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历来作为中国政治主体思想延续下来,它注重的是世俗的有用的“事功”,将建立功业视为人生最大的成功与价值,讲究的是人在社会中的道德的完善与责任的担当。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和精神价值,尊重人的肉体与精神享受,顺应外物而又不囿于外物,活出超越世俗游于万物的生命境界。而佛家则是完全出世,要求人断绝七情六欲,与世隔绝,以致六根清静,静心参禅,而达涅槃之境。由此可见,道家是一种介乎出世入世之间,最合乎常道与自然的思想与生活态度,也是最接近哲学精神的一种宗教思想。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中国还有真正的人生哲学与形而上学,那也就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了。而其中尤以庄子为最,庄子的思想是集道学之大成者。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提倡“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对儒家所倡导旨在出人头地、高居人上的所谓功名利禄表示蔑视与不屑,体现对个人应拥有精神享受和天伦之乐的赞赏与支持。因而注定被功利人士或强势群体所唾弃,而被广大精神人士或弱势群体所接受,它使得一切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的背运者,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又在恶劣的客观环境下很难改变命运的人们获得了精神慰藉与心灵解脱。因而道家学说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了退却的理由和余地。所以有人说,强可为儒,弱可为道;进可为儒,退可为道;攻可为儒,守可为道;表可为儒,里可为道。而在广袤宇宙,冥冥三界之中,哪个人不是微弱而渺小的?哪个人又会没有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所以道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他需要罢了。
通观儒释道三家,似可得出如下结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而对于人之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血气方刚时,欲建功立业,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于是韬光养晦,修身养性;再有些人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可能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事皆空的境界,来解脱自己的心灵。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真正认真考察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在一生中的信仰取向就会发现,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儒家学说,只是因为历代统治者的力挺,儒学才得以占领意识形态的中心,但若无道、佛两家填补儒学留下的广阔的精神空间,则世人多数可能会走向精神崩溃。
而当今这个社会,更是利益至上,物欲横流,人们在蝇营狗苟,浑浑噩噩之下更无闲暇来思考人生的诸多问题,使得欲参透万物至理、彻悟人生奥秘之辈扼腕叹息,而无所恃也。所以这个时代,我觉得更需要道学,或者哲学来拯救人的心灵,而其中庄子的人生哲学更是一服最佳的心灵药剂。
庄子的哲学思想精髓,一言蔽之,则是天地大道,合乎自然,其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天地之间的一番逍遥游。庄子的智慧博大精深,难以尽诉。我把他的思想与主张经过筛选提炼为四大点:一、看破名利,放下“我执”;二、依于仁,游于艺;三、外能通达,内有坚守;四、返璞归真,法乎自然。
堪破名利放下“我执”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最难看破的就是名利二字。在名利上,庄子对待的态度是淡泊为大。我们都知道,庄子一生穷困潦倒,甚至衣食不保,但他却依然乐在其中,活得逍遥自在。他为什么可以做到呢?那是因为他真正堪破了名与利,在他的眼里,名利不是什么值得垂涎的东西,反而是困缚自己的绳索。他讲了一个故事,来表达了他对世人眼中的名利的看法。他说:“南方有一只鸟,名叫宛鸟刍鸟。这鸟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之树不息,不是竹子之果不食,不是甜美之泉不饮。它是这样一只圣洁的鸟。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腐烂的老鼠,抬头看见这只鸟,害怕它抢了自己的食物,就大声地喊叫。而事实上这只鸟根本无意于它的口中之食。”世人看待名利就如同猫头鹰看待老鼠,自以为是天下美味,而在庄子眼里却不过是只腐烂的老鼠罢了,真正是视名利如粪土也。
