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全唐诗》中的伪好诗例评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研究学问当然要求实辨伪,本人长期以来也很积极地从事于此。文学品鉴要讲究艺术精湛,道理谁都理解。这两者看似理所当然,其实是各行其是,各有道理。如果一位学术名家讲解唐诗,所欣赏者恰是一首伪诗,不免留下笑柄。反过来看,宋人说到好诗,一下子想不起姓名,于是就称是唐诗,任何人都不怀疑。偏偏现代人发明了古籍全文检索,又偏偏遇到像我这样爱认死理的所谓考据学者,逐一查来,居然一半是宋诗。《全唐诗》编成那会儿,没有全文检索,编纂者又迫于皇命,学识也有那么一些局限,采取凡前人有一书说是唐诗者,一律视作唐诗收入,问题自然不少,当然也给后人留下发现问题、发表论文的机会。其实唐诗未必都好,伪诗未必都烂,如果我们稍稍转变一下立场,不难发现伪诗中尽多好诗,只不过在流传过程中遇到一些与作者全无关联的意外状况而已。换句话说,一首诗要从宋代甚至明代,顺利地混到唐代,没有它自身的优势,能做到吗?前几年台北专门举办一次明清伪画苏州片的特展,取名“伪好物”,实在是好的创意。在此,且说说唐诗中的伪好诗。

一、 骊山游人《题故翠微宫》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诗见《全唐诗》卷七八四。诗的来源应该是《诗話总龟》二四引《谈苑》:“翠微寺在骊山绝顶,旧离宫也。唐太宗避暑于此,后寺亦废。有游人题云(诗略)。”《谈苑》即《杨文公谈苑》,是黄鉴根据著名文人杨亿晚年所谈写成的一部笔记,原书不存,宋人各书引录很多,今人李裕民有辑本。杨亿晚年约当宋真宗末期,时去五代入宋仅五六十年,后人即此怀疑这首歌咏唐代史事的诗出自唐人,也可以理解。宋元间也有传为唐代著名诗人所作者,如《竹庄诗话》卷一五引《瑶溪集》作武元衡诗,题作《山顶翠微寺》,《类编长安志》卷九作刘禹锡诗,题作《翠微寺有感》,但二家别集皆无此诗,应属误记。比较可靠的记载是南宋周《清波别志》卷二:“元微之有一绝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洪景卢谓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幼时亦得一诗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死,樵夫时倒一株松。’乃张俞所作也,思致不减前作。”洪景卢即洪迈,他在《容斋随笔》中称赏元稹《行宫》诗“语少意足”,回味无穷,周认为此诗足与相当,他得知此诗作者是张俞。张俞,又作张愈,字少愚,号白云,成都附近的郫县人。他在科场屡举不第,仁宗时曾上书言边事,授校书郎,随即归隐以卒,《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翠微宫在长安以东临潼骊山上,是唐太宗时建的行宫。据说建成不久,唐太宗就行幸居此,给褚亮写诗有“隔阔相思”之句(《玉海》卷二九)。存世太宗诗有《秋日翠微宫》,首二句云“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是很好的居住休憩之地,视野也很开阔。末云“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他觉得远离俗务,回归自然,心情大好。不到两百年吧,刘禹锡作《翠微寺有感》:“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毕,凉轩避暑来。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坐生浮埃。”离宫已经改为寺院,皇家当然不再来了,他只是感慨太宗曾经坐过的玉座,已经积满灰尘,不复往日之盛,寺院还有香火。唐末名僧翠微无学,可能即驻锡此寺。从刘禹锡写诗,到张俞经此,又过了两百年,经过唐末大乱,关中数度被兵,往日市坊宫院均已焚毁殆尽,翠微寺也维持不下去了。张俞看到的,只是一片荒凉。

