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刺巴郡守诗·无名氏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已言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这首诗见于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原书记道,东汉桓帝时,巴郡(今四川东部,治江州,在今重庆市江北)太守李盛,“贪财重赋”,人民十分痛恨,作了这首诗予以讽刺。
这首诗是从一件征赋索钱的事入手进行讽刺。可分两段,前六句是写索钱的情状:狗吠喧喧,表现郡吏下乡带来的骚扰,中间加一个“何”,更显示了乡民的惊恐及反感。狗一吠,吏即到,“有吏来在门”,“在”一作“到”,但这里作“在”字较好,表现这班家伙行动的快速。“披衣出门应”,“披衣”,可见是夜晚,主人已睡下了,这时来要钱,益见骚扰之甚。“府记欲得钱”,“府记”是官府的公文,原来吏是为他们的官长来勒索的,由此联结到题中的“巴郡守”。这句话也可理解为吏的告白,隐然见出其狐假虎威的丑态。“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这里说“语穷”,可见主人是想尽各种理由陈述,话都说尽了,但是,吏毫不让步,还在催逼,主人只得“乞请期”——请求另定日期,交还得交,只是缓一下。但就这样也还是不行,吏更是暴怒而又斥责。这两句包涵的内容甚多,语言很是简炼,就像杜甫的《石壕吏》所写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怒”、“苦”情状若何,要凭读者去想象了。上面六句写索钱,分为三个层次:吏来、应对、催逼,可谓步步逼进,迫得主人走投无路了。下面六句写其困境。“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回转身看看家中,而不是去家中细细寻觅,可见其家徒有四壁,空空如也。“无可为”一作“无可与”,作“无可为”含义更丰富,见得其家不仅无可给的钱、物,而且可以变买、抵押的东西也没有,无法子可想了。于是想到邻家去借,“邻人已言匮”,他们已经说过无钱了,还去借什么呢。这里写“思往”,只是他的思想活动,他并未去借;“已言”,表示他过去曾向邻人告贷,邻人的境况他是知道的。可见在官府的压榨下,乡民们都已困苦不堪了。家中没有,邻人没有,到哪里弄钱呢?“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钱呀钱呀,多么难弄到呀,叫我多么难受呀!重复言钱,见出难堪,这两句表现了他走投无路时的痛愤交加。它紧接在前面的充分抒写之后、由主人公直接发出,带有“卒章显志”的性质,来得十分有力。
这是一首现实性很强的讽刺诗。东汉桓、灵之世,吏治十分腐败,朝廷公开卖官鬻爵,地方官拼命搜刮,以作晋升之资,这首诗讽刺的虽是名为李盛的巴郡守,实际上也包括当时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所以它又是具有普遍性的。本诗属于民谣,未入乐府,但它在精神上与“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是一致的,像这种题材、形式的作品对后代的讽谕诗创作影响很大,我们从杜甫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中唐的新乐府中,是不难找到相似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