县人。幼年丧父而家贫,他的母亲借黄缣为他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把衣服沉入河水,发誓说:“如不能富贵显达,不再渡过此河。”晋末,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史,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契丹进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一向知道仁浦,想留他补任低级职务。仁浦因为重威是降将,不愿侍奉他,就逃走了。汉祖在太原起兵,驻扎巩县时,仁浦在道旁迎接,汉祖当即授予他原职。乾祐末年,汉隐帝秘密命令澶州元帅李洪义杀掉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周太祖。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谋划,并且把诏书给他看。仁浦说:“侍中您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即使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呢。现在诏书刚刚发下,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将士的愤怒之心,(这样)就能免去自己的灾祸。”周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动诏书给诸将看。大家又害怕又愤怒,于是长驱渡过黄河。到周太祖即位,任命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仁浦说:“臣记得。”于是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错,周太祖特别倚重他。世宗即位,想要任命仁浦为宰相,议者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坚决用他。宋初,提升官位为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天宴会,太祖悄悄对仁浦说:“我想亲自出征太原,怎么样?”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仁浦跟从出征太原,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驿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赠侍中。仁浦性情宽容仁厚,一味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信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想吞并仁浦的宅第,多次诬陷他,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等到周太祖进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给仁浦,仁浦推辞说:“趁战乱报私怨,不忍心这样做啊。”努力保全了延徽。当时舆论称赞他是长者。世宗朝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近侍,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使很多人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