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辽史
原文: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性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乙辛荐仲禧可任,拜广德军节度使,复为南院枢密使,卒,谥钦惠。俨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第。守著作佐郎,补中书省令史,以勤敏称。大康初,历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两府奏事,论群臣优劣,唯称俨才俊。改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紫。六年,迁大理少卿,奏谳详平。明年,升大理卿。丁父忧,夺服,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为景州刺史。绳胥徒,禁豪猾,抚老恤贫,未数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颂德。二年,改御史中丞,诏按上京滞狱,多所平反。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冬,改山西路都转运使。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寿隆初,授枢密直学士。以母忧去官,寻召复旧职。宋攻夏,李乾顺遣使求和解,帝命俨如宋平之,拜参知政事。六年,驾幸鸳鸯泺,召至内殿,访以政事。帝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俨尝得胜采,上曰:“上相之徵也!”迁知枢密院事,赐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皇朝实录》七十卷。帝大渐,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同受顾命。乾统三年,徙封秦国。六年,封漆水郡王。天庆中,以疾,命乘小车入朝。疾甚,遣太医视之。薨,赠尚父,谥曰忠懿。俨素廉洁,一芥不取於人。经籍一览成诵。又善伺人主意。妻邢氏有美色,常出入禁中,俨教之曰:“慎勿失上意!”由是权宠益固。三子:处贞,太常少卿;处廉,同知中京留守事;处能,少府少监。
节选自《辽史·耶律俨传》
译文: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府人。本姓李。父仲禧,重熙年间开始任官。清宁初,任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1035),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间筑城,拜为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榆州刺史。不久诏令官复原职,迁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1037),赐给国姓,封韩国公,改任南院枢密使。当时枢密大臣耶律乙辛等人诬陷皇太子,皇帝诏令耶律仲禧偕同乙辛审讯,牵连许多无罪之人,未能昭雪。乙辛荐举仲禧可委以重任,拜为广德军节度使,再度担任南院枢密使,去世,谥曰钦惠。耶律俨仪容俊秀严整,好学,有诗名,咸雍年间中进士。任著作郎,补为中书省令史,以勤勉机敏著称。大康初,历任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来两府奏事,论列群臣之优劣,唯独称赞耶律俨才能出众。改任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给紫色公服。六年(1080),迁大理少卿,上报对狱案的处理意见十分公平。次年,升任大理卿。遭逢父丧去职服丧,道宗强夺其服,任为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任景州刺史。约束官府衙役,拘禁那些强横狡猾不守法之人,抚恤老人和穷人,不上数月,清明的政声已开始传播开来,郡中人为他刻石颂扬德政。二年(1086),改任御史中丞,诏令查究上京的积压案件,平反了很多冤案,任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1090)冬,改任山西路都转运使。铲除积习弊政,上奏确定课税的定额,增加州县长官的俸禄,全部事情都得以施行。寿隆初,授任枢密直学士。遭逢丁丧辞官,不久征召官复原职。宋人攻夏,李乾顺派使者请我国从中和解,皇上命耶律俨到宋国为他们讲和,拜为参知政事。六年(1100),皇上临幸鸳鸯泊,征召他到内殿,询问政事。皇上晚年厌倦于政事之辛劳,在用人上自己无法择定时,便下令各人分别掷骰子,对点力占优者授给官职。耶律俨曾经掷得胜采(大点力),皇上说:“这是首相的征兆!”迁任知枢密院事,赐号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纂《皇朝实录》七十卷。皇上病危,耶律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一同接受遗诏。乾统三年(1103),徙封为秦国公。六年(1106),封漆水郡王。天庆年间,因为生病,天祚帝命他乘小车入宫朝见。病重,皇上派太医前往诊视。逝世,追赠尚父,谥号为忠懿。耶律俨一向廉洁,从不向人求取分毫。对于经书典籍,看一遍就能记诵下来。又善于窥察人主之心意。其妻邢氏貌美,经常出入于宫中,耶律俨叮嘱她说“:千万不可违背了皇上的心意!”因此权位和宠幸更加稳固。有三子:处贞,为太常少卿;处廉,同知中京留守事;处能,任少府少监。
相关练习:
辽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性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乙辛荐仲禧可任,拜广德军节度使,复为南院枢密使,卒,谥钦惠。俨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第。守著作佐郎,补中书省令史,以勤敏称。大康初,历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两府奏事,论群臣优劣,唯称俨才俊。改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紫。六年,迁大理少卿,奏谳详平。明年,升大理卿。丁父忧,夺服,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为景州刺史。绳胥徒,禁豪猾,抚老恤贫,未数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颂德。二年,改御史中丞,诏按上京滞狱,多所平反。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冬,改山西路都转运使。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寿隆初,授枢密直学士。以母忧去官,寻召复旧职。宋攻夏,李乾顺遣使求和解,帝命俨如宋平之,拜参知政事。六年,驾幸鸳鸯泺,召至内殿,访以政事。帝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俨尝得胜采,上曰:“上相之徵也!”迁知枢密院事,赐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皇朝实录》七十卷。帝大渐,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同受顾命。乾统三年,徙封秦国。六年,封漆水郡王。天庆中,以疾,命乘小车入朝。疾甚,遣太医视之。薨,赠尚父,谥曰忠懿。俨素廉洁,一芥不取於人。经籍一览成诵。又善伺人主意。妻邢氏有美色,常出入禁中,俨教之曰:“慎勿失上意!”由是权宠益固。三子:处贞,太常少卿;处廉,同知中京留守事;处能,少府少监。