而庄子能视名利蔑如,实则是因为他明白名利会束缚羁绊住人的心灵,使人心无法自由,而与自由相比,名利算得了什么呢?所以他认为,人的一生其实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住你了。比如情感,其实我认为对某些人来说,情感比名利更难堪破,因为人是有性灵,有感情的动物,而最软弱最易受伤的也是感情。这是人性中的最大弱点之一。很多人一生都堪不破一“情”字,而终生痛苦。事实上,这正是你占有的欲念在作怪,你太在乎得到了,因而痛苦。如果你不在乎这种占不占有,得不得到,心也就不会为之所缚了。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大宗师》)庄子说每个人对生命中的一切,往往都想把握得很牢,其实永远都把握不住的。就像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海洋里面,自以为很牢固了,谁知却有一个人力气很大,半夜三更不知不觉地把山和海洋都背走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化,“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佛家称之为“无常”,人妄想在无常中把握恒常,这是荒谬的,人不可能用己之力去掌控生命,掌控结果,那是徒劳的。所以世人往往是被种种的欲念给自己心灵设置了种种边界障碍,只要打破这些边界障碍,放下所有执著的东西,乃至忘我,我们的心灵就会达到一种自由和逍遥之境。这一点与佛教相通,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放下“我执”——让人看破“生命”“红尘”之后达到“无我”的境界,从“我执”中解脱出来,甚至生命,都能够放下。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是十分豁达的。他说:“古之真人,既不悦生,也不恶死。”古代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既不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庄子的妻子死亡后,庄子鼓盆而歌,无丝毫悲伤之意。因为在他的眼里,生死是一回事,人若能参悟通透,便能达不死不生之境。他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真正的生命就像一支点燃的火柴,火柴虽然烧完了,可是它的精神之火会永远传续下去无穷无尽,于是生命便超越了肉体形式而有了永恒的价值。
依于仁游于艺
上已言之,只有放下心头在乎的东西,人方能不被外物所累,达到自由之境。那么这是不是说什么都不用在乎不必在乎,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呢?非也。庄子的意思其实是指放下人生中不必要的和命中不可得的东西,而非指绝对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建立在不妨害他人利益与危害社会的基础上。所以庄子是叫人放下那些生命本体之外对生命累赘无益的东西,但依然要坚守住生命的善的本原,养生乐生,在自由逍遥之中完成理想人格的抒写。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生命真正的乐趣与精神最大的满足。如果没有这种坚守,就会为欲所控,而迷失自我,沉沦堕落,结果只会导致心灵空虚精神痛苦。
我们可以将这种人生状态概括为六个字——“依于仁,游于艺。”关于这两个意象,宋代有一个故事,说苏东坡和佛印经常结伴出游,有一天,来到一个木匠铺前,看见木匠在那儿做家具。木匠拿出一个墨盒,“啪”地一弹墨线。佛印见了,便作诗吟道:“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邪魔不敢当。”这首诗的含义是指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要有底线,不能超越这个世上行为的守则。然后苏东坡也作了一首诗:“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这首诗则是另一番人生意境了,令人感受的是生命的欢欣,对天下万事万物的大情大爱。这两首诗分别代表了我们人格理想的两个支点,也就是“依于仁,游于艺”。
“依于仁”是指一个人内心要有道德仁爱的准则,而“游于艺”则是指人的自由境界。一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游万仞的情怀,而又不违人世大德,才是真正的精神上大写的人!
