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导读】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原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①。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②,
下者飘转沉塘坳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④。
公然抱茅入竹去⑤,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⑥,秋天漠漠向昏黑⑦。
布衾多年冷似铁⑧,娇儿恶卧踏里裂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⑩。
自经丧乱少睡眠○1,长夜沾湿何由彻○12!
安得广厦千万间○1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4,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5,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①重(chónɡ):层。茅:茅草。②罥(juàn):缠绕。长林梢:高大的树梢。③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④“忍能”句:意思是,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⑤入竹去:到竹林里去。⑥俄顷:转眼间,不大一会儿。⑦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将近。⑧“布衾”句:意思是,盖了多年的布被子已不保暖了。衾(qīn),被子。⑨恶卧:睡相不好。踏里裂:蹬破了被里。⑩雨脚:成串的雨点。如麻:用来形容雨点很密集的样子。○1丧乱:指安史之乱。○12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通达,这里是“通宵达旦”的意思。○13安得:怎样才能得到。广厦:高大而宽敞的房屋。○14庇(bì):遮盖,庇护。○15突兀:高耸的样子。见:通“现”。
【译诗】
八月秋高,狂风怒号,
卷走了我屋上的层层茅草。
茅草飞过江去落在了荒郊,
飘得低的掉在水塘里,
飘得高的挂在大树梢。
南村的孩子们欺我年老无力,
竟当着我的面做强盗。
公然把茅草抢到竹林里去,
我唇焦口噪喊不住,
拄着杖叹息不已气难消。
一会儿风停了云色渐渐变暗,
秋天天色迷蒙已经到了晚上。
布被子用了多年就像铁一样冰冷,
小儿子睡相不好又把被里蹬烂。
屋里漏雨连床头也没有干的地方,
密集的雨点却一夜都不间断。
自从安史乱起我就睡不安稳,
像这样湿漉漉的如何熬到天亮!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屋,
庇护住天下寒士让人人喜欢,
不惧风不惧雨安稳如山!
唉,什么时候眼前会出现这样的房屋,
即使我的屋子破了受冻死去也心甘!
【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作。它写于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记录了他当时居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一间茅屋内的生活经历和感触。
诗的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等几幅画面,写出秋风吹破茅屋后给诗人带来的困境。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起,诗人把风雨之夜的困境同动荡多年的安史之乱联系起来,把对个人生活的忧虑转为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在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折磨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境界阔大深广,虽写的是个人的生活遭遇,但并未被凄凉的情感淹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推己及人,甚至宁苦自身以利他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加之叙事生动而有层次,情感抒发深挚感人,语言使用准确而富有表现力,长短句的错落搭配体现了“歌行体”的动感,是一首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