诗意直白而简单。这里本来是一处皇家宫苑,规模宏伟,亭台楼阁层层迭迭,何等繁盛。后来,皇家不再来了,就施舍给寺院做功德吧,这样又维持了很长时间。然而现在,皇帝是早就不来了,寺院也不知何故,无法维持了,和尚也不见了。眼前一片荒凉,但还有一些人气,砍柴的樵夫正在砍伐松树,这松树可是皇家寺苑的古松,也许有几百年了吧。皇家的物事,民众靠近都是有罪的。唐彦谦《长陵》诗云:“耳闻英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说的是同样的意思。盛衰何其迅速,刚听说明主提三尺龙泉,平定天下,倏忽间已见民众公然到汉高祖长陵取土。张俞的诗在平静中说完繁盛衰歇的大故事,不加议论中发人深省,荒凉平静中有樵人的大动作。洪迈认为可以与元稹那首“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媲美,是很有识见的。

二、 太上隐者《答人》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全唐诗》卷七八四收此诗,不云作者时代。其来源应该是《诗话总龟》卷一八引《古今诗话》云:“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诗略)。”我认为更可靠的记载是南宋书坊编《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四《赠梁道人》注引《池阳集》引滕宗谅《寄隐者诗序》:“历山有叟,无姓名,好为歌篇。近有人传《山居书事》诗云云。”滕宗谅即范仲淹《岳阳楼记》开始所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之滕子京,他生活在宋仁宗时,他的《寄隐者诗序》全篇不全,据此节引的片断,知道这位自称太上隐者的隐士,所住地历山在今济南附近,生活时代与滕相接,可能年长一些,但绝不会是唐人。诗的原题也应是《山居书事》。

中国古代有尊隐的传统。虽然皇家需要有各层级的官员为其维持政权运转,并给予各层级官员以优厚的待遇,但也承认官场是污浊的,做官是混迹在滚滚红尘之中。远离红尘,不屑俗务,当然相关待遇也一概不要,古人认为最高尚,经常表彰,并以征辟隐士出来做官为盛事。出家修禅或修道,也与隐士相当。唐代明瓒和尚《乐道歌》最后一节云:“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卧藤萝下,块石枕头。山云当幕,夜月为钩。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须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写出隐者远离世嚣,亲近自然,不委屈于世务,不忧患于生死,完全超脱世事的感受。太上隐者的这首五绝,恰是对《乐道歌》最简明的概括。人生随意,不必有求,更不必关心世事的变化,一切尽可随心所欲。偶来树下,枕石而眠,只是适意,不需要理由,更没有时限。山中连历日都没有,当然更不关心天气冷暖,时光流逝,随顺自然,无忧无虑,这是真隐者的情怀。诗意很简单,但确是无欲无求的真隐者之态度。

三、 令狐挺《题鄜州相思铺》

谁把相思号此河,塞垣车马往来多。

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川作逝波。

《全唐诗》两收此诗,卷三三四作令狐楚诗,题作《相思河》;卷七七八作令狐挺诗,不载其事迹。其实令狐挺是宋人,毕仲游《西台集》卷一二《令狐公墓志铭》载其字宪周,山阴人。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任吉州军事推官、延安通判、知彭州,迁提点两浙刑狱公事,移江东路,官至司封员外郎、知单州。嘉祐三年(1058)卒,年六十七。较早记录此诗的张师正《倦游录》(《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八引):“鄜州东百里有水,名相思河,岸有邮置,亦曰相思铺。令狐挺题壁以诗曰(诗略)。”鄜州与延安邻近,诗是他任延安通判期间所作。传为令狐楚,因令狐挺不以诗名,令狐楚为唐著名文人,因同姓而传误。

鄜州有河名相思河,河岸有递邮的驿所名相思铺,触动了诗人的兴怀。他说这里是出塞的要道,往来车马很多,虽然目的各有不同,谁能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呢。这条河中,正不知流淌过多少出征远行之人的泪水,河水能把征人的泪水带回家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诗人以“洒向空川作逝波”作结,虽有同情,但也无可奈何。

