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文心雕龙”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两弹一星之父
1、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两弹一星之父)。
2、吴自良(1917年-2008年),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中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
3、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毅然回国。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d。
4、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5、1940年屠守锷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d组书记;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7、“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外语水平普遍较高。除了较长的国外留学经历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8、钱学森将自己在动力、制导、气动、结构、材料、计算机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充分应用到导弹、火箭和卫星研制试验中,留下了《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概论》等不朽学术著作,主持完成了我国导弹火箭的起步和发展,为我国导弹、火箭和卫星事业做出了开天辟地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9、1950年11月赵忠尧(前排右二)经香港回到新中国
10、随后,我国又相继研制成功东风二号、东风三号、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成功进行了原子弹、导弹结合试验,并在此技术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枚出征太空的火箭——长征一号。除了导弹,钱学森还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发射成功。那些年,钱学森经常奔波在大漠深处,为技术人员解决难题,每次发射试验,钱学森都要亲自到发射场,和大家一起啃窝窝头、睡帐篷,勘察试验情况,排除试验故障。
11、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在他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
12、任新民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中国航天四老”之一。2024年2月12日,任新民去世,享年102岁。
13、钱学森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待学习极为认真。早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上学时,一次水利学考试,钱学森得了唯一的满分。试卷发下来后,钱学森发现自己一处笔误,就举手报告:“老师,我不是满分。”并把自己的笔误当场指出来。老师看后,把试卷改为96分,说:“钱学森虽然被扣掉了4分,但他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在我心目中是满分。”
14、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15、两弹一星元勋是指当年研制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分别是:
16、“庚款留学”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为其赔偿的巨额赔款。美国从中瓜分了2500万美元,是中国规定赔偿数额的两倍。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决定用这笔款项支持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培养接受过美国教育的中国精英。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一份备忘录里,曾这样写道:“哪一个国家能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在今后的商业上获取最大的收益。”
17、邓稼先是我国核兵器研发与开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我国兵器制作的第一线,领导了很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规划了我国原子弹和氢弹,把我国国防自卫兵器引领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8、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合影赵忠尧在二排左二
19、钱学森(1911~ 20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d,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去世后授勋的元勋有7人,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21、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Award
22、“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23、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Award
24、此时大三线正在抢建,生活设施未完全建好,领导考虑到国家的试验任务很急,只好作出决定:部分科研人员陆续返京。有些人行李都还没有打开,就又匆匆离开了四川。
25、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
26、在实验期间邓稼先经常亲临戈壁试验场,核实验往往伴随着极大的辐射,但邓稼先有十五次都是在现场领导核试验。1979年的时候,为了寻回一颗未爆炸的核武器弹头,邓稼先近距离的接触了核弹头,身体受到了直接的核辐射,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先生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
27、“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28、邓稼先,男,1924年6月25日生,安徽怀宁县人,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
29、陈能宽(1923~2002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30、他有着怎样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跟四川有着哪些缘分?川报观察为你揭秘↓↓
31、“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26岁的“娃娃博士”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着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着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32、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3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授予23人,主要授予三个方面的人员,航空航天、核武开发、国防科技中有重特大贡献的人。
34、任新民(1915年12月05日-2024年2月12日),男,祖籍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35、23位元勋中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域的就有10人,如果算上长江三角洲接近地安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邓稼先等3人,则为13人。
36、23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来看,美、英、法、德、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居半数以上。其次是英国,有5人。到德国留学的2人。到苏联留学的2人:周光召和孙家栋,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派出的。去法国的有钱三强1人。
37、钱学森的一生,历经风雨。他出生在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时代,目睹了晚清时期列强瓜分祖国的最黑暗局面。读书,成为那个时代大多数有志之士最有希望的救国梦想。
38、钱三强(1916~190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39、钱学森一生淡泊名利,有着崇高的人格品质。他曾经说:“我是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学到的科学技术只服务于我的祖国,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如果说我有所求的话,那我想要的最高理想,就是全国人民对我工作的满意。”
40、从籍贯看,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2)
41、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42、可他自己身体这次却承受了远超人类能承受的辐射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