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后汉书
原文:
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建初元年,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济南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旷,乃上疏曰: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书奏肃宗下其章司空第五伦亦同终议校书郎班固等难伦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又言:“宣帝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校书郎班固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又上书自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后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时太后兄卫尉马廖,谨笃自守,不训诸子。终与廖交善,以书戒之曰:《礼》制,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傅,教之书计,以开其明;十五置太傅,教之经传,以道其志。汉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之称。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廖不纳。子豫后坐县书诽谤,廖以就国。终兄凤为郡吏,太守廉范为州所考,遣凤候终,终为范游说,坐徙北地。帝东巡狩,凤皇黄龙并集,终赞颂嘉瑞,上述祖宗鸿业,凡十五章,奏上,诏贳还故郡。永元十二年,征拜郎中,以病卒。
(选自《后汉书•杨终传》,有删改)
译文:
杨终字子山,是蜀郡成都人。十三岁时,任郡中小吏,太守对他的才能感到很惊奇,派他到京城从师学习,学习《春秋》。建初元年,大旱,谷价昂贵,杨终认为广陵、济南的案件,被流放的人上万,又聚居在边远地区,吏民长久怨恨,于是上疏道:从前般商的百姓就近迁到洛邑,尚且还怨恨、不满,何况离开肥沃的中原土地,寄居在不长草木的极远之地呢?而且南方湿热,瘴气丛生。(希望)陛下您能够留心考察,来教济百姓。奏章呈上后,肃宗将他的奏章交给大臣讨论。司空第五伦也赞同杨终的奏议。校书郎班固等人诘难第五伦,认为(移民之法)施行已久,孝子没有改父之道,先帝所建制度,不应改变。杨终又说:“宣帝广泛征召群儒,在石渠阁商讨修订《五经》。当前天下太平无事,求学的人能够完成学业,然而那些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或“人”),破坏了(原本)重要的原则。应照石渠旧例,永为后世的法则。”于是下诏召集众多儒生在白虎观讨论考察(各经书内容的)异同。恰巧赶上杨终因事获罪被囚禁于监狱,校书郎班固等人,以杨终对《春秋》很有研究、学术上多独特见解为由,上表请求放人,杨终又上书替自己申诉,当天便被赦免放出,于是得以参与白虎观(的讨论)。后来受诏删削《太史公书》为十多万字。当时,太后的哥哥卫尉马廖,谨慎笃实,坚持自己的操守,但不教导他的儿子们。杨终与马廖交情不错,他用书信告诫马廖,(信中)说:《礼》规定,君主之子八岁时,为他设少傅,教他写字计算,以启蒙他的心智;十五岁时设太傅,教他经传,以引导他的志向。汉朝兴起,诸侯王不致力于教诲,多触禁忌,所以有亡国之祸,而缺乏嘉善的称誉。现在您地位尊贵显要,为天下人所仰望,怎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把这作为最值得警戒的事!马廖不接纳(他的意见)。他的儿子马豫后来因张贴文书诽谤而获罪,马廖因此回到封地。杨终的兄长杨凤是郡吏,太守廉范被州府考察,派杨凤问候杨终,杨终替廉范游说,因此获罪被流放到北部地区。皇帝向东出行视察,凤凰黄龙一起会集出现,杨终赞颂这是祥瑞之兆,(向皇帝)陈述祖宗的宏图大业,共十五章,奏章呈上之后,皇帝下诏赦免他也并让他返回故郡。永元十二年,(朝廷)征召任命为郎中,后因病去世。
相关练习:
后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每小题3分.共19分)
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建初元年,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济南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旷,乃上疏曰: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书奏肃宗下其章司空第五伦亦同终议校书郎班固等难伦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又言:“宣帝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校书郎班固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又上书自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后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时太后兄卫尉马廖,谨笃自守,不训诸子。终与廖交善,以书戒之曰:《礼》制,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傅,教之书计,以开其明;十五置太傅,教之经传,以道其志。汉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之称。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廖不纳。子豫后坐县书诽谤,廖以就国。终兄凤为郡吏,太守廉范为州所考,遣凤候终,终为范游说,坐徙北地。帝东巡狩,凤皇黄龙并集,终赞颂嘉瑞,上述祖宗鸿业,凡十五章,奏上,诏贳还故郡。永元十二年,征拜郎中,以病卒。
(选自《后汉书•杨终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书奏/肃宗下其章/司空第五伦亦同/终议校书郎班固等难伦/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异/
