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黄巢·题菊花
黄巢(?—884),冤句人,从事过贩卖私盐活动。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也爱读书,参加过进士考试,未中。不满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响应王仙芝在冤句率众起义。王仙芝被杀后继续战斗,号“冲天大将军”,深得人民群众拥护。880年攻陷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起义失败后自杀于泰山狼虎谷。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串译】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蝴蝶也不再来。有朝一日我要是当了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与桃花一起争奇斗艳。
【赏读提示】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然而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做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喊出“我为青帝”的豪情状语,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因此诵读此诗必须追求一种用气吐字的强控制,口气要大,场景大,意境大,视野也大。“飒飒”“满”“栽”都是表现作者描述的秋菊与众不同的关节点,加厚语气会凸显情态的夸张。后两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表现作者阔大的政治抱负和雄心壮志。“我”字是突现,应予做拉长处理,“桃花”是整首诗的最高点,“一”字应有势不可当之势。
【推荐名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