四、 杜常《华清宫》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全唐诗》卷七三一收此诗,作者事迹无考,小传云‘唐末人’,出于附会。南宋周弼编《三体唐诗》,以此首为全书第一篇,即认为唐人最好的诗。再往前追,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收入《唐人杂记》,且说明所据为《西清诗话》。再看《西清诗话》卷上,云“世间有才藻擅名而辞间不工者,有不以文艺称而语或惊人者”。下录“近传”之此诗及方泽《武昌阻风》。《西清诗话》作者蔡绦是权臣蔡京的儿子,书则作于南渡初,所谓“近传”,当是南北宋之间事。至胡仔认识稍有偏颇,周弼更推一程,就认定为唐诗。其实此诗石刻在华清宫,明人还见到,明朱孟震《河上楮谈》卷二录诗共四首,署‘权发遣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太常寺杜常’,更有杜诩跋,称是杜常“自河北移使秦凤,元丰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过华清”而作诗。《河上楮谈》录诗前二句作“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应该是作者的原诗。杜常,《宋史》卷三三○有传,他字正甫,卫州人。登进士第后,历任使职。元符元年知青州,次年改知郓州。崇宁二年自徐州移知镇州。崇宁末,以龙图阁学士知河阳军,卒年七十九。应该说,这首诗是宋诗,应该没有疑问了。

作者的家在卫州,即今河南新乡一带,因受命处理秦凤(今陕甘接界处一带)刑狱公事而入关。华清宫在临潼骊山下,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宫苑。作者在公务中途匆匆凭吊古迹,有许多感慨可以诉说。诗的后两句写景引起议论,包含无限的感伤。朝元阁是骊山著名的道观,唐玄宗曾数临其地,且在天宝七载因传老子降临此阁,将其改名为降圣阁。长杨宫在盩厔(今名周至),是汉代的皇家名苑,距离骊山很远,这里仅是写意。大约作者行色仓忙,凌晨方到临潼,且天气不好,风雨交加,在诗中写出来,则引起“多少楼台风雨中”的无限感伤。诗写得很流动,写景纪行的画面感很强,感伤借画面传出,不加议论而引人无限联想。

从明人所见石刻的诗作,到《西清诗话》的引录,文本差异很大,显然经过润饰。作者不是江南人,因而“行尽江南数十程”似乎不是作者本人所改。当然,改本在艺术上更为精致成熟了。

五、 方泽《武昌阻风》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这首诗的流傳轨迹,与上引杜常一首一样,只是不像杜常那样有明人所见石刻与正史传记,可以确定无疑。方泽生平资料比较零散,据《莆阳比事》卷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七、《山谷诗集注》卷一八、嘉靖《邵武府志》卷四所载,可以大抵拼出他的生平:字公悦,莆田人。熙宁八年为大理寺丞,旋除江西路提举常平事。元祐五年知邵武。元符元年为吏部郎中。寻贬知万州。建中靖国间官鄂州,与黄庭坚多有唱和。这样看,与《西清诗话》所讲的“近传”是契合的。

诗是作者晚年之作,细节较难还原。较大可能是在知万州或官鄂州放归时所写。鄂州临近武昌,作者家在闽中,归乡首先是沿江东下。也许是久未还乡,也许是家有急事,他是赶急着希望尽快还乡。然而因为江上阻风,预定的行期难以成行,只能留下。诗人解释,这是春风多情,故意留客。后两句中的“君”,应指春风,大风不停,自己日日临水以卜行期,好像与风有约一样。虽然归心如箭,归思无端,但春风春花,又给自己以无穷慰藉,在迷人春色中忘却了愁思。诗写得很随意,但又风流蕴藉,给人以进留各有所得的感受,深得诗人温厚之旨趣。

六、 唐彦谦《采桑女》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诗见《全唐诗》卷六七一,稍早则见明刊《鹿门诗集》卷下。社科院文学所本《唐诗选》收有此诗,上海辞书版《唐诗鉴赏辞典》各版均收此诗。艺术上比较直白,但就写阶级剥削来说,确是少见的贴切之作。

