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掩耳盗铃的拼音
1、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说自己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楚国人立刻瞠目结舌,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2、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3、当你如痴如醉爱一个人的时侯,你会乐此不疲地对他(她)身边的人或事感兴趣,这就是爱屋及乌。
4、(7)悖(bei)——糊涂。翻译: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5、安亲老师讲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开播啦~~
6、于是,他撕下两块布塞在了耳朵里,然后抡起大锤试着砸了一下,果然听不到砸钟声了。他十分高兴,使劲地砸起米。
7、(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8、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9、抽丝剥茧哥萨克被送走的追求逃犯一切爱好和平、民兵从村谁能把握也到场。
10、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撞死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因此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
11、(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12、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
13、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14、(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5、岳超《庚子——辛丑随銮纪实》:“慈禧召见吴永,知为浙江人,系曾国藩孙婿。慈禧对曾印象甚好,爱屋及乌,益加器重。”
16、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7、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18、这是一个儿童公益国学课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19、14)花钱如迅雷不及掩耳盗铃,赚钱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0、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1、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22、26)爱耳日,祝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涌进你耳里,愿快乐时时与你交头接耳,好运天天与耳鬓斯磨,健康年年对你俯首贴耳,幸福永远伴你耳目一新。
23、13)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4、(解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25、12)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6、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27、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太重,没法背走,他就取来一个铁锤,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铁椎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28、“从前有个人很爱占便宜,他为了得到别人的东西就去偷。这个小偷看上了一口钟,喜欢的不得了想要偷回家去...”
29、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0、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大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如果我想办法把耳朵给掩上,让它听不见声音不就没事了嘛!于是小偷把自己的耳朵掩的严严实实,然后用大力气抡起铁锤朝大钟砸去。
31、(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2、偶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般杀到公司。
33、点击“资源”—“资源”,再点击贝贝国学即可
34、(释义):百姓有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能直接拿走。想要毁了再搬走,钟是有声音的器具。所以偷铃铛怕别人听见声音,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35、(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36、春秋末年,晋国的智伯杀掉范氏,并把范氏家中的财物洗劫一空,但有一口大铜钟却遗漏在范氏家的院子里。
37、白话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8、英文:tomakeapainstakinginvestigation
39、(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40、(词语)掩耳盗铃(拼音)yǎněrdàolíng(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示例)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盗铃掩耳(反义词)开诚布公(灯谜)聆编辑本段典故来源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把它偷走.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门铃.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他伸手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掩耳盗铃解释三个数字
41、《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42、饿虎扑食 成语释义: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43、(拼音): yǎn guò shì fēi
44、(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45、(用法)含贬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46、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鲁迅《两地书 二九》)
47、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48、(5)况(huàng)然——形容钟声。(6)遽(jǜ)——急速。
49、白话译文:捂着鼻子去偷香,白白把自己变成罪犯。
50、(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51、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