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旧五代史
原文:
李袭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后,父图,为洛阳令,因家焉。袭吉乾符末应进士举,遇乱,避地河中,依节度使李都,擢为盐铁判官。及王重荣代,不喜文士,时丧乱之后,衣冠多逃难汾、晋间。袭吉访旧至太原,武皇①署为府掾,出宰榆社。光启初,武皇遇难上源,记室殁焉,既归镇,辟掌奏者,多不如旨。或有荐袭吉能文,召试称旨,即署为掌书记。袭吉博学多通,尤谙悉国朝近事,为文精意练实,动据典故,无所放纵,羽檄军书,辞理宏健。自武皇上源之难,与梁祖②不协,乾宁末,刘仁恭负恩,其间论列是非,交相聘答者数百篇,警策之句,播在人口,文士称之。三年,迁节度副使,从讨王行瑜,拜右谏议大夫。及师还渭北,武皇不获入觐,为武皇作违离表,中有警句云:“穴禽有翼,听舜乐以犹来;天路无梯,望尧云而不到。”昭宗览之嘉叹。洎袭吉入奏,面诏谕之,优赐特异。
天复中,武皇议欲修好于梁,命袭吉为书以贻梁祖,书曰:“一别清德,十有余年,失意杯盘,争锋剑戟。山长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梁祖览之,至“毒手尊拳”之句,怡然谓敬翔曰:“李公斗绝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袭吉之笔才,虎傅翼矣!”又读至“马邑儿童”、“阴山部落”之句,梁祖怒谓敬翔曰:“李太原残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及翔为报书,词理非胜,由是袭吉之名愈重。
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参决府事,务在公平,不交赂遗,绰绰有士大夫之风概焉。天祐三年六月,以风病卒于太原。同光二年,追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六十》)
译文:
李袭吉,自己说是唐朝左相李林甫的后代,父亲李图,担任洛阳令,所以居家洛阳。李袭吉在乾符末年应进士举,遇遭战乱,逃避到河中,依附节度使李都,被提升为盐铁判官。等到王重荣代替李都任节度使,不喜欢文士。当时正值丧乱之后,士大夫多逃难到汾、晋二地。李袭吉到太原探访故交,武皇委任他为官署属员,出任榆社县宰。光启初年,武皇在上源遭遇袭击,武皇的记室死了,回来之后,征召掌管进言上书的人,多不合心意。有人推荐说李袭吉善于写文章,召来一试果然合意,即刻任命他为掌书记。李袭吉博学通识,特别熟悉国朝近代之事,写的文章精意练实,动辄引经据典,从不纵性为文,不管是写檄文还是军书,均辞旨宏远理气雄健。武皇自从在上源遭暗算后,与梁太祖一直不合。乾宁末年,刘仁恭忘恩负义,这期间李袭吉撰写的由聘答者送去的论说是非的书信几百篇,其中警策之句,人人传诵,文士称赞。光启三年,迁升为节度副使,随行征讨王行瑜,任右诛议大夫。等到回师渭北,武皇没获准入宫觐见唐昭宗,李袭吉替武皇做《违离表》,里面有警句:“洞中飞禽有翼,听到舜乐所以飞来;天路没有长梯,望见尧云却难到达。”唐昭宗读后颇为嘉许赞叹。等到李袭吉上奏时,昭宗当面教导他,优待赏赐特别多。
天复年中,武皇想和梁朝修好,命李袭吉写信给梁太祖,信上说:“与君一别,已十几年,酒宴推杯失睦违和,持剑握戟争锋对决。山长水阔,难追两国交欢之时;雁逝鱼沉,往来书信久已断绝…………”梁太祖看信,到“毒手尊拳”一句时,高兴地对敬翔说:“李克用偏居一隅,怎么会得到这种文士!像我这样足智善谋,如果再得到李袭吉的文才,就像老虎添了翅膀一样啊!”又读到“马邑儿童”、“阴山部落”等句,梁太祖生气地对敬翔说:“李克用只剩下一口气,仍然气呑宇宙,可以臭骂他。”等到敬翔写回信时,词句理气均超不过李袭吉之信,因此李袭吉的名声更大了。
李袭吉在武皇幕府接近十五年,办公事之余,手中从不放下书卷。他勉励引导后辈,不凭借自己的才能苛责他人。李袭吉参与决策公事,务求公平,不搞送礼请托的歪风,很有士大夫的风度气概。天祐三年因患风病死于太原。同光二年,追赠礼部尚书。
相关练习:
旧五代史
李袭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后,父图,为洛阳令,因家焉。袭吉乾符末应进士举,遇乱,避地河中,依节度使李都,擢为盐铁判官。及王重荣代,不喜文士,时丧乱之后,衣冠多逃难汾、晋间。袭吉访旧至太原,武皇①署为府掾,出宰榆社。光启初,武皇遇难上源,记室殁焉,既归镇,辟掌奏者,多不如旨。或有荐袭吉能文,召试称旨,即署为掌书记。袭吉博学多通,尤谙悉国朝近事,为文精意练实,动据典故,无所放纵,羽檄军书,辞理宏健。自武皇上源之难,与梁祖②不协,乾宁末,刘仁恭负恩,其间论列是非,交相聘答者数百篇,警策之句,播在人口,文士称之。三年,迁节度副使,从讨王行瑜,拜右谏议大夫。及师还渭北,武皇不获入觐,为武皇作违离表,中有警句云:“穴禽有翼,听舜乐以犹来;天路无梯,望尧云而不到。”昭宗览之嘉叹。洎袭吉入奏,面诏谕之,优赐特异。
天复中,武皇议欲修好于梁,命袭吉为书以贻梁祖,书曰:“一别清德,十有余年,失意杯盘,争锋剑戟。山长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梁祖览之,至“毒手尊拳”之句,怡然谓敬翔曰:“李公斗绝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袭吉之笔才,虎傅翼矣!”又读至“马邑儿童”、“阴山部落”之句,梁祖怒谓敬翔曰:“李太原残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及翔为报书,词理非胜,由是袭吉之名愈重。
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参决府事,务在公平,不交赂遗,绰绰有士大夫之风概焉。天祐三年六月,以风病卒于太原。同光二年,追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六十》)
[注]①武皇,唐末割据军阀李克用死后被追赠的谥号。②梁祖: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朱温,曾在上源袭击武皇。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父图,为洛阳令,因家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天路无梯,望尧云而不到 骊山北构而西折