就直观来说,此诗有一疑问,聂夷中《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是有名的诗篇,此诗末句似有依傍或抄袭之嫌疑。但就唐、聂二人生平来说,基本是同一时代之人,谁抄谁就难说了。

然而存世唐彦谦《鹿门诗集》,前人多有致疑。唐人郑贻、五代薛廷珪、宋初杨亿均曾辑唐集,没有保存。明刊《鹿门诗集》三卷,存本甚多,近人朱绪曾《开有益斋读书志》卷五《剡源集逸稿》云此集“多误收《剡源》之作,与三十卷诗同者六十二首”。今人郑骞《有关唐彦谦之札记六则》(《东吴文史学报》第一辑,1976年)、曹汛《唐彦谦诗中的所谓孟浩然父子》(《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3期)、王兆鹏《唐彦谦四十首赝诗辨伪》(《中华文史论丛》五二辑,1993年)先后揭出唐集中误收的元戴表元诗四十多首。朱绪曾所见《剡源逸稿》,今不存,以致今人所见戴诗未及朱氏之多。今人重新编定全部唐彦谦诗,唯一的办法是为他可靠的诗找到明初以前书证,今知约九十首,剔除误收戴诗约四十多首,另不知真伪而只能存疑者尚有五十多首,这首《采桑女》恰在其中。

仔细读诗,可见作者对南方采桑女的生活观察很仔细。春风初起,蚕宝从卵中孵化而出,细小如蚁,而桑条也才初绽幼叶。今年春寒,桑叶较往年迟开,如果在以往,最早的一批蚕已经长成吐丝了。官府哪管时令早晚,到了时间就逼迫蚕家缴纳新丝,已经到家家户户叩门催促了。蚕女无力反抗官家,只能更加地早起晚睡,即便如此也无可奈何。“手挽长条泪如雨”,进退失据,痛苦而绝望。放在宋元之际的诗坛来说,这首诗也是好诗,是很少见到真实反映江南蚕桑女生活的作品。

七、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初版《唐诗鉴赏辞典》收戴叔伦诗五首,仅《除夜宿石头驿》《三闾庙》确为戴作,另三首皆伪。这三首具体是:《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为明初汪广洋《兰溪棹歌三首》之一,见汪著《凤池吟稿》卷一○;《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也是汪广洋诗,见《凤池吟稿》卷一○;另一首就是上举的《题稚川山水》。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稚川是葛洪,但葛洪生活的时代有山水画吗?如说是写稚川的景色,偏偏稚川是道家传说中的仙都,要写也不该是这样的山村景色。今人熊飞《戴叔伦诗杂考》(《唐都学刊》1994年3期)认为是明初刘崧诗,见刘著《槎翁诗集》卷七。稚川为罗稚川,元明间画家,揭徯斯、乃贤、林弼等皆曾题其画。有这样的考证,对其真伪似乎已经可以不必多加讨论了。

那么,为什么明初人的诗会进入《全唐诗》,归收到戴叔伦的名下呢?原因出在明中期以后在前七子“诗必盛唐”口号倡导下,明人写诗普遍学唐,书坊也顺势而动,抢印可靠的唐集,也顺便伪造唐集以射利,《戴叔伦诗集》两卷就此出笼。《全唐诗》会聚真伪诗之大成,收诗三百首,半数为伪。今人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2008年增订)广稽历代典籍,将戴集真伪基本理清了,读者可参看。

其实,明人伪造戴集,还是花了很大气力的,如上引《兰溪棹歌》《苏溪亭》二首,确实是好诗,至今还为许多今人唐诗选本所收,比如今年新出的李元洛《唐诗分类品赏》。上举《题稚川山水》,是一首题画诗,借画中茅亭憩息的行人,感觉景致的美好与适意,排遣思乡之情。《唐诗鉴赏辞典》周啸天为此诗撰文云:“这里的写景,着墨不多,有味外味,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确有‘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意趣。”熊飞的考证,确定这就是一首题元人写意山水的小诗,周氏读诗的感觉还不错。