B.书奏肃宗/下其章/司空第五伦亦同终议/校书郎班固等难伦/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异/
C.书奏/肃宗下其章/司空第五伦亦同终议/校书郎班固等难伦/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异/
D.书奏肃宗/下其章/司空第五伦亦同/终议校书郎班固等难伦/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上疏是指古时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疏作为一种文体,指臣子给皇帝的奏议。
B.《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经传分别指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作,也泛指比较重要的、有权威性的古籍。
D.诸侯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国君,要按礼听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杨终天性聪慧,为官敢于直言。他为太守赏识,年仅十三岁就被派往京城求学,研习《春秋》;建初元年,他上疏直言皇帝要考察民情,体恤百姓。
B.杨终博学多识,论考经书异同。他建议依旧例研究探讨经书,得到朝廷认同;他因事入狱,在他人求情和自我申诉后被释放,最终能参与研讨经书。
C.杨终见识长远,规劝友人教子。他认为要按照《礼》制,以书计使孩子明智,以经传引导其志向;以前车之鉴告诫马廖注意子女教育,但未被接受。
D.杨终为人说情,反而殃及自身。他受兄长杨凤所托,向太守廉范游说,结果被罚流徙北地;皇帝东巡时,他赞颂嘉瑞并上述祖宗功业,才被赦罪。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5 分)
(2)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5 分)
答案:
10.C【选项分析】“下其章”意为把奏章交给臣子,主语应为前面的“肃宗”,句子结构完整,二者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B、D。“同”为同意,作谓语动词,“终议”意为杨终的意见,作“同”的宾语,“同”与“终议”之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A 项。
11.C【选项分析】“经传指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作”错,“经指儒家经典”正确,“传”则指为解释儒家经典所作的重要典籍。
【回归教材】考查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首先要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如 B 项,《太史公书》即《史记》,高中教材中《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皆选自《史记》,考生应当对此有所了解。再如 C 项,“经传”,可参考教材《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对“传”的注释,即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12.D【选项分析】“向太守廉范游说”错,应该是为太守廉范说好话。
13.(1)当前天下太平无事,求学的人能够完成学业,然而那些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或“人”),破坏了(原本)重要的原则。
(“章句”(“章句”的翻译不一定要完全和答案一致,译出大意即可)“徒”“大体”各 1 分,大意 2 分)
(2)现在您地位尊贵显要,为天下人所仰望,怎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把这作为最值得警戒的事!
(“尊重”“临深履薄”“至”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杨终字子山,是蜀郡成都人。十三岁时,任郡中小吏,太守对他的才能感到很惊奇,派他到京城从师学习,学习《春秋》。建初元年,大旱,谷价昂贵,杨终认为广陵、济南的案件,被流放的人上万,又聚居在边远地区,吏民长久怨恨,于是上疏道:从前般商的百姓就近迁到洛邑,尚且还怨恨、不满,何况离开肥沃的中原土地,寄居在不长草木的极远之地呢?而且南方湿热,瘴气丛生。(希望)陛下您能够留心考察,来教济百姓。奏章呈上后,肃宗将他的奏章交给大臣讨论。司空第五伦也赞同杨终的奏议。校书郎班固等人诘难第五伦,认为(移民之法)施行已久,孝子没有改父之道,先帝所建制度,不应改变。杨终又说:“宣帝广泛征召群儒,在石渠阁商讨修订《五经》。当前天下太平无事,求学的人能够完成学业,然而那些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或“人”),破坏了(原本)重要的原则。应
照石渠旧例,永为后世的法则。”于是下诏召集众多儒生在白虎观讨论考察(各经书内容的)异同。恰巧赶上杨终因事获罪被囚禁于监狱,校书郎班固等人,以杨终对《春秋》很有研究、学术上多独特见解为由,上表请求放人,杨终又上书替自己申诉,当天便被赦免放出,于是得以参与白虎观(的讨论)。后来受诏删削《太史公书》为十多万字。当时,太后的哥哥卫尉马廖,谨慎笃实,坚持自己的操守,但不教导他的儿子们。杨终与马廖交情不错,他用书信告诫马廖,(信中)说:《礼》规定,君主之子八岁时,为他设少傅,教他写字计算,以启蒙他的心智;十五岁时设太傅,教他经传,以引导他的志向。汉朝兴起,诸侯王不致力于教诲,多触禁忌,所以有亡国之祸,而缺乏嘉善的称誉。现在您地位尊贵显要,为天下人所仰望,怎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把这作为最值得警戒的事!马廖不接纳(他的意见)。他的儿子马豫后来因张贴文书诽谤而获罪,马廖因此回到封地。杨终的兄长杨凤是郡吏,太守廉范被州府考察,派杨凤问候杨终,杨终替廉范游说,因此获罪被流放到北部地区。皇帝向东出行视察,凤凰黄龙一起会集出现,杨终赞颂这是祥瑞之兆,(向皇帝)陈述祖宗的宏图大业,共十五章,奏章呈上之后,皇帝下诏赦免他也并让他返回故郡。永元十二年,(朝廷)征召任命为郎中,后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