节选自《辽史·耶律俨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B、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C、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D、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除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指古人在成年时,在本名之外另外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B、夺服,是中国古代礼俗,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也叫夺情。
C、顾命,取临终遗命之意,耶律俨能被皇帝选为顾命大臣,说明他是才德俱佳之臣。
D、乾统,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有一个或多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耶律俨勤敏有才,清明公正。两府在评判官员优劣时,唯独陈赞他才能出众;后来升任大理寺少卿,上报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十分公平。
B、耶律俨善治有方,宽严有别。他任景州刺史时,约束官府衙役,拘禁强横狡猾之人;抚恤老人和穷人,没过几月,美名传播开来。
C、耶律俨处事有能,办案有效。他在御史中丞任上,审查了上京的积压案件,平反了很多冤案,后担任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
D、耶律俨深受器重,担当重任。他曾守孝未满就被朝廷召回,官复原职;又因为有文采而被皇帝称赞有上相的征兆,并被赐予要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 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
(2) 俨素廉洁,一芥不取於人。经籍一览成诵。又善伺人主意。
答案:
10.C、(原文断句: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
11.A、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供长辈呼唤,字供晚辈或平辈呼唤)
12.D(皇上晚年厌倦于政事之辛劳,在用人上自己无法择定时,采取掷骰子的方式,对点力占优者授给官职,耶律俨因掷得胜采而被皇帝授予重职。)
13.(1)(耶律俨)铲除积习弊政,上奏确定课税的定额,增加州县长官的俸禄,全部事情都得以施行。(刮剔、奏定、课、益、事皆施行,各1分)
(2)耶律俨一向廉洁,从不向人求取分毫。对于经书典籍,看一遍就能记诵下来。又善于窥察人主之心意。(素、伺、“不取於人”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府人。本姓李。父仲禧,重熙年间开始任官。清宁初,任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1035),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间筑城,拜为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榆州刺史。不久诏令官复原职,迁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1037),赐给国姓,封韩国公,改任南院枢密使。当时枢密大臣耶律乙辛等人诬陷皇太子,皇帝诏令耶律仲禧偕同乙辛审讯,牵连许多无罪之人,未能昭雪。乙辛荐举仲禧可委以重任,拜为广德军节度使,再度担任南院枢密使,去世,谥曰钦惠。耶律俨仪容俊秀严整,好学,有诗名,咸雍年间中进士。任著作郎,补为中书省令史,以勤勉机敏著称。大康初,历任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来两府奏事,论列群臣之优劣,唯独称赞耶律俨才能出众。改任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给紫色公服。六年(1080),迁大理少卿,上报对狱案的处理意见十分公平。次年,升任大理卿。遭逢父丧去职服丧,道宗强夺其服,任为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任景州刺史。约束官府衙役,拘禁那些强横狡猾不守法之人,抚恤老人和穷人,不上数月,清明的政声已开始传播开来,郡中人为他刻石颂扬德政。二年(1086),改任御史中丞,诏令查究上京的积压案件,平反了很多冤案,任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1090)冬,改任山西路都转运使。铲除积习弊政,上奏确定课税的定额,增加州县长官的俸禄,全部事情都得以施行。寿隆初,授任枢密直学士。遭逢丁丧辞官,不久征召官复原职。宋人攻夏,李乾顺派使者请我国从中和解,皇上命耶律俨到宋国为他们讲和,拜为参知政事。六年(1100),皇上临幸鸳鸯泊,征召他到内殿,询问政事。皇上晚年厌倦于政事之辛劳,在用人上自己无法择定时,便下令各人分别掷骰子,对点力占优者授给官职。耶律俨曾经掷得胜采(大点力),皇上说:“这是首相的征兆!”迁任知枢密院事,赐号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纂《皇朝实录》七十卷。皇上病危,耶律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一同接受遗诏。乾统三年(1103),徙封为秦国公。六年(1106),封漆水郡王。天庆年间,因为生病,天祚帝命他乘小车入宫朝见。病重,皇上派太医前往诊视。逝世,追赠尚父,谥号为忠懿。耶律俨一向廉洁,从不向人求取分毫。对于经书典籍,看一遍就能记诵下来。又善于窥察人主之心意。其妻邢氏貌美,经常出入于宫中,耶律俨叮嘱她说“:千万不可违背了皇上的心意!”因此权位和宠幸更加稳固。有三子:处贞,为太常少卿;处廉,同知中京留守事;处能,任少府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