八、 贺公诗

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诗见《全唐诗》卷七九五,仅引后二句。宋代理学家杨时《龟山集》卷二六《跋贺仙翁亲笔诗》,录有全诗,今据录出。

后二句在宋代流传极广,作者传异也极多。如《说郛》卷四九引俞文豹《唾玉集》作贺章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六作贺元,《东坡诗集注》卷一八《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注作五代冯道诗,《施注苏诗》卷二○《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注引《鉴诫录》作王梵夫诗,今本《鉴诫录》不载,项楚《王梵志诗校注》据以收作王梵志诗,毕竟只有孤证。更多的书证则作贺公或贺水部,在此不作罗列。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一九《贺水部传》称他姓贺名亢,自述石晋时为郎。宋真宗封禅,他以布衣谒于道左,献诗,还再让弟子献金银铜道释像,价直数千万。苏轼《东坡集》卷一七《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叙》谓在密州曾见,此后更托乔仝传语云不相忘。从石敬瑭建后晋到苏轼出生,恰巧一百年,若石晋时为郎,至少已经成年,到元祐间苏轼在京,前后约一百七十年,过于扑朔迷离了吧。神仙世界,俗人怎么可以刻意计较呢?

贺公的这首诗,意思其实很简单。后两句回答前两句的提问:如何是治生?治生指持家修身,即人生的基本责任。下二句的关键词是“方寸地”,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认为“指心而言”,并作《方寸地说》阐发其说。前引项楚书谓语出《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据此则“但存方寸地”指人生重在修身正行,以圣人之心为后代树立典范。以此一切留给子孙后代,从而保持家族的长远发展。

当然此诗若不考虑语典,纯粹用现代的望文生义的方式来理解,也可读作凡事要留有余地,不仅要考虑眼前发展,不要为了目下利益将资源耗尽,更要为子孙后代保留一块净土,要保证可持续长久发展的空间。许多年前在香港工作,见新界北边还有大片净土,严禁居住和商业开发,当时想到的就是这两句诗。可能超越了原诗的意思,但如此解读似乎也不坏。《诗话总龟》卷一九引《王直方诗话》引张嘉甫诗云:“方寸平田便有余,子孙无复废耕锄。已将不死为嘉种,更向无何筑隐居。”就是按照这个意思来读的。

九、 吕岩《绝句》之十四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诗见《全唐诗》卷八五八,来源大约是南宋后编《纯阳真人浑成集》卷下。敦煌遗书伯三六六六、斯九○三八均收此诗,前二句作“直上青山望八都,白云飞尽月轮孤”,均不署作者,知道是宋初以前民间流传的诗歌。《弘治黄州府志》卷七作白居易诗,题作《东山寺》,则属另一次附会。

吕岩就是吕洞宾,是宋以后最有名的唐末大神,今知挂在他名下的诗作约有数千首,有宋以后各代伪造者。今人认为无一可靠,大致不错。我前年写《吕洞宾的最早记录》(《文汇读书周报》2017年12月4日)认为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九收吕洞宾题吉州雪浪阁诗:“褰裳懒步寻真宿,清景一宵吟不足。月在碧潭风在松,何必洞天三十六。”有可能写于五代。宋初多人见过他,他自述是海州刺史吕让的后人,如果出生在唐末或五代前期,到宋太宗时约七八十岁,到处走走仍有可能。

