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刘姥姥
1、因为人到中年,懂得人生艰难,认清生活现实,比不懂,或是不想懂要好得多。
2、刘姥姥道:“这到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到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俯就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到不拿大。
3、刘姥姥称贾母“老寿星”,贾母称刘姥姥“老亲家”。二人应对入流,真不知如何赞扬才好。
4、刘姥姥二出大观园时带走的东西是极丰厚的。王夫人直接赏赐了一百两银子,让刘姥姥可置办家产或做生意,日后不必求亲靠友,这虽带着些委婉的提醒,但也是最实际有效、于长远有益的帮助。此外,贾府所送的具体物什颇见体贴与厚意。凤姐派平儿送的半炕东西中,有刘姥姥要的青纱一匹,怕不好直接成衣,还送了实地子月白纱做里子,足见绝非打发与敷衍,绸缎、点心也细致体面,满足了刘姥姥的心愿,又彰显了贵族的气度。而用刘姥姥装瓜果送来的袋子装御田粳米和各样果子,显出世家大族礼尚往来、不叫人拿空袋子回去的礼节。赠礼时平儿的语气也是谦恭礼貌的,私赠她袄儿、裙子、包头、绒线时,还称怕刘姥姥嫌旧,不是居高而视的赏赐,而是平等贴心的回礼。为了怕刘姥姥过意不去,平儿还向刘姥姥要野菜,缓解了刘姥姥的受恩之负,也给了刘姥姥报恩的机会,在细节处尽显善意与聪慧。而鸳鸯代贾母送的东西也显出厚情,所赠衣服说是贾母不穿的,然而庆寿时众人敬赠的必是不菲之物,不忌讳、不吝啬地赠予刘姥姥,确是厚赐;另有刘姥姥在游览大观园时顺口提及的面果子、药等,确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想来刘姥姥也没想到自己为自显低陋表达艳羡的小物,贾母等竟都记着,并没有只当玩笑听,而是细致体贴地准备好了馈赠与刘姥姥,且极为周到——所赠之药中,梅花点舌丹是祛毒的药,紫金锭是治中暑的药,活络丹是活血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催生保命丹是妇人难产时吃的药,且每一样都用方子包着,注明所治之病,对于居住在设施有限、药品缺乏的乡间的刘姥姥而言,实在是温厚得熨帖人心的厚礼。而宝玉从妙玉处拿来相赠的成窑钟子,也体现了宝玉作为一个贵族公子对平民的怜悯,一听妙玉嫌刘姥姥喝过脏了要打碎,便立即拦下来说要送给刘姥姥补贴家用,可见善心。而这成窑钟子,应是刘姥姥二出贾府时带的最值钱的一件物什。在曹公为巧姐设定的结局中,巧姐被卖,而赎金必然不菲,刘姥姥用来赎巧姐的那一大笔银两,也许正是这成窑钟子所卖,也是因缘轮转,一时的悲悯之心可结来日之善果。
5、周瑞家的如果实话实说,把刘姥姥和王夫人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摆一摆,平儿估计直接就给打回去了。
6、你看,这多像老人对待自家孩子。孩子犯傻了,别人说,她们要护,而她们自己,是可以嗔怪两句的。
7、那刘姥姥因喝了些酒,她的脾气和黄酒不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蹲了半日方完。及出厕来,酒被风吹,且年迈之人,蹲了半天,忽一起身,只觉眼花头晕,辩不出路径,四顾一望,都是树木山石,楼台房舍,却不知那一处是往那一路去的了,只得顺着一条石子路,慢慢的走来。
8、即使见着矮她一辈,在荣国府看门的仆人,她也叫人家一声“太爷”。
9、然而大部分的人如同刘姥姥那般,在漫长的人生路中艰难前行。
10、过了这一关,才见到了凤姐,继而又通过凤姐见到了贾母,最后改变了生活的面貌。
11、首先,我觉得刘姥姥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剧中,刘姥姥到荣国府之后,她好不吝啬的将自己作为笑料,以供贾府众人玩乐。刘姥姥逗乐大家,不仅是为了给贾府众人留有一个好印象。刘姥姥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感念贾府上下对自己的恩情,为了让大家开怀一笑,刘姥姥甘之如饴地牺牲自己。从刘姥姥屡次逗乐贾母来看,刘姥姥是位生性乐观之人,虽然生活窘迫,但她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之情。作者对刘姥姥进行这一形象塑造,也是为了和贾府位高权重之人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
12、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是的。”(刘姥姥)。
13、而临行前被刘姥姥取名的巧姐,也因刘姥姥改变命运。二进大观园的过程中,巧姐与板儿互换柚子与佛手,柚子又香又圆,佛手又名香橼,且象征救赎,为贾府衰败之时刘姥姥再进大观园救巧姐埋下伏笔,依曹公本意,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后,应为刘姥姥所救并将她嫁与板儿,成就儿时便已结下的缘分。
14、贾母亦忙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让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15、转过集锦槅子,就听的鼾齁如雷。忙进来,只闻见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
16、刘姥姥初进贾府,得了二十两银子加上这一次的共一百零八两现银。我所知的,江南的黄河涸田,一亩价格三两,中原地土较贵,也就七两左右。刘姥姥这些钱,无论买地做生意,都可算作中产人家了。她第一次进贾府,是真正的穷。刘家“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
17、王夫人一个月的月钱才是二十两,这一百多两银子,是王夫人半年的月钱。以王夫人的身价,这笔钱拿回乡下,是满可以把日子过好了。
18、而因王夫人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表明了自己不愿接纳林黛玉的行为,让贾母寒了心,因此,贾母也觉得没有必要给她的亲戚刘姥姥任何面子了。所以,即便刘姥姥为贾母带来了许多欢笑,但她依然不为所动,一毛不拔就是最好的证明!