在庄子文章中,游字似乎是最具特色的一个字。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游?才是真正的生命逍遥之境呢?于丹在解读《庄子》中说:“这种游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外在世界之上、跟万物成为对抗的一种自尊霸主。而是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行动与世间万物紧密相连,水乳相融。”也就是要与外在的世界融通。这里又引出了庄子第三个核心思想——外化内不化。
外能通达内有坚守
在儒释道三家中,我个人相对崇尚的是道家思想,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庄子的人生哲学,然后再融合一点点儒家进取的思想。我的座右铭一直是这句话:“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
每个人生活在世上,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员,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这也注定人必须首先要立于世,而后才能讲个人的精神追求。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顺应。他在《知北游》篇中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他崇尚的是“外化而内不化”,即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这就是一种化境。但是,一个人不可以忘却本我,我之为我,乃因我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独特的风格,不管外在如何顺应变化,内心始终有所秉持,不迷失自我,这就是内不化。然而事实上,人们往往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我,在不断外化中亦逐渐内化了。这其实是因为内在的力量不够强大的缘故。只有一个心灵足够强大的人方能在沧海横流中保持本色,宠辱不惊,生死泰然。孔子面对卫国人的围攻却能面不改色,弦歌不惙,那是因为他内心安定、勇敢。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外化而内不化”的境界呢?就是要不断地积聚提升内在的力量。
庄子在《大宗师》篇里提出心灵修养所需经历的七个阶段:一、外天下,就是忘记天下所有牵绊你的人情世故,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省去不必要的应酬与礼节,摆脱约束你的规矩法度等。二、外物,就是把物质世界的东西尽量剥离出去(我的理解是只要能够不影响基本生存即可),做到不为外物所累。三、外生,就是把生死看透以至超越。不过这种超越不是轻生,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从容坦然地听天由命,然后朴素欢欣地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的每个时刻。四、朝彻,心境洞明澄澈。把自己的心一一清空之后,光明就会驻满心房,那就可以达到“虚室生白”之境,真正地通达起来。五、见独,就是能够洞见天地万物之道,思想更加通透明达了。六、无古今,能够贯穿古今的长河,没有时间的限制和阻隔,自然也无空间的限制与阻隔,与古今万物皆融于一体,于是便达到第七重的境界——不死不生,即人生永恒之境。生命便不会因肉体的殒灭而寂灭,人的精神得与天地日月共存亡了。
返璞归真法乎自然
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而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只有顺应人的本性生活,才能获得真正幸福与快乐的人生!
读《庄子》的人都知道,庄子将人生的最高境界称之为“逍遥游”,并解释为乘物以游心。
庄子在《在宥》一篇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云将到东边游历时见到了鸿蒙。他见鸿蒙手拍大腿,雀跃而游,觉得他很有智慧,于是向前请教。鸿蒙只说了一个字:“游。”然后任云将如何提问他都说不知道。云将只能作罢。三年后,云将又遇到了鸿蒙,鸿蒙依然像从前一样拍着大腿跳来跳去,一副童真模样。云将再一次请教他。鸿蒙这次对他说:“我在天地之间浮游,从不知道追求是什么,我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我只知道纵游在纷繁的世间,观察天地万物。我哪里知道什么道理呀。”最后在云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之下,鸿蒙才道破人生真谛:“心养。”也就是修养心灵。鸿蒙告诉云将“堕尔形体,黜尔聪明”,也就是要忘掉你的肢体,抛开你的聪明,把你所有外在的一切都忘掉,做到“伦与物忘”,返璞归真,投身到大自然之中,用你的心智,去体会大自然给你的一切。当你真正能够顺乎自然的时候,你的心也就能够真正地飞翔起来,从而便可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遨游了。
然而对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这样的境界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自古以来,可说没有一个时代比当今这个时代外物的诱惑与负累更多了。所以现在的我们更难做到“逍遥游”了。当一个社会有太多人为的痕迹和社会化的标准束缚时,人们能够贴近自然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少,从而丧失了本真。鸿蒙说:“天地万物纷纭,应该各自回归各自的本性。浑然不用心机,其本性才会终身不离。如果使用心机,就会失去本性。不要去追问它们的名称,不必去探究其中的道理,让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自由生长,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这才能构成天地的和谐。”
是啊,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诱惑,减少迷惑,让自己心平气和地保有本性的真实和澄澈呢?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借用孔子的嘴说,当水流动的时候,不能反照到我们自己,当水静止澄清时,才可以做镜子用。“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水在安静的时候才能照见万物,人也是一样,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明心见性,所以静心反思是保有本真最好的方法。古圣人一日三省其身,现在的人虽不必如此,但也应该尽量多腾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独处,反躬自问,思考人生,探求智慧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快乐。
只有当我们的心静得像一面镜子时,我们才能参透世间的至理,才能在纷纭万象中秉持本真,安时处顺,在天地之间欢欣地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