上引这首诗,虽然敦煌流传文本与吕洞宾名下文本稍有不同,意思相差并不大。从“八都”一词分析,很可能形成于唐末,是大乱中一位民间草莽或乱世豪杰的作品。唐末有“随驾五都”(《资治通鉴考异》卷二五引《实录》)的说法,“杭州八都”则以杭州八县,“每县招募千人为一都”(《旧五代史·钱镠传》),八都或即指此,引申为更广阔的地域。诗人无论说是“独上高峰”还是“直上青山”,都是说登高望远,目力所及,天地广阔,看透世事艰难,人世孤独。然而乱世已经打破旧有王朝几百年不变的坚硬板块,给那些社会最下层的草莽人物以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宇宙指时空上的古往今来,天地六合,作者俯仰古今,感慨無限,发出“几个男儿是丈夫”的呼喊,这就是《史记》述刘项见到始皇时所发“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是英雄不甘寂寞,希望有所作为,成就大事业的心声。我认定此诗形成于唐末,除有敦煌文本为据,更因读史到唐末,见如王建初为贼王八,钱镠也“少拳勇,喜任侠”,马殷“少为木工”,杨行密“少孤贫,有膂力”(见《旧五代史》各人传),都在乱世中挺然而出,割地封王。这样的诗,这样的事,在太平盛世是难以想象的。

《全唐诗》在吕洞宾名下的几百首诗,大多为宋元道士的附会之作。这些诗写神仙的超能力与情怀,大多口气阔大,卑视古今,纵横六合,似乎拔几根头发就能飞向天外。这类诗到近代颇为流行,溯源正在神仙吕洞宾。比较起来,汉晋的大言诗真是太琐碎了。

十、 吕岩《梧桐影》

落日斜,秋风冷。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诗见《全唐诗》卷九○○,作词收录,源自《花草粹编》卷一。其实《梧桐影》的词牌即源于此篇,原作应是诗而非词。较早记录见南宋初曾慥《集仙传》(《山谷内集诗注》卷一六《次韵高子勉十首》之一注引),题作《题汴都峨眉院法堂屋山》,南宋初周紫芝撰《竹坡老人诗话》载始末颇详:“大梁景德寺峨眉院,壁间有吕洞宾题字。寺僧相传,以为顷时有蜀僧号峨眉道者,戒律甚严,不下席者二十年。一日,有布衣青裘,昂然一伟人来,与语良久,期以明年是日复相见于此,愿少见待也。明年是日,日方午,道者沐浴端坐而逝。至暮,伟人果来,问:‘道者安在?’曰:‘亡矣。’伟人叹息良久,忽复不见。明日,书数语于堂壁间绝高处,其语云:‘落日斜,西风冷。幽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字画飞动,如翔鸾舞凤,非世间笔也。宣和间,余游京师,犹及见之。” 大梁就是北宋的东京。此诗包含一动人故事。峨眉道者持律严格,历二十年不下讲席,是一位有道高僧。某日一位高大伟岸的布衣,穿着青裘而来,与道者畅谈良久,约明年此日再相见。到明年此日,道者端坐而逝,伟人来而不见,叹息许久,留下这首诗。伟人没有留下姓名,因而传为吕洞宾现身而作。

这首诗的主题是等待,是忘形友人间隔阔生死的等待。黄昏落日,秋风渐寒,相约见面,然而老僧已经远行。生死能够分隔彼此的友谊吗?约定的见面还是不能违背的。僧家喜欢讲因果轮回,道家自能返魂摄魄,都相信灵魂不远,今夜必会归来。诗很质朴,首两句点出时间氛围,第三句很直接,远行的故人,今晚你能回来吗?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教人立尽梧桐影”,你看到我了吗?我就在去年说定的梧桐树下等你。梧桐是一种高大的大叶乔木,月光在梧桐叶间泻下,移动的月光代表时间的推移。我为你彻夜守候,我相信你会来的,我看到了月升月落,我看到了月影在梧桐叶间起舞挪移,我还在等待,相信你的承诺。

宋元人遇到高道异人有不识或无名者,皆喜用吕洞宾现身来解釋。这首短诗寥寥二十字,写尽友谊、等待、坚守和希望,能说不是好诗吗?至于是谁作的,关系倒不大了。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