19、这种种现象和行为都表现出了刘姥姥所具有的知恩图报和善良淳朴的人物形象,也正是因为这些品质使得王熙凤非常信任她,甚至将见鬼的事情告诉了她,并将女儿托付给她。
20、如果说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在言语中有着拘谨猥琐是为了拿取好处,那么在三十九回中的刘姥姥则丝毫没有表现出自卑和拘谨,在和贾府的女眷进行谈话时展现出的是诙谐和幽默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在四十回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21、世上的父母和老人,大多是这样的吧。在儿女的温饱与安稳面前,自己的脸面与尊严可以无限趋近于零,最终忽略不计。
22、刘姥姥认为王夫人是比较爽快的人,也会照顾亲戚,所以认为应该走一趟,就算一无所获也没什么关系。
23、刘姥姥不夸林黛玉,这个反常举动,只是细节描写,却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作者的精心构思,对相关情节的解读,就可能流于肤浅的道德评判,而错过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况味。
24、周瑞家的把刘姥姥带进凤姐的院子,她先去找平儿汇报,你看她怎么说跟平儿的:
25、这版的刘姥姥,最大的缺点,是丑了点(没有对已故沙老师不敬的意思)。真的是不够好看。《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应该是个有点可爱的形象。沙老师这相貌,影响了可爱。
26、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满载而归,没枉费自己一番辛苦。王夫人赏了一百两银子,王熙凤给了八两,平儿帮她打点,是半炕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齐全了。不光如此,到了鸳鸯那,又是一堆,还白得了妙玉一个成窑茶杯,鸳鸯给了俩笔锭如意(银子),光药就拿了五六样。
27、“吃早饭时更是把贾母及众人逗得忍俊不禁,刘姥姥毕竟是经历了世故的人,明白众人也不过是乐得高兴,并无他意,让贾母高兴就是福气。
28、说着便抽开系子,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来给他瞧,又笑道:“荷包你拿去,这个留下给我罢。”刘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声佛,听鸳鸯如此说,便说道:“姑娘只管留下罢了。”鸳鸯见他信以为真,便笑着仍与他装上,说道:“哄你顽呢!我有好些呢。你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拿了个成窑钟子来递与刘姥姥,道:“这是宝二爷给你的。”
29、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30、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举多得,既让太太小姐丫鬟们牢牢记住了给她们带来无数欢乐的人,又赢得了最高统治者老太太的心,认了她这门亲,让她常来走动;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大管家王熙凤的信任,连唯一的宝贝千金的名字都是让她取的。
31、可见,刘姥姥非但不傻不癫,反而内心无比清醒。她在离开大观园的同时,内心的独白一定是这样的:“谁把我当傻子看,谁才是真正的傻子!”。
32、(宝黛初见)碧纱厨——谈“宝黛初会”里的一处伏笔
33、也就是说,整个贾府只有王夫人认识刘姥姥,刘姥姥进贾府完全是奔着王夫人去的,贾府跟刘姥姥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
34、然而当下之人却总借宝黛那点子几乎匿迹的爱情判定《红楼梦》是反礼教之书,若认真与刘姥姥的话比较一看,可知谁是《红楼梦》的知音了。刘姥姥绝对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是《红楼梦》书里第一奇女子,故后文才会有让刘姥姥在贾府败落之后前去营救凤姐女儿巧姐儿做童养媳的情节。对于刘姥姥,最好不要把她当做可笑之人看待。
35、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贾政的侄媳妇兼内侄女。
36、年少看《红楼梦》,最喜书中不识忧愁,每日变着法取乐的悠闲日子。
37、其实,王熙凤和刘姥姥两人中,真正值得钦佩的是刘姥姥。
38、众人打谅了他一会,便问那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揪采,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
39、刘姥姥二进荣府,她充当的是女篾片的角色,她的寒酸和下里巴,成了供应荣府女眷们笑料的养分,但她面对上流社会太太奶奶小姐们的不接地气所表现出来的从容,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40、妙玉一生在佛院庵堂度过,可她尘心未尽,自从进了贾府,与岫烟情谊更深,对宝玉暗生情愫,又取中黛玉、宝钗、湘云、惜春诸钗,相与为友。
41、从某种角度看,刘姥姥不夸林黛玉,不也体现了刘姥姥的“不懂得”?林黛玉纵然“病如西子胜三分”,无奈在刘姥姥眼里,她的病态压倒了美态。当大雅与大俗碰撞时,迸发的是深刻的人生哲理。林黛玉怕花谢,花谢了,她要用锦囊收藏、埋于香冢。而刘姥姥盼花落,“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才能吃了填饱肚子。这是两种相差悬殊的生活状态,曹公都经历过,家族巨变使他从天上跌到地下。贵族的风雅、贫民的艰辛,施舍者的得意、乞食者的落魄,曹公深知个中滋味。正因遍览世间百态、饱尝人情冷暖,心怀大悲悯,曹公才能用一支笔,勾画出大雅、大俗的两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