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贾谊论》,出自《古文观止.卷十·宋文》,作者宋代苏轼.论述如何施展抱负才能的文章.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1]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shù)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xǐ)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jù)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①汉文:汉文帝刘衡。②昼:地名。③趯然:跳跃的样子。趯,同“跃”。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致:建功立业
B.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勤:尽心尽力
C.夫子何为不豫/豫:欢喜快乐
D.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略:大体约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之荆州,先之以冉有 是何楚人之多也
B.所就者大,则必有隐忍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C.王其庶几召我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D.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B.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C.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D.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②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③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参考答案
1、D
2、B
3、B
4、(1)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
(2)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能利用汉文帝啊。
(3)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因此不是聪明通达、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意对即可)
译文
不是有才能难,而是把才能施展出来难。可惜呀,贾谊是能辅佐帝王的人才,但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一个君子想要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也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 “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呀!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是西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赏析
贾谊是位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由于他向汉文帝提出一系列建议,有损当时绛侯和灌婴等功臣的利益,因而遭到朝中排挤,政治道路坎坷。苏轼认为贾谊的悲剧是因为不自用其才,不能同皇帝、大臣做好关系所造成的。苏轼认为,成大事者要善于等待时机,不要操之过急。
在《贾谊论》中,首段即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获得发挥却是很难。而贾谊正是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利用。接着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而古代贤人郁郁不得志,不一定是当时君主不识贤才,或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此两段将焦点集中在贾谊不得汉文帝重用,乃是因为自身对政治的修养不够。文中的正面描写“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与“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设,都反映苏轼对贾谊的看法。
第三段举史例说明贤人与帝王之间的关系,是希望获得了解、不忍相离的,文中也提及了贤人对于自己才能的爱惜与自信。孔子与孟子都希望能够受到君王的赏识,得以施展抱负,为此有“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以及“三宿而后出昼”的行为,这是对君王的不舍与期许,也是对自己才能的肯定,若是做到如此,还不能够为君王所用,这是君王的疏忽,那也无所怨憾了。最后一句,明白说出贾谊的失意,并不是汉文帝不能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懂得效力于汉文帝。
第四段以当时历史背景出发,说明当时为何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情同骨肉的开国功臣对上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苏轼提出这样的对立,为汉文帝的决定做出强而有力的支持。而贾谊在政治失意后,郁郁寡欢、自伤自怜,不能够趁此修养其身,最后失意而终。这也是苏轼对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的批评。
最后一段苏轼再次讨论君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有施展大志的机会,因此贤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怀抱。而人君获得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要了解他的个性若不被见用则会自伤不振,为此要做出适切的考虑,否则便是折损了一名人才。然而,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事,有着“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的生命期许。
《贾谊论》全文紧扣着贾谊之失意而终,最大的原因乃是自己操之过急,经不起挫折的考验,这的确是对贾谊的人格特质分析得非常深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这样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与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也许因为这样把焦点集中在贾谊身上,在取材上就比较少顾及汉文帝与周勃、灌婴的观点,例如汉文帝对于贾谊应该如何处置?功臣们该有的胸怀?对于问题的实质就难以有较深较实际较全面的接触。但是一篇文章要顾及批评各方观点,在文章的强度上就难以如此震摄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