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古诗文名句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43、屈原在《离骚》中用“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46、在《离骚》中,屈原用“
47、李白的《蜀道难》中,“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5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52、《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5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54、《论语》中,孔子说:“
55、《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6、《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5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5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6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6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6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6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6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66、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68、《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69、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70、《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
答案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9.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4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6.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8.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6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