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时隔一年,近期小一零起点话题卷土重来,再一次荣登沪上教育热词排行榜前列。去年新学期前,市教委推出减负新举措在全市小学一年级铺开零起点教学、等第制评价,要求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学习活动,不超前,不拔高。新政实施近一年,家长对零起点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这项新政是否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呢?
■家长心声 实用和兴趣主导家长报班
王先生的儿子即将幼儿园大班毕业,他坦言曾为儿子报过拼音班和英语班,而在今年暑假中他还为儿子报了数学班。说到报班的初衷,王先生强调,自己并非强求孩子超前学习,而是希望他能在进入一年级后学得轻松些。这些课外班的实用性都较强,能在开学后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缓冲,不会对课堂的新知识产生畏惧感。此外,孩子的兴趣也是他报班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几年前他千辛万苦为孩子求得一张知名英语班的入场券,但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大,就毅然放弃了继续报班的打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所展现的对数学的兴趣得到了王先生的重视,因此今年暑假的数学班在征得了儿子的首肯后得以成行。
家长刘女士表示,零起点政策实施后,家长的心态越来越理性,虽然拼音班、写字班等仍是小一新生的主流课外班,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变得不再以会默写多少汉字、会读多少英语单词、会做多少奥数题目等数字来量化,更多的家长将这些课外班看成是幼小衔接中学科知识的衔接和储备,不求量只求混个脸熟,让孩子在新学期不会因陌生而产生学习压力。
■权威意见 正确认识零起点,保护学习后劲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曾表示,所谓零起点并不是不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而是指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没有必要提前进入到以掌握教材知识点为目标的学校学习状态中间。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差异,但是当他进入学校以后要求就是基本统一的,这就要求老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起点、态度和能力帮助他们达到课程学习的要求。因此所谓零起点教学并不是指在白纸上起步,而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对此,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主任茅红美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她认为,对孩子而言,升入小学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标志着他们即将进入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阶段。对此,家长应对零起点 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什么、怎么学是关键。有些家长误认为小一学习进度很快,就给孩子过多的灌输学科知识,剥夺了孩子们原本游戏、探索、体验的时间,也扼杀了学习后劲,这是不正确的。她建议,家长可以为学生开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和倾听的习惯。
■校长支招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朱劲从教多年,有时与孩子一搭脉就能知道他今后在课堂中能否很快适应,这是因为从与孩子对话中,就能看出门道,对话看似平常但能直观反映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有些孩子会专注地看着你,听你说话,并在你提问时给出反馈。但有的孩子虽能看着说话者,却缺乏交流互动; 有的孩子在与你对话时,不仅没有眼神交流,手也停不下来。
朱劲认为,家长在学前应关注孩子习惯的培养,今后有没有学习的能力。就算入学前掌握了很多学科知识,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入学后很快就会与同学拉开差距。她常听家长说我的孩子思想很集中,能坐着看大半天的动画片,有时甚至叫他名字都没反应。但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的思想能够集中,动画片是以大色彩、大色块来吸引孩子的,整个过程中他是被动吸引的,没有大脑思考的意识,完全跟着片子的情节走。但到了课堂中,教室的布置再怎么色彩丰富,装饰再怎么新颖别致,到头来还是一个老师、一块黑板,最多再加上些多媒体,对孩子来说吸引的东西太少了,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长时间地坐定。
因此,朱劲建议,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倾听的能力,让孩子回到最原始的听广播,听完后让孩子复述,哪怕第一次只能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一个地方,但是慢慢地,他就会让语言丰富起来,有能力描述整个事件。这个能力很重要,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今后如何听课、如何习得,这就是我们说的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到自然的发展过程。
时隔一年,近期小一零起点话题卷土重来,再一次荣登沪上教育热词排行榜前列。去年新学期前,市教委推出减负新举措在全市小学一年级铺开零起点教学、等第制评价,要求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学习活动,不超前,不拔高。新政实施近一年,家长对零起点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这项新政是否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呢?
■家长心声 实用和兴趣主导家长报班
王先生的儿子即将幼儿园大班毕业,他坦言曾为儿子报过拼音班和英语班,而在今年暑假中他还为儿子报了数学班。说到报班的初衷,王先生强调,自己并非强求孩子超前学习,而是希望他能在进入一年级后学得轻松些。这些课外班的实用性都较强,能在开学后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缓冲,不会对课堂的新知识产生畏惧感。此外,孩子的兴趣也是他报班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几年前他千辛万苦为孩子求得一张知名英语班的入场券,但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大,就毅然放弃了继续报班的打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所展现的对数学的兴趣得到了王先生的重视,因此今年暑假的数学班在征得了儿子的首肯后得以成行。
家长刘女士表示,零起点政策实施后,家长的心态越来越理性,虽然拼音班、写字班等仍是小一新生的主流课外班,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变得不再以会默写多少汉字、会读多少英语单词、会做多少奥数题目等数字来量化,更多的家长将这些课外班看成是幼小衔接中学科知识的衔接和储备,不求量只求混个脸熟,让孩子在新学期不会因陌生而产生学习压力。
■权威意见 正确认识零起点,保护学习后劲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曾表示,所谓零起点并不是不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而是指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没有必要提前进入到以掌握教材知识点为目标的学校学习状态中间。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差异,但是当他进入学校以后要求就是基本统一的,这就要求老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起点、态度和能力帮助他们达到课程学习的要求。因此所谓零起点教学并不是指在白纸上起步,而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对此,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主任茅红美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她认为,对孩子而言,升入小学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标志着他们即将进入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阶段。对此,家长应对零起点 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什么、怎么学是关键。有些家长误认为小一学习进度很快,就给孩子过多的灌输学科知识,剥夺了孩子们原本游戏、探索、体验的时间,也扼杀了学习后劲,这是不正确的。她建议,家长可以为学生开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和倾听的习惯。
■校长支招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朱劲从教多年,有时与孩子一搭脉就能知道他今后在课堂中能否很快适应,这是因为从与孩子对话中,就能看出门道,对话看似平常但能直观反映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有些孩子会专注地看着你,听你说话,并在你提问时给出反馈。但有的孩子虽能看着说话者,却缺乏交流互动; 有的孩子在与你对话时,不仅没有眼神交流,手也停不下来。
朱劲认为,家长在学前应关注孩子习惯的培养,今后有没有学习的能力。就算入学前掌握了很多学科知识,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入学后很快就会与同学拉开差距。她常听家长说我的孩子思想很集中,能坐着看大半天的动画片,有时甚至叫他名字都没反应。但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的思想能够集中,动画片是以大色彩、大色块来吸引孩子的,整个过程中他是被动吸引的,没有大脑思考的意识,完全跟着片子的情节走。但到了课堂中,教室的布置再怎么色彩丰富,装饰再怎么新颖别致,到头来还是一个老师、一块黑板,最多再加上些多媒体,对孩子来说吸引的东西太少了,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长时间地坐定。
因此,朱劲建议,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倾听的能力,让孩子回到最原始的听广播,听完后让孩子复述,哪怕第一次只能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一个地方,但是慢慢地,他就会让语言丰富起来,有能力描述整个事件。这个能力很重要,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今后如何听课、如何习得,这就是我们说的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到自然的发展过程。