C. 山长水阔,难追二国之欢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武皇议欲修好于梁 赵尝五战于秦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擢、迁、拜,均指古代对官员的任命情况。其中“擢”指选拔、提拔,“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拜”指授与官职。
B. 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多代指士大夫。“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诗)中的“衣冠”也是这种用法。
C. 乾宁,与下文的“天复”均属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有的帝王只用一个年号,有的用多个年号。
D. 卒,古代称大夫死日卒。古代对死的称呼还有:帝王和王后死曰“薨”,诸侯死曰“崩”,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袭吉生逢乱世,早年仕途颇有挫折。先是参加科考遭遇祸乱,后依附节度使李都,代替李都的王重荣不喜欢文官,李袭吉又到武皇官署做了属官。
B. 李袭吉博学多通,为文善于引经据典。他写给唐昭宗的《违离表》,把自己比为洞中的禽鸟,把武皇比作尧舜,唐昭宗看后也颇为嘉许赞叹。
C. 李袭吉辞理宏健,辞采气度折服对手。梁祖读李袭吉写的修好书信,或高兴或愤怒,这些情绪从侧面表现了李袭吉所写书信的非凡卓异。
D. 李袭吉作风严正,身后深享显职高位。他参与决策公事,力求公平,不搞送礼请托等歪风,颇有士大夫的风度气概,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
(2)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答
7. D 8. D 9. B
10. (1)李袭吉在武皇幕府接近十五年,处理公事之余,手中从不放下书卷。他勉励引导后辈,不凭借自己的才能苛责他人。
(2)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敲击后)能发出铿铿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焉,前一个是兼词,于之,在那里;后一个是代词,他。B项,而,前一个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连词,表承接。C项,之,前一个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是代词,这些,这类。D项,于,两个都是介词,和。故选D项。
【8题详解】
该题考查考察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帝王和王后死曰‘薨’,诸侯死曰‘崩’”陈述有误。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王后死也叫薨。故选D项。
【9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把自己比为洞中的禽鸟,把武皇比作尧舜”分析有误。是把武皇比作洞中的禽鸟,把唐昭宗比作尧舜。故选B项。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垂,接近;视事,处理公事;暇,空闲;奖诱,勉励引导;后进,后生;以,凭借;格,苛责。第二句中,然,但是;是,这;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铿然有声之石,之……者,是定语后置标志词;以,用;名,命名。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参考译文:
李袭吉,自己说是唐朝左相李林甫的后代,父亲李图,担任洛阳令,所以居家洛阳。李袭吉在乾符末年应进士举,遇遭战乱,逃避到河中,依附节度使李都,被提升为盐铁判官。等到王重荣代替李都任节度使,不喜欢文士。当时正值丧乱之后,士大夫多逃难到汾、晋二地。李袭吉到太原探访故交,武皇委任他为官署属员,出任榆社县宰。光启初年,武皇在上源遭遇袭击,武皇的记室死了,回来之后,征召掌管进言上书的人,多不合心意。有人推荐说李袭吉善于写文章,召来一试果然合意,即刻任命他为掌书记。李袭吉博学通识,特别熟悉国朝近代之事,写的文章精意练实,动辄引经据典,从不纵性为文,不管是写檄文还是军书,均辞旨宏远理气雄健。武皇自从在上源遭暗算后,与梁太祖一直不合。乾宁末年,刘仁恭忘恩负义,这期间李袭吉撰写的由聘答者送去的论说是非的书信几百篇,其中警策之句,人人传诵,文士称赞。光启三年,迁升为节度副使,随行征讨王行瑜,任右诛议大夫。等到回师渭北,武皇没获准入宫觐见唐昭宗,李袭吉替武皇做《违离表》,里面有警句:“洞中飞禽有翼,听到舜乐所以飞来;天路没有长梯,望见尧云却难到达。”唐昭宗读后颇为嘉许赞叹。等到李袭吉上奏时,昭宗当面教导他,优待赏赐特别多。
天复年中,武皇想和梁朝修好,命李袭吉写信给梁太祖,信上说:“与君一别,已十几年,酒宴推杯失睦违和,持剑握戟争锋对决。山长水阔,难追两国交欢之时;雁逝鱼沉,往来书信久已断绝…………”梁太祖看信,到“毒手尊拳”一句时,高兴地对敬翔说:“李克用偏居一隅,怎么会得到这种文士!像我这样足智善谋,如果再得到李袭吉的文才,就像老虎添了翅膀一样啊!”又读到“马邑儿童”、“阴山部落”等句,梁太祖生气地对敬翔说:“李克用只剩下一口气,仍然气呑宇宙,可以臭骂他。”等到敬翔写回信时,词句理气均超不过李袭吉之信,因此李袭吉的名声更大了。
李袭吉在武皇幕府接近十五年,办公事之余,手中从不放下书卷。他勉励引导后辈,不凭借自己的才能苛责他人。李袭吉参与决策公事,务求公平,不搞送礼请托的歪风,很有士大夫的风度气概。天祐三年因患风病死于太原。同光